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赢了一局,文武百官上下欢喜,尤其是武官,他们看郁宁的眼里有一种与有荣焉的感觉。
白秋水忍着嫉妒灌了自己一杯酒,她转头看向秦简,发现秦简的目光居然始终在郁宁的身上,白秋水狠狠的掐着衣袖。
她太了解秦简的那个眼神了,比最开始看自己时的还要热烈。
危机感犹如洪水一般在心头汹涌,不行,秦简是他的,绝对不能让秦简和郁宁重归于好。
呼继输了一局,心里憋火,不过他马上就调整自己让自己平静下来。
刚才这场比试是意外,最后一场他们肯定不会输的。
明帝:“呼继使者,开始下一场吧。”
呼继单手握拳拍在胸口:
“明帝陛下,这第三场舞比的规则很简单,我们双方的舞者必须要跳同类舞。”
同类舞之间因为有相似元素,所以更加容易评判双方的好坏。
只是介于上场比试扶现在渊的骚操作,大家觉得这个规则远不止如此这么简单。
徐相国留了个心眼:“那这场比试谁先谁后呢?”
徐相国不愧是个老狐狸,他点到了这场比试的重点,谁先来呢?
呼继这回说话倒是客气了:
“第一场比试是天启的人先来,第二场比试是我们先来的,这第三场比试,我希望还是我们扶渊先来,请明帝陛下能尽地主之谊。”
呵,地主之谊,他们居然还会这个词。
不过既然都这么说了,若是不同意的话,好像天启小气一般。
明帝思索,呼继他们有备而来,答应他们先来怕不占便宜,但是若自己不答应,又恐正中他们下怀。
第三场比试也不会太简单,但既然比试要继续,那只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明帝:“就依扶渊使者。”
呼继道歉,转身时眼神里闪过精光。
随着呼继的一声吩咐,五个呼继人抬着一块被白布盖着的东西上来。
又见白布,大家心里都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东西被放在了殿中央,呼继走上前将白布揭开,一张宽两米高半米的大圆鼓显现在众人眼前。
呼继 :“我们扶渊选的是战鼓舞。”
战鼓舞一出,众人心中一声不好。
和鼓相关的舞非常单一,战鼓舞曾经是几百年前陈国国王上战场时,王妃姚氏为了鼓舞士气在城楼上所跳。
而姚氏的舞姿乃是当时的天下第一,姚氏死后,战鼓舞失传,后人仅凭一些资料曾复刻过。
郁宁的隐月楼开张时,楼内舞姬跳的就是最流行的一个版本。
呼继:
“我们扶渊有幸得到姚氏亲笔编撰的战鼓舞孤本,因此排练了一年多,今日大家可以一起看看。”
姚氏亲自编排的?孤本?
明帝的眼神首接落在西陈的使者身上。
要说现在哪里最有可能有这个孤本,那一定是西陈,你们老祖宗的东西,不在你们手里在谁手里?
西陈使者被明帝盯的冷汗首冒。
冤枉呀,真不是他们给的,要是他们有,早就送给宫里其他娘娘跳了,何必等到现在?
西陈使者也不知道扶渊是从哪里弄来的。
呼继得意洋洋的道:
“我在扶渊曾无意中就救助过一个人,那人穷困潦倒,被救后为了感恩就给了我一本书,他说这书是祖辈上传下来的,他祖上有人曾经是陈国的丫鬟,服侍过王妃姚氏。”
西陈立马看向明帝,激动的眼神好像在说,看吧明帝陛下,不是我们给的。
舞姬光着脚走上圆鼓,奏乐响起,她灵巧的动了起来。
身上的琉璃珠子随着腰肢舞动相撞在一起, 脚腕上的铃铛发出清脆的叮铃声。
随着战鼓舞节奏越来越快,舞姬的动作也伶俐很多。
众人脚随着音乐敲在大鼓上的舞姬不由的感叹。
“不愧是姚氏亲自编排的,这舞比我们之前看过的复刻的要好太多了。”
“是呀,舞姿大开大合,与节奏相和,又有妙曼神韵。”
“这舞,在鼓舞类中算是最好的了吧。”
最后这话一出,旁边的人不说话了,是呀,这舞算是鼓舞类的最好的了。
她跳了,那天启的人怎么办?
教坊司的人发誓,他们在教坊司这么多年,就没有一刻像现在这样无能的让他们想死。
乐器乐器不会,舞蹈舞蹈不行,他们辛苦练了十几年的技艺,怎么突然就就好像什么用没有。
鼓上的舞姬跳的是真好,仿佛能让人看见当年姚氏在城楼上的英姿飒爽。
可是这是扶渊的人跳的。
郁宁一边看舞一边吃葡萄,好看。
这小腰,真瘦,这衣服,真不服,这圈转的挺好,鼓点踩的也行。
郁宁还拍了拍手,月落看大家的视线落在自己郡主的身上,忍不住提醒郁宁:
“郡主,别鼓掌了,大家都在看你。”
郁宁停下来朝西周看去,果然,整个大殿上下,只有她在鼓掌。
周围大臣心里不知道说什么,还鼓掌?你可是其中一个赌注呀,郡主,长点心吧。
郁宁:“这高抬腿不行,没有达到位哈。”
月落:······
当舞姬跳完以后,呼继站起来,态度颇为挑衅:
“明帝陛下,不知道这次天启派谁?”
教坊司跟德福公公在一旁说了几句,德福公公立马走到明帝跟前小声道:
“陛下,这教坊司会的鼓舞也都是复刻曾经姚氏的舞姿,怕是不足以抗衡。”
明帝一脸阴沉,眼神射向教坊司的时候,教坊司的人都跪下来了。
关键这话不得不说,若只是普通的鼓舞,他们还能较量一下,可人家有姚氏的孤本,跳成那个样子,他们肯定赢不了。
现在说,万一还有别人能上,也不至于耽误国家大事,要是等到上去了在输了,那就是罪该万死了。
明帝看着下面文武百官身后还有不少家眷。
这些京都的贵女们从小就接受最好的教育,听闻张尚书家的大女儿善舞,明帝道:
"张商女,你女儿可否一试?”
张尚书听完立马跪下了,说话都磕巴了:
“陛下,小女舞技着实一般,担不起重任。”
明帝的脸色又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