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工作

大丫奶奶看了看大丫,像是下定决心,突然扑跪在郁宁的跟前。

月落在大丫奶奶下跪的一刻立马将郁宁护在身后,月冲等人也都绷着全身。

大丫奶奶跪在地上不断的磕头:

“郡主娘娘,求您让大丫做您的丫鬟吧,你把大丫收走吧,只要给她一口饭吃就行。”

大丫端着碗傻在那,大丫奶奶将人拽过来:

“郡主娘娘,大丫听话懂事,她能吃苦,什么活都能干,求求你了。”

大丫奶奶这么一开口,其他的家里有丫头的也瞬间跑过来跪在地上,希望郁宁能够看上他们。

才几个呼吸的时间,身边跪了二三十个了。

郁宁看着她们,也知道她们是怎么想的。

月落怕乱象伤到郁宁,于是道:

“郡主,要不您先回去,这里让我们处理。”

郁宁摇摇头拍了拍月落,月落退后 一步。

郁宁对着跪着的众人还有身后那些同样眼神麻木的人道:

“你们想有个家么?”

郁宁一开口,大家都抬头看着她。

家?谁不想要呢。

郁宁继续道:

“我可以帮你们盖房子,给你们工作,给你们工钱,帮你们提供一日三餐,你们愿意么?”

众人怀疑自己听错了,帮她们盖房?还给她们工作!

有这么好的事情?

郁宁朝着旁边看了一眼,士兵立刻搬来三张桌子,备好笔墨,三七坐在了其中一张桌子中。

郁宁道:

“我要重建凉州,需要劳动力,家中有男丁十西以上西十以下者,一日工钱三十文,供三餐。”

“有一技之长者,工匠铁匠木匠,账房先生等,一日工钱六十文,年龄不限,性别不限,供三餐。”

“妇女做饭洗衣打杂,一日工钱二十文,供三餐。”

现在大家可以来报名,将自己的名字留在上面,核验身份确认无误后,三日后开工。

大家傻眼看着郁宁,像是没消化了她刚才说的话一样。

“一日三十文?还供三餐?这是真的么?”

“女子也要么?还给二十文钱?”

“我,我会算账,真给我六十文么?”

众人问完话以后忐忑的看着郁宁。

按照凉州之前的物价,一个成年男子一日做力工也就十文钱,女子要去是去大户人家给洗衣服,一天也就十文钱而己。

可是郁宁郡主都给他们开出了双倍的价钱,而且还给三餐。

大家像是感觉天上掉馅饼了一样。

郁宁:“自然是真的,不过我丑话说在前头,若是有偷奸耍滑被发现,一律逐出去永不录用。”

大家都要开心疯了,这么好的待遇,谁偷奸耍滑那不是傻子么。

“郡主放心,我们绝对会好好干的。”

“是呀,我们肯定好好干。”

郁宁往后退了一步,月落开始组织大家:

“给家中壮丁报名在左边,匠人先生在中间,妇女在右边。”

月落话说完,三排队伍立刻排满了人。

大家恨不得将自己家所有人都报上去。

足足统计了一个时辰,每个人身前的册子都写满了,大概记录了六百多人,家人不在的,剩下的家人就首接给报名了。

一个时辰以后,大丫的父母哥哥从山上回来了,几个人在山上搜了一天什么也没有找到。

实在没有办法了,大丫的母亲从山上下来的时候摘了点毒蘑菇,她想着,要是实在不行,一家人煮一锅毒蘑菇汤喝了算了。

往日里,大丫和奶奶都坐在棚子里,今日不知道怎么了,人不见了。

大丫父母朝旁边一看,一个小姑娘在刷碗,早上还病蔫蔫的大丫突然间活蹦乱跳的在干活。

大丫看见父亲母亲哥哥的时候立马扑了上来。

“爹,娘,哥哥,有吃的了,有工作了,我们死不了了。”

大丫的爹娘哥哥看着大丫,还以为她疯了,哪知大丫拿着碗拉着她们来到士兵面前。

大丫的爹娘哥哥有些不知所措,他们天生畏惧士兵,谁知道到了跟前,大丫拿着碗道:

“哥哥,我爹娘哥哥他们刚回来,能给他们些吃的么?”

大丫的爹娘吓的立马拉过大丫,这孩子不要命了,跟士兵讨吃的,之前他们见过有乞丐朝士兵讨吃的,首接被砍了一刀的。

他们以为士兵会生气,谁知道对方掀开木桶的盖子,舀了一大勺粥,然后朝大丫要碗:

“碗拿来。”

大丫将碗递过去 ,士兵给打了满满一大勺粥,然后又从另外一个桶里面舀了一大勺肉汤。

大丫接过去递给她 娘,大丫的父母他们看见都傻了。

真给了,粥就算了,还有肉汤。

大丫的父母反应过来,立马接过去:

“多谢官爷,多谢官爷。”

大丫父母转身将粥给了自己家儿子。

“儿,你吃吧。”

大丫爹娘想让儿子先吃饱,谁知大丫道:

“爹娘也有的。”

大丫爹娘不可置信:“他们也给?”

士兵没有说话,只是一味得舀粥 ,舀汤,最后真得都给了。

大丫的爹娘拿到手里的时候感觉有些发懵,大丫的奶奶这个时候过来,老人像是突然焕发了生机一样。

“儿子,媳妇,咱们找到工作了,郡主娘娘亲自说的,儿子你和孙子干力气活,一天三十文还供三餐,儿媳你做杂工媳妇做饭,一天二十文。”

大丫的爹娘瞪大眼睛:“啥?真的么娘。”

大丫奶奶点头:“是真的,我都给你们报上去了,身份核验无误以后,三天后就要开工了,你们一定要好好干,报答郡主的恩情呀。”

“不仅如此,郡主娘娘说了,以后还要帮咱们建房子呢。”

大丫爹娘爆喜,别说建房子,就是不给钱给个三餐他们也干的。

七个县,郁宁分派出去七队,每队都像今天这样做了统计。

思阳县最大,统计工人工匠六百多,其余六 县平均都在三百人左右。

郁宁突然间感觉工作量很大,她要根据每个县的地理特征分开搞建设,同时她带来的物资也要精打细算了。

好在扶渊的牛羊有明帝帮忙盯着,再有一个月就能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