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朝堂风云

林宇留在李斯府中,度日如年,每日都在翘首以盼消息。清晨,他会早早起身,站在庭院中,望着天空中飘过的云朵,想象着可能传来的喜讯;夜晚,他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各种可能的结果,难以入眠。终于,在数日后的一个清晨,李斯派人来唤他进宫,告知他陛下召集群臣商议他所提之事。林宇听闻,心中既紧张又兴奋,心脏好似一只脱缰的小鹿,在胸腔里乱撞。他深知,这是关键的一次机会,如同千钧一发之际,成败在此一举。

进入咸阳宫,那高耸的宫殿、厚重的宫门以及庄严肃穆的氛围,都让林宇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他沿着长长的宫道前行,脚步不自觉地放轻,仿佛生怕惊扰了这宫中的威严。终于,他见到了威严的秦始皇嬴政。嬴政身着华丽的龙袍,头戴冕旒,端坐在龙椅之上,犹如君临天下的神明,散发着令人敬畏的气息。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分列两旁,身着整齐的朝服,神色凝重,整个气氛庄严肃穆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李斯率先出列,他身姿挺拔,神色恭敬,向嬴政陈述了林宇关于减轻徭役的提议。他言辞清晰,条理分明,将林宇的观点详细地阐述给嬴政。然而,话一出口,朝堂瞬间炸开了锅,仿佛平静的湖面被投入了一颗巨石,激起千层浪。

一位武将立刻站出,他身材魁梧,满脸络腮胡,双目圆睁,大声反对:“陛下,修长城抵御外敌,那是为了我大秦边疆的安宁,无数将士在长城抵御匈奴,守护着我大秦子民;建阿房宫彰显国威,向天下展示我大秦的繁荣昌盛,这皆是我大秦重中之重的大事。若因这小子几句言辞就停下,岂不让天下人耻笑?我大秦威严何在?” 说罢,他怒目而视,狠狠地瞪了林宇一眼。

其他几位大臣也纷纷附和,他们你一言我一语,指责林宇一介草民,不知天高地厚,竟敢妄议国政。有的大臣皱着眉头,一脸不屑地说道:“这等无知小辈,不知我大秦大业之艰辛,仅凭空想便妄图改变国策,实在荒谬!”还有的大臣摇头晃脑,义正言辞地说:“大秦律法森严,制度完备,怎能因他一人而随意更改?”

林宇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他知道,此时不能慌乱,必须据理力争。他向前一步,虽然双腿微微有些颤抖,但眼神坚定,大声说道:“陛下,诸位大人。如今百姓生活困苦,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各地起义频发,己如星星之火,若再不做出改变,必将成燎原之势,大秦根基恐被动摇。长城与阿房宫虽意义重大,乃是我大秦之长远大计,但当务之急是安抚民心,稳定局势。如今百姓疲惫不堪,己无力承担如此繁重的劳役。可先暂停部分非紧急工程,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恢复元气。如此,百姓方能感受到大秦的恩泽,真心拥护大秦。待百姓元气恢复,再全力投入建设,届时人心齐,泰山移,工程进度反而会更快更好,大秦的根基也将更加稳固。”

嬴政坐在龙椅上,神色莫测,那深邃的目光犹如一潭深不见底的湖水,在林宇和众大臣之间来回扫视。他不发一言,只是静静地聆听着各方的言论,仿佛在权衡着其中的利弊。朝堂陷入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着嬴政的决断。此刻,整个朝堂安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林宇心中忐忑,额头布满了细密的汗珠。他知道自己的命运以及能否改变秦朝命运,此刻都系于嬴政一念之间,犹如风中残烛,生死未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