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亚,无尽的冰原,寒风如同剔骨的钢刀。代号“极地狐”的六人特种小队,穿着最先进的恒温匿踪作战服,如同白色的幽灵,艰难跋涉在齐膝深的积雪中。根据“深网议会”提供的模糊坐标和子墨AI“小刺”捕捉到的信号源方向,他们在一片看似毫无生机的冰川裂隙地带,发现了一处被厚重冰雪和伪装网覆盖的隐秘入口。
入口通向地下深处。通道冰冷而古老,弥漫着浓重的消毒水和某种难以言喻的腐败气息。墙壁上残留着模糊的俄文标识和褪色的生物危险标志。小队成员神经高度紧绷,手中的武器处于随时击发状态。
深入数公里后,一个巨大的、充满未来科技感与陈旧苏式风格诡异融合的地下空间出现在眼前。这里显然被改造过。中央是巨大的环形控制台,布满闪烁的指示灯和休眠的屏幕。西周则是密密麻麻的生物培养舱,大部分己经破碎或干涸,里面残留着一些形态扭曲、令人毛骨悚然的生物组织残骸。空气循环系统发出低沉的嗡鸣。
“安全!”
“发现活体实验室!有近期活动痕迹!” 队员报告。
小队迅速分散搜索。在一间布满精密仪器的核心实验室内,他们有了惊人发现!实验台上散落着一些文件和未完成的实验日志。日志用一种混合了俄文和特殊符号的密码书写,但旁边的电脑屏幕还亮着,处于休眠状态!
“蝰蛇,尝试破解!”队长命令随队的顶尖密码专家。
代号“蝰蛇”的队员迅速连接设备。经过近一个小时的紧张破解,电脑被强行唤醒,部分加密文件被解开。屏幕上显示出的信息让所有人倒吸一口冷气!
**“潘多拉”项目日志摘要:**
* **目标:** 开发基于特定基因序列(标记为“钥匙-K”)的定向基因诱导病毒(GIV)及纳米级追踪粒子(NTP)。
* **“钥匙-K”来源:** 通过分析目标Zero(注:此处有苏晚一张极其模糊的旧照)遗留的生物样本(血液、毛发?来源不明)及其关联血脉(指向其首系后代),锁定最优基因序列。最新实验体为代号“S”(一张甜甜在公园玩耍的偷拍照!)。
* **GIV效果:** 对携带“钥匙-K”序列的个体无效或弱效,但对非序列携带者具有高传染性、高致命性,潜伏期短,症状类似恶性流感,可造成区域性恐慌和精准清除。
* **NTP效果:** 植入目标体内后,可无视常规屏蔽,通过特殊频段远程激活,释放强生物信号,实现全球范围精确定位。
* **当前状态:** GIV原型(“潘多拉-1型”)完成初步活体测试(日志附有惨不忍睹的动物实验照片),稳定性不足。NTP(“幽影尘”)己完成微型化,进入人体适配测试阶段。核心数据及最后一批“幽影尘”样本,己于72小时前由“工蜂-7”紧急转移,目的地不明。实验室启动自毁程序倒计时:1小时。
“该死!快拷贝所有数据!寻找样本!”队长怒吼。
队员们争分夺秒地行动。数据庞大,拷贝进度缓慢。寻找样本的小组在冷藏库发现了几个空置的样本管,标签上写着“幽影尘”,显然己被转移。就在数据拷贝到85%时,刺耳的警报声骤然响起!红灯疯狂闪烁!
“自毁程序启动!倒计时十分钟!撤!立刻撤!”
“带上所有能带走的!”队长当机立断。
小队带着拷贝了部分数据的硬盘和几份纸质日志,如同离弦之箭般冲出实验室,沿着来路狂奔!身后传来沉闷的爆炸声和金属扭曲的巨响!整个地下基地在连锁爆炸中开始坍塌!灼热的气浪和致命的碎片紧追不舍!
当最后一名队员冲出地表,扑倒在刺骨的冰雪中时,身后的冰川裂隙在惊天动地的轰鸣中彻底塌陷,将那个冰封的魔窟和“潘多拉”的恐怖秘密,永远埋葬在百米深的冻土之下。
惊魂未定的“极地狐”小队带着残缺却致命的资料,踏上了归途。他们带回的消息证实了最坏的猜想:“蜂巢”不仅存在,而且己经掌握了针对甜甜(可能也包括子墨、子砚)的基因武器和追踪技术!“幽影尘”样本的去向和“潘多拉-1型”病毒,成了悬在所有人头顶的利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