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好歹上了九年义务教育!

吕布胸中的怒火被荀攸这一盆盆冰冷的现实浇得滋滋作响。

谋士就是谋士.....说大道理一套一套的,你怎么不去考研啊!

他猛地吸了一口气,将那暴戾的情绪强行压下去,脸色变幻不定。

他并非不懂其中利害,只是一时被那“强取豪夺”西个字戳中了。

因为他就是准备强娶蔡琰。

这波属于真相被识破,有些尴尬以及.....破防。

吕布烦躁地挥了挥手,带着一丝破罐破摔的意味:“麻烦!大不了推倒重来!他们关东士族,还能翻了天不成?!”

“奉先!”荀攸再次恳切进言,“推倒重来,谈何容易?董卓殷鉴不远!如今奉先高举‘匡扶汉室’大旗,正是收拢人心、积蓄力量之时。”

“洛阳即定,百废待兴,强敌环伺,岂能再起内乱,自耗元气?这联姻之事,处理起来当以柔克刚,徐徐图之,实在无需、也绝不能大张旗鼓,以蛮力破之啊!”

“匡扶汉室.....”吕布咀嚼着这西个字,又想到蔡琰信中那辛辣的讽刺,一股难以言喻的荒谬感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心虚涌上心头。

他猛然意识到,自己刚才的失态,他是干大事的人,平定天下成就一番大业,雄鹰般的男人。

怎么能跟一个没经历过社会毒打的小姑娘较劲?

吕布脸上的怒容渐渐褪去,他抬手揉了揉眉心,长长地、带着点自嘲意味地叹了口气。

随即,他抬起头,目光扫过眼前两位智囊,轻咳一声:“咳....那个,两位军师,这事,你们看.....怎么解决?”

这一刻,他恍惚有种回到大学宿舍,跟室友一起琢磨怎么追隔壁系女生的错觉.....

宿舍室友是帮忙参谋追女生的军师,贾诩和荀攸是行军打仗的军师,没毛病啊!

荀攸见吕布冷静下来,心中稍定,立刻献计:

“奉先,依吾之愚见,当务之急是稳住伯喈公。不如由在下或文和先生,代笔写一封信给蔡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请蔡伯喈以大局为重,多加开导其女。待奉先凯旋,再行商议婚仪细节,必当郑重其事。”

吕布一听,眉头又皱了起来:“写信给蔡邕?让他去逼他女儿?那本侯不就真成了仗势欺人、强取豪夺了?这不更坐实了那丫头的话?”

荀攸和贾诩飞快地对视一眼,眼神中传递着同一个信息:难道你不是吗?

可这话,是真没人敢说出口。

吕布的目光转向一首沉默的贾诩:“文和,你怎么看?”

贾诩眼神幽深,缓缓开口:“侯爷,荀公达所言乃是正理,稳住蔡公确为关键。不过.....在下观蔡琰小姐此举,其意非在抗拒婚约本身。”

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词句,“蔡琰,幼承庭训,博闻强识,精通典籍,有‘默而识之’之能,琴艺更是冠绝洛阳,能辨琴音之微末。此等才女,心气极高,其所倾慕者,恐怕非止于权势武力,更在......才学、性情相投之士。”

荀攸闻言,忍不住啐了一口,带着谋士的清高与对时局的忧虑:

“此女荒谬!如今汉室倾颓,社稷危在旦夕!奉先为匡扶汉室,殚精竭虑,鞠躬尽瘁!她一小女子,不思为国分忧,竟还沉溺于这等儿女情长、才子佳人的虚妄幻想之中?”

“何其妇人之仁!不识大体!”

贾诩看了荀攸一眼,脸上露出一丝近乎悲悯的淡漠笑容,声音依旧平静无波:

“公达兄此言差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此乃士大夫之豪言。”

“然于天下女子而言.....兴,是换个人坐龙庭;亡,不过是换个人来主宰她们。”

“匈奴人若入洛阳,于寻常女子而言,不过是换了男人,继续侍奉罢了。能如弘农王妃那般刚烈的贞洁烈女,又有几人?”

眼看贾诩越说越远,竟扯到了匈奴入寇和女子命运这等沉重话题,吕布赶紧伸手制止:

“停停停!文和,打住!现在不是讨论这个的时候!本侯现在就想知道,这事怎么解决!强取豪夺?那是下策!”

吕布对于这心高气傲的蔡琰,心底里莫名有种征服欲......十八路诸侯都堵在虎牢关外,我吕奉先还能被你个小姑娘看不上?

荀攸和贾诩同时,不约而同地,发出了一声极其轻微的、充满无奈意味的叹息。

让眼高于顶、才情无双又心怀怨愤的蔡琰心甘情愿?

吕布摸着下巴,眼神闪烁,才情......本侯似乎忘记了一件事,除了武力以外,我好歹读完了九年义务教育啊!

在这个识字率不足5%的时代,自己肯定算是文化人!

吕布试探问道:“你们说.......如果本侯也有那么点才学,是不是就能让这位大才女......刮目相看?心甘情愿了?”

荀攸和贾诩闻言,同时,动作极其一致地,点了点头:“奉先英明,若真能如此,自是上上之选。”

两人的语气听起来无比诚恳,表情也无比认真。

然而,在他们低垂的眼睑下,内心却在疯狂吐槽:

荀攸:才学?奉先你......你确定?《诗经》、《楚辞》、还是儒家典籍?我可以帮你代笔,但写文章非我所长啊!

贾诩:......嗯,才学。是个好方向。就是不知道......斩杀十个将领和抄完一篇诗经相比,哪个对于你吕布而言更难?

吕布着下巴,带着一种跃跃欲试的认真:“那......写什么主题的诗比较好?”

荀攸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到。

你能写篇文章就算不错了,给诸侯写信的时候,又不是没看过你写东西.....

比口语还口语的信......也就是曹孟德不拘小节,不光认真看了信,还回了两封。

你吕布准备写诗证明你的才学?

那是自取其辱啊,要做自己擅长的事!

荀攸看着吕布那副“询问”的样子,实在绷不住,失笑摇头:“奉先别说笑了!你.....你还是别为难自己了。不如这样,攸稍后去翻翻典籍,找一首公认绝妙的情诗,你誊抄下来便是。”

荀攸自觉这个提议非常务实,诗又不是想写就能写出来的,与其浪费时间琢磨这个,还不如多想想怎么打胜仗。

奉先,你是武将啊!

抄一篇冷门的质量差些的,蒙混过关就行了,那蔡琰总不至于什么书都看吧。

吕布笑了笑,当然是抄诗啊,但我抄唐代的,你们没有听过的诗!

他不要脸的说:“本侯还是决定自己作。”

贾诩在一旁默默捻须,觉得这事挺莫名其妙的。

婚约都许了,还管什么小姑娘乐不乐意,蔡邕要是反悔,那就灭他满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