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名居然不是大学院里的夏锡南?”
“我还以为这次状元会是柳家那位才子呢!”
“真没想到啊,竟是这样一位陌生的人物!”
“据说皇上下旨接见过名叫曹赋的考生,该不会是他吧?”
……
随着无数读书人心怀憧憬而又有些忐忑的心情,在平民百姓充满好奇的目光下,武装守卫将名单张贴到各个公告栏上。
期待已久的人群立刻冲上前去,纷纷聚焦在首位那个名字。
第一,甲一等会元,曹赋。
第二,夏锡南。
第三,宁文全。
……
曹赋!
几乎所有人都没听说过这名字,然而现在却在一夕之间广为人知!
有人对他充满了好奇心,有人赞叹不已,还有人羡慕得不行。
大家都明白这意味着此人便是此次科举中最亮眼的那匹黑马。
今后必然是仕途顺利,与其他普通人拉开了巨大差距。
大家议论纷纷。
学子们匆忙寻找榜单上自已的名字。
“我中了!”
“我也中了!”
有些人高兴得几乎失去理智。
也有些皱紧眉头不停地检查了一遍又一遍。
还有些人脸如白纸,神情失落。
那些评委简单的评分,却能让下面这些人心态各异。
“曹赋……吗?”
人群中有一个身形瘦小穿着破旧斗篷遮住面貌的人,只是深深地看了一眼榜单首位的名字之后,便匆匆逃离现场。
“我……考上了?”
而在人群的另一边,有个容貌清秀的女孩手拿一支笔。
看着榜单表情复杂极了。
她仔细看完整个名单直到最后,却发现了一个让她愣住了的名字。
‘纪燕宁’赫然就在末尾。
刚好就是最后一个名字。
甚至她自已都有些不敢相信,反复确认了好几次。
张嘴结舌般低语起来。
她其实不擅长政论题,也不熟悉关于皇家治理方面的内容。
只不过读了些年书,在诗词方面有点自信罢了。
但其余地方完全瞎猜答案。
她自已都认为发挥得很差!
原本打算放弃并另作打算了。
结果还是抱着一丝侥幸心态来看看结果,未曾想真的就这么糊里糊涂地中了?
为什么会这样?
难道说其他所有读书人都不行?
猛然间,她似乎明白了些什么似的,抬头望向了榜首的名字。
曹赋?
“美女,小伙子我可喜欢你这种类型的。”
“美女,咱俩交个朋友呗!”
“我叫曹赋。”
忽然,脑海中浮现出一个书生气十足但又英俊的脸庞。
“是他?!”
这人真是太令人记住了!
见了一次就忘不了!
这小伙子是不是考了第一呀?
“听我说,听我说!”
“我觉得这个曹同学真不是一般人,考上第一名真是名副其实!”
“就算是有名的夏锡南也比不过他!”
“你们知道他的诗词是咋样的吗?”
“简直就是流传千古的好诗句啊!”
……
这时人群中热闹了起来,有个人满脸兴奋地跟大家聊起这件事。
“哦?”
“啥诗?说来听听!”
“好好听着!”
“我想听听这曹第一到底是有多厉害!”
……
通常来说,科举考试的答案都不会在外头传开来。
当官的肯定希望百姓不知道那么多嘛。
而且这些政论题百姓们也不懂,不感兴趣。
可是好诗文就不一样了,会被人到处传播。
考生写得好,诗歌也好,大家就会口口相传,觉得挺有意思。
这也说明考试还算公平,没有作弊的事儿。
以前每次考试的优胜者都有好诗传下来,让老百姓多点乐子,还能提升下情操。
毕竟他们读书多、智商高,一般都能写出些好作品来!
“听我说!”
“这次科考题目说的是出征打仗的故事!”
这个消息灵通人士一讲,立刻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他似乎有些得意起来。
挺胸抬头,好像他自已也参与其中,沾上了不少荣耀似的。
“曹赋同学的回答是:‘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他说起来就像个说书先生一样,声音抑扬顿挫,边说着还模仿着持剑姿势,豪气干云的样子。
就像是真的变成了那位征战四方的老将军。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到了最后,他的语调渐渐转为凄凉哀婉。
美女变成老婆婆,英雄老去,最是人间遗憾事。
一时之间,现场安静了下来。
沉默了几秒之后,“啪啪啪!”
有人开始鼓掌。
“棒!”
“真棒!!”
“妙诗啊!”
“呜呜呜……真的是天才啊!”
“服了!”
……
人们的情绪被彻底点燃,一个个脸上红润,不停鼓掌叫好,就连平时眼高手低的读书人也暗暗惊叹不已。
确实不愧是状元!
自愧不如!
甚至有几位听众,竟然因为想到了那位头发花白的老将军,流下了眼泪。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人群后边站着燕宁听到此诗,身体不禁震颤了一下。
喃喃重复:
紧紧握着手中的笔,眼角泛起了泪光。
“曹赋……曹赋……曹赋……”
在一座名叫花月楼的地方,里面歌声笑语不断,几位衣冠楚楚的才子正在那里饮酒聊天。
他们讨论起最近的一件热门事情来。
“曹赋是什么来历?”
“听说他不是咱们京城的本地人。”
“一个小地方出来的土包子,凭什么能拿到科举头名呢?”
“我怎么都接受不了!”
“夏大哥你怎么看?”
“要说才华横溢,在座的只认得你是独一份。要是换作季兄得了第一,我们都心服口服!”
“这么一个闻所未闻的小人物怎么能压到我们头上?”
……
这几个人喝得面红耳赤,故作风雅地争论,领头坐主位上的那位男子身姿挺拔,风度翩翩,名叫夏锡南,出身名门,从小就天资聪颖,在京师名校就读,年纪轻轻已是远近闻名的大才。
此次第一次参加进士考试,意欲步入仕途,大展抱负。
不仅背景雄厚,自已也是满腹经纶,早就名满京城。
这样的人去参加科举考试简直就是对其他人的一种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