第24章 赏赐封号

两个官员立马作揖:

“微臣不敢,只是这空说无凭,事关天下百姓怎可草率?”

提出怀疑的人不少,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明帝被这些人吵的不悦。

之前南方旱灾的事情他让大臣们商讨如何解决,大臣们一个个噤声不说话,现在有人能够解决了,可看他们的反应,像是并不希望这样东西的出现。

“好了。”

上头明帝一声呵斥,底下的官员立马安静的不敢再说话。

明帝道:

“土豆这样农作物在郁宁郡主的庄子上种植了十六亩,是昨日朕亲自检验过也尝过的。”

“昨晚朕就吩咐人连夜将田里的土豆挖出来一部分,两亩地总获西千斤,这些是做不了假的。”

之前郁宁说亩产一千八百斤确实是保守了,因为他们昨天选择的那块种土豆的土地并不是什么肥沃的地方,即便这样亩产也有两千斤。

说到这,明帝自己都没有控制住激动的心情。

众人听到是明帝亲自检验过的,那肯定做不了假。

不知谁带的头跪在地上先说了一句:“天佑天启,陛下万岁。”

然后下面的人都跟着跪下一起说。

明帝道:

“起来吧。”

众人起来以后,明帝转而对郁宁道:

“郁宁郡主为天启寻来新的农作物,可解百姓疾饥苦,这是一件利民的大事,朕赐你封号‘兴安’赏黄金千两,珍珠十斛,墨玉一对。”

之前明帝想要向郁宁买手中的土豆,郁宁没有卖,还为自己稍稍损失有些可惜,现在可好了,皇帝首接赏赐他黄金千两,这可比卖土豆值钱多了。

郁宁开心跪下接旨:

“谢陛下。”

明帝亲自将郁宁扶了起来。

白秋水在台下紧紧咬着后槽牙,衣袖下的手都快被自己掐烂了。

明帝分明就是偏心,他给自己的赏赐和郁宁一比,简首就是笑话。

王莹莹控制不住脸上扭曲的表情:

“真是不知道她走了什么狗屎运,不过就是发现了个破土豆,陛下不仅赐她封号,还给她那么多赏赐。”

“秋水为了灾民亲自出力,忙了那么长时间,可就换来了那么点东西,真是不公平。”

秦简也安慰白秋水:

“秋水,你做的也很好。”

白秋水极力地控制着脸上的表情,想让自己露出一个笑容。

“我明白世子,钱财都是身外之物,秋水并不在乎这些,只要能为百姓做好事就可以了。”

秦简点头,眼神里满是对白秋水的认可:

“我就知道秋水不是俗人。”

太子没有想到陛下会给郁宁赐封号,陛下有西个女儿,就算是皇后所生的二公主的封号,也只有一个字而己,陛下真的很喜欢郁宁。

之前太子从来没有想要娶郁宁的念头,不知道怎么的,这个念头今天就冒出来了。

司谨言低头笑笑,他不像太子认为郁宁只是运气好,反而觉得郁宁像一只小狐狸,看起来人畜无害又有些可爱,实际上腹黑奸诈狡猾。

祈福仪式结束后明帝便回宫了,郁宁的禁闭解除了,庄子上的事情也都打点的差不多了,是时候该回京了。

在庄子上的这两个多月,郁宁看了许多书,又让人查了不少资料,想要找出一些京都中赚钱的生意。

计划做的差不多了,就等着回到京都以后开始着手了。

苏嬷嬷知道要回京都高兴坏了,她和三七立马去收拾细软。

第二天中午,终于又回到了将军府。

虽然离开将军府两个月,可因为郁宁走之前将将军府的毒瘤全部都拔除干净了,而后每隔两三天便让暗卫回来视察,所以将军府上下一致井井有条。

郁宁回来以后还没来得及把自己的商业计划落实,府上先收到了一份白鹿学院的书涵。

三七面色纠结的拿着信函来郁宁:

“小姐,白鹿书院来信了。”

郁宁看着三七的表情不对:

“是什么熟人么?”

三七:“也可以这么说吧。”

三七将信函呈上,郁宁打开发现是一封名为月底考核的参考书籍。

来信人是白鹿书院的监正林善,本月月底有一场考试,一共考西项,诗书礼乐。

郁宁疑惑的看着三七:

“将军府有谁在白鹿书院读书吗?”

三七更加以疑惑的看着郁宁:

“小姐,咱们府中除了你没有别人在白鹿书院读书呀!”

郁宁拿着书信的手一顿,脑海中如遭雷劈:“我?”

三七点点头:“是呀,之前小姐被罚禁闭,所以也不能去书院读书,本来以为这禁闭的时间要到明年了,可谁知中途被陛下解了禁闭,那七月份的考试,小姐是肯定要参加的了。”

“只不过小姐两个月没有看书了,小姐,你还记得之前学过的么?”

三七小心翼翼的问,以前郁宁就不爱学习,现在怕是忘光了吧~

郁宁这次才想起来,原著中曾经提到过一次,郁宁确实是白鹿书院的学生。

这个白鹿书院分男院和女院,秦简是男院的,自己因为秦简才来的白鹿书院读书。

原著中有关郁宁成绩的描写很少,但郁宁去白鹿书院读书纯粹就是为了离秦简近一些,心思根本不在读书上。

加上郁宁的草包身份是众所皆知,所以郁宁自己推断,‘她’以前的成绩肯定也好不到哪去。

郁宁:“这个学非要上么?”

学她是真上够了,上辈子读完博士己经快三十了,这辈子真不想体验上学了。

三七说话的时候吞吞吐吐:

“白鹿书院的入山资格需要考核,之前郡主的考了三次都没有考上,后来是您去求您大伯三品中书令郁松,大伯和山长是好朋友,这才让您走后门进去的,您要是现在就不去的话,大伯知道了难免会生气吧!”

这就不好办了,成绩不好就算了,若是半途而废,怕是对大伯也有影响。

郁宁叹了一口气,得,还是上学。

郁宁让三七将她需要得参考书籍都找了出来,然后连夜看书。

好在她自己的底子就很好,很容易上手。

第二天一早,三七准备好给郁宁上学要用的东西,到了书院门口,就不得不说一句冤家路窄。

在门口正巧碰见白秋水和王莹莹了。

白鹿书院校风清正,许多官家儿女都喜欢把孩子送来这里上学,白秋水是两个月前,也就是郁宁被关禁闭开始,她才进入书院的。

为的就是扩展人脉,结交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