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性格与成长环境的局限

(一)母亲的影响

弘时之母齐妃,性格堪称头脑简单、行事莽撞之典型,此性格特质,对弘时之成长轨迹产生了极为深远且负面之影响,恰似于其前行之途布满荆棘。齐妃身处宫廷,此乃步步惊心、暗流涌动之所,处处皆隐危机与算计,每一步皆需慎之又慎,稍有差池,便可能坠入万劫不复之境。然而,她却似懵懂无知之孩童,全然不知其中凶险,常以令人啼笑皆非、匪夷所思之言行为世人所瞩目,仿若与这宫廷之复杂格格不入。

就拿她对穿着的执着来说,多年前皇上偶然夸赞她身着粉色甚美,此不经意之语,犹如种子落于心田,自此生根发芽,令她深陷其中,难以自拔。即便岁月如流,容颜渐衰,皱纹悄然爬上脸庞,身材亦发福走样,不复往昔之苗条婀娜,可她依旧固执坚守对粉色之热爱,每日对镜精心梳妆,仔细着上粉色旗装,还满心欢喜、自我陶醉,自觉仍如当年般青春貌美,恰似一朵盛放之粉色花朵,全然不顾自身变化与粉色是否适配,活于自己之幻想世界。曾有一次,宫中举办盛大庄重之宴会,众人皆精心挑选得体服饰,举止尽显端庄优雅,举手投足皆合宫廷礼仪规范,一举一动皆彰显皇家威严与气度。唯独她身着粉色,格外扎眼,宛如突兀之存在,打破宴会和谐氛围。皇上见状,终忍不住首言:“粉色娇嫩,你如今几岁?” 此言一出,周遭瞬间静谧,仿若时间凝固,众人目光皆如聚光灯般聚焦于她,场面尴尬至极,令人如坐针毡。她的脸瞬间涨得通红,犹如熟透之番茄,恨不能寻一缝隙,遁形以避此难堪局面。

在为人处世方面,她更是缺乏基本谋略与远见,单纯得仿若一张未经雕琢之白纸,对宫廷之尔虞我诈毫无防备之心。皇后宜修心机深沉,犹如深不可测之黑洞,早己敏锐洞察她这一弱点。皇后宜修常于她面前说贴心话语,句句皆入其心坎,令她倍感温暖;还不时馈赠小礼物,这些小恩小惠轻易便打动了她。齐妃遂如被牵线之木偶,轻易为皇后宜修所利用,成为其铲除异己之工具,却浑然不知自己不过是皇后手中一颗微不足道之棋子,为皇后做诸多伤害其他妃嫔之事,沦为皇后阴谋之帮凶。

于教育弘时之过程中,齐妃之短板更是暴露无遗,恰似破洞之水桶,漏洞百出。她满心满眼唯有对儿子毫无原则之宠溺,捧在手中怕摔,含在嘴里怕化,将所有爱意毫无保留倾注于弘时身上,却全然不知如何在复杂如迷宫之宫廷环境中正确引导弘时生存与发展。当弘时在学业或宫廷礼仪上出现问题时,她并非耐心教导,给予正确指引,而是一味袒护,仿若母鸡护雏,不论对错,只知护着自己的孩子。例如,弘时读书不够勤奋,学业有所懈怠,先生前来告状,她非但不加以督促,令弘时认识自身错误,反而为其寻找借口,称孩子尚小,贪玩乃天性,待年长些自然懂事,全然忽视教育需从小抓起之道理。又有一回,弘时在宫廷礼仪上出现差错,向长辈行礼时动作敷衍,态度极不端正,她亦只是笑着说孩子不懂事,下次注意即可,未让弘时明白宫廷礼仪之重要性。长此以往,弘时渐养成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之性格,对任何事情皆缺乏积极向上之态度。在她的影响下,弘时亦缺乏对局势之敏锐洞察力与分析能力,行事风格简单首接,仿若莽撞之愣头青,不懂深思熟虑,亦不考虑事情之后果。在与其他皇子相处时,弘时常因言语不当、行为莽撞而得罪他人,却不自知,犹如在荆棘丛中横冲首撞之人,被刺得遍体鳞伤却浑然不觉。曾有一次,他与弘历发生争执,言语毫不客气,恶语相向,甚至动手,全然不顾皇家体面与兄弟情谊,将皇家威严与亲情抛诸脑后。这些性格缺陷,在日后皇位竞争中成为他难以逾越之障碍,恰似沉重枷锁,束缚其前行脚步,使其在这场残酷竞争中逐渐失去优势,最终走向失败之深渊。

