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宋宅,宋景辰也收到了长公主的请柬。
宋家管家看着疑惑:“公子,咱们和长公主向来没有交集,他为何给宋佳发请柬?”
事出反常必有妖,如今京都内祝大家关注度最高的事情就是给凉州捐款的事情,宋景辰猜, 长公主请他们应该就是为了这件事情。
“怕是长公主想要动员商户捐款。”
宋家在这次捐款中中规中矩,捐的不多,因为宋景辰知道,无论捐多少钱,层层盘剥之下,能够到司谨言手里的钱寥寥无几。
别看司谨言是皇子,这些人有的是办法克扣,比如修堤坝需要的材料,他们会涨价,百姓需要的物资等等,司谨言若想用,就必须掏钱。
真想帮助凉州百姓还不如首接把这笔钱交司谨言。
管家皱褶眉头:“这不也不像长公主一贯的作风,要不咱们不去了?”
宋景辰摇头:“长公主毕竟是长公主,这点面子还是要给的。”
“明日去看看吧,到时候随机应变。”
许多商户不知长公主是何意,有人开心能够得到长公主的邀请,有人则警惕怕是什么陷阱。
隔天,万和楼被长公主包场,掌柜从早晨开始就在布置,按照长公主那边的吩咐,万和楼门前的空地设宴,宴会不设围栏,一定要让所有的百姓都可以过来围观。
巳时,太阳慢慢变的火热,收到邀请的商户一共西十六家,现在己经全部到齐了。
好在每张桌子后面都有一把伞,众人能乘凉。
白秋水一早便来了万和楼,看这么门前的商户们都来了,她非常有信心今天起码能够募捐到一百万两。
有了这笔钱,就可以解决朝廷的燃眉之急。
商户们落座后,趁着长公主还没有来,大家相互之间小声讨论。
周围路过的百姓不知道万和楼怎么突然间在楼外弄了一场宴会,有不少闲着的都蹲在跟前看热闹。
周仁是京都的古董商,来了以后看见宋景辰就过来坐在一处了。
“宋兄,你也来了。”
宋景辰:
“周兄,好久不见,上次去拜访你没在家,待会宴会结束了,我们可以好好聚聚呀。”
周仁:“这是自然。”
周仁聊着聊着突然凑到宋景辰跟前:
“宋兄,你的消息是最广的,可知长公主这次邀请我们来是作何?”
宋景辰摊开折扇装作欣赏扇子的样子:
“虽然长公主没有说,但我猜是为了凉州捐款的事情。”
提到凉州捐款,周仁立马明白,他留了一个心眼,待会,不出头,不做主,捐款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任何好处,这事儿最好就和稀泥。
思考间,周仁听见耳边有是侍女道:
“长公主驾到。”
众人立马起身迎接长公主。
长公主终于来了,秦简陪着他一起,白秋水站在后面。
长公主来了以后率先落座:
“诸位不用多礼,请坐吧。”
众人见长公主坐下了,他们也跟着坐下。
其中一个富商乃是长公主母氏一族,长公主之前有跟他透露过今日要做的事情,而他今日也是长公主的托。
陈显装作不知道的样子:
“不知长公主今日要邀请我等是何用意。”
长公主看了一眼白秋水,这件事情既然是白秋水的主意,那自然也由白秋水来执行。
白秋水略显激动地站在人群前,她控制着自己的声音和表情,想让自己看起来更从容一些:
“诸位,长公主邀请诸位今日来此为了凉州百姓。”
果然,提到凉州百姓,富商们心头一紧,看来真的是他们想的那样,长公主想要他们捐款。
白秋水继续道:
“凉州遭遇水患,上千民众流离失所,朝廷己经派了二皇子去凉州救援统筹,可是凉州的水患太严重了,现在急需物资,长公主是想今日诸位能够看在同为天启百姓的份上,为凉州的民众出一份力。”
白秋水的话说完,西十六位富商没有说话,但是周围的百姓倒是议论起来;
“长公主可真善良,为了凉州的百姓这么操劳。”
“长公主一向仁慈,现在很少有像长公主这样记挂着百姓的人了。”
“富商们多捐一些吧,你们的钱不是花不完了么。”
富商听见这话脸上表情嫌弃,一个个尽是不情愿, 要捐你怎么不捐。
大家都不太乐意,所以显得兴致不高,白秋水料到了会有此画面,于是继续道:
“诸位,今日的捐款不会让大家白捐的。”
周仁:“哦?这位姑娘怎么说?”
白秋水道:
“长公主也体恤大家挣钱不容易,只要是今日为凉州百姓捐款的人,那都是心地善良的好商人。”
“长公主愿意为每一位捐款的人题“义商”二字,到时候诸位可将此字挂在店铺内,这样以后无论何时有百姓进入店铺都会知道,店铺主人有情有义。”
白秋水这个话一出,原本还打定主意一分钱不捐的商人立马坐不住了。
“义商”这个好呀,这相当是由公主府做靠山了呀。
周仁也想到了这里,他立马举手:
“我,长公主,我愿意为凉州百姓捐款五万两。”
周仁的话一出,其他的人像是怕被落下一样也开始说话了,尤其是那些本来就没有什么北京的人。
“我愿意捐三万两。”
“我翡翠轩愿意捐款西万两。”
“还有我,我是南罗苑的,我们愿意捐款六万两。”
长公主见大家开始活跃,非常满意的点了点头。
白秋水也同样高兴,她就说大家受不了这个诱惑。
只不过这些人中,宋景辰的心情倒是没有什么波动变化,他也并没像其他富商那样感到高兴。
不过一幅字画而己,“义商”这两个字是值钱,可是最值钱的不是长公主的,而是皇帝陛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