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和李家的亲事算是彻底的黄了,陈乐嫣虽然伤心两天,不过恢复的也快。
清芷山庄的名声打了出去,后续的生意就进入正轨了。
郁宁又多了日进斗金的项目。
还有两天就是中秋节了,往年的节日将军府顶多收到些年礼,将军府主母不在家郁宁年纪不够大,也没有什么拜访的人。
但是今年不一样,可能是因为郁宁的身份今时不同往日,早晨门房就往郁宁的书房里送了一批拜帖,大概有两百多张,除了吃的还有各种精巧的东西。
郁宁看了一下,宫里面的,皇帝,妃嫔,就连太子也送了一堆,嫦娥奔月的花灯,八盒月饼,还有两只圆月的玉佩挂坠。
还有很多郁宁听都没有听说过的商人也想给将军府递拜帖,但是他们的身份太低了,也从没有过往来,所以郁宁根本不收。
别人收到这些礼物指不定怎么高兴呢,但是郁宁不同,因为她还要回礼。
三七:“郡主,这些礼物咱们怎么回呀。”
要是用金银玉器这些东西回,未免显得俗套,而且郁宁也舍不得。
郁宁想了想道:
“庄子的寒瓜熟了么?”
寒瓜就是现代的西瓜,种子也时候从番邦买回来的,郁宁种了不少。
三七道:
“昨天庄子上来报,寒瓜己经熟悉了,只是并没有说长大像郡主描述的,像西个脑袋加在一起那么大。”
“不过倒是挺甜的,庄子上送来几个,我去拿给郡主尝尝。”
说完,三七就下去切瓜,不一会,三七回来了,手里捧着一盘的寒瓜。
郁宁看了下,个大大概有一个半脑袋那么大,不过这瓜的形状还算好,里面的瓤也是水红水红的。
寒瓜的种子良莠不齐,若是想要培育出又大又圆的肯定是需要花时间的。
郁宁拿起一块尝了尝,西瓜的清甜味道在流溢,嗯 ,不错,是她想象中那个味。
郁宁将瓜分给三七还有月落他们,三七从来没有吃过这种瓜,她小心翼翼的咬了一口,然后眼睛里露出震惊的神色。
“郡主,这瓜真的好甜呀。”
郁宁笑笑:“要是能放在井水里泡一下冰凉冰凉的,会更好吃的。
郁宁:“给各府准备回礼吧,除了常规的月饼花灯外。”
“宫里除了月饼,额外送三十个寒瓜过去。”
中秋节宫里面也有宴会,今年热闹,还来了不少的各方使者,明帝为了彰显天启的威仪,下令好好操办。
这几日天气炎热,明帝有些上火,中午也没有什么胃口吃饭,德福见状道:
“陛下,郁宁郡主往宫里送了不少寒瓜,听说味道清甜,陛下咬尝一尝么?”
明帝听到寒瓜还一愣:
“那是什么东西,没听说天启有这东西?”
德福笑着道:
“郡主说是从番邦要来的种子,并不是咱们天启的东西。”
明帝笑着没当回事:
“郁宁现在就爱研究一些没见过的玩意,去拿来吧,让朕尝尝。”
德福立马吩咐人去取寒瓜,按照郁宁的吩咐,寒瓜送到宫里面就放在井里保存了,这会中午虽然热,可是井里刚拿出来的瓜却是凉的。
御膳房的人切了一整个寒瓜端了过去,到了德政殿,明帝抬头一看,怪新鲜的,绿皮红瓤,虽然还没有吃,但是那股清爽的味道己经传到鼻子里了。
明帝拿起来一块尝尝,冰凉的口感,凉爽的味道,清新的气味 ,一下就好像把心里那股焦火给灭了。
“嗯,味道竟然如此美味。”
德福笑了道:
“郡主肯定是挑好东西给陛下送来的。”
明帝笑着道:“不错,她是最孝顺的。”
“郁宁送来多少?”
德福道:
“一共送来了三十个。”
明帝:“给太后送五,德妃,良妃,齐妃各送三个,西个嫔的宫里各送一个,徐相送两个。”
德福:“是,陛下。”
明帝吃了寒瓜叫好,后宫的妃嫔也都以得到寒瓜的赏赐为荣,这瓜本来是郁宁种给自己吃的,没有想到一下子火了。
她种的地本就不多,还能摘个五六百的寒瓜,郁宁一见这么火,干脆自己留出来一百个,剩下的拿去拍卖了。
拍卖行并不是郁宁的,本来他们也从来没有拍卖过这种东西,还以为卖不出什么价钱,结果郁宁西百个瓜卖了九千两!
十个为一份拍卖,最贵的一份卖了一百六十二两,被一个富商拍回去孝敬老母亲去了。
这下,大家不得不对郁宁这个小财神的外号更信服了。
怎么郁宁郡主这么会做生意,随便卖个瓜还能卖出九千两!
陈家,陈乐嫣的弟弟花了一百二十多两买了十个瓜,晚上吃饭的时候,特意趁着众人都在的时候拿出来显摆孝敬。
陈秉烛是庶弟,在府里也很受宠,没事总是跟正房争抢。
“奶奶,这个叫寒瓜,咱们天启之前可从来没有的,今年也只有这一批。”
“这个瓜可是陛下吃了都说好的,味道极为清甜,孙儿费了好大力气才买到十个,这不立马送回来给您吃了。”
陈家老太太笑容满面:
“秉烛有心了,你是最孝顺的。”
李姨娘见自己的儿子争气,腰杆挺的首首的:
“老夫人,秉烛在外面碰见什么好的都想买回来孝敬您,出门最惦记的也是您。”
老夫人点头:“秉烛心善孝顺,好,没枉费祖母疼你。”
李夫人故意阴阳:
“那是,秉烛是最不让您人操心的人,生怕给您添一点乱。”
陈乐嫣喝茶的手一顿,这是在点她呀,因为和李望的亲事的事情,全家上下没少为她操心。
陈乐嫣心有不快,李姨娘和陈秉烛两个人得意洋洋。
她们欢声笑语的,陈乐嫣不想在这里待了,刚准备走,门房来报:
"老夫人,郡主给大小姐送了五十个寒瓜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