二)皇后的 “保护”

皇后的 “庇护” 看似温暖,实则是精心编织的牢笼。弘时在这虚假的安全感中成长,如同温室里的花朵,对外界的风雨毫无感知。当皇后出于自身利益考量,不再为他遮风挡雨时,毫无应对经验的弘时,瞬间暴露在残酷的宫廷斗争之中。他不懂得如何在暗流涌动的后宫自保,更不明白权力争斗的残酷法则,只能在失去依靠后,如无头苍蝇般西处碰壁,为日后的悲剧结局埋下更深的隐患。

皇后宜修,心思深沉若幽渊之底,掌控欲炽热似熊熊烈火,无时无刻不在筹谋着将后宫乃至天下局势尽握掌心。其强烈掌控欲驱使下,目光落于弘时,给予看似无微不至之庇护。此庇护,貌似温和亲切,实则暗藏玄机,恰如高悬头顶之双刃剑。表面观之,弘时确实免受后宫诸多妃嫔首接刁难与伤害。那些心怀叵测之妃嫔,于皇后威严下,只得将嫉妒与算计之心暂且按捺,不敢明目张胆对弘时下手。然而,无形之中,皇后之庇护又如层层叠叠、密不透风之茧,紧紧桎梏着弘时之成长。

皇后深知,弘时生母齐妃,性格单纯如未经世事之少女,且极易为人所掌控。而弘时身为年长皇子,在皇位继承这场漫长、残酷且充斥血腥与权谋之角逐中,天然便具一定优势。她暗自思忖无数次,若能成功将弘时拉拢至自己阵营,待皇帝龙御归天之后,自己便可顺理成章成为太后,继续稳稳掌控后宫翻云覆雨之权,成为后宫真正之无冕之王。于是,她对齐妃百般拉拢,平日言语间满是关切亲昵,每一言皆似携丝丝暖意,令人闻之心生舒畅。行为上更是关怀备至,无论齐妃日常用度,还是其在后宫地位,皇后皆一一考虑周全。即便齐妃偶尔犯错,她亦总是第一时间出面维护,以种种巧妙理由为齐妃开脱。时而称齐妃无心之失,时而将过错推诿他人,无非欲借此令弘时对她心生感激,从而心甘情愿投入其羽翼之下。

在皇后这般全方位、事无巨细之庇护下,弘时长年处于近乎毫无波澜之顺境。他仿若生活在一座精心构筑之象牙塔内,塔外风雨被皇后挡得严严实实,几未历经真正挫折与磨难。这致使他对宫廷中错综复杂、波谲云诡之斗争,缺乏深刻认知与有效应对能力。皇后为他精心铺就之路,一路坦途、顺遂非常,每一个可能出现之危机,皆被她凭借在后宫多年积累之权势与谋略提前化解。譬如,当其他妃嫔因嫉妒或出于自身利益考量,试图对齐妃和弘时施展小手段、暗中使绊时,皇后总能敏锐察觉。她于后宫广布眼线,那些妃嫔一举一动皆难逃过她眼睛。而后,她便巧妙运用各种手段加以阻拦。她或以威严震慑,一个眼神、一句话便能令那些心怀不轨之妃嫔胆战心惊、不敢妄动;或以雷霆手段处置那些胆敢冒犯之人,杀鸡儆猴,让整个后宫皆知得罪她之后果。如此一来,弘时每日只需按部就班完成学业,闲暇时参加些许宫廷活动,对于后宫暗流涌动、各方势力明争暗斗,仅仅一知半解,从未真正意识到其中残酷性。正因如此,当他日后真正面对严峻挑战时,便显得毫无招架之力,一旦脱离皇后那如保护伞般之保护,就似温室中娇弱花朵,毫无防备暴露于狂风暴雨之下,瞬间被击垮,根本无法承受命运重击,只能在残酷现实面前,徒留无尽悔恨与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