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 章 对院长和盘托出

金昌秀也接过话茬:“是啊,这两年不见,知若丫头这厨艺,我和你都望尘莫及,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金阿姨、苗阿姨太谦虚了,哈哈,不是你们的厨艺不好,而是平日里那么多人,都是您二位含辛茹苦地照顾着吃喝。

大锅饭,食材又有限,能做到你们那种水平,真的已经很好了。

今天正好放假,也想让你俩偷个懒,我充其量只能达到把菜烧熟的水平。

只是还需要你们亲自帮忙,真有些过意不去呢。”

说话间,菜烧得也差不多了,关爱华等人抬着各种喝的,如凯旋的战士一般,哼哧哼哧地回来了。

很快,四张大圆桌瞬间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各种菜肴。

每张桌子,单单硬菜就不下于十道,另外还有小荤和蔬菜等各种品类。

将买好的饮料摆放得整整齐齐,整个餐桌被欢乐的笑声所填满。

“来来来,准备开饭啦!”苏知若将手洗得干干净净,在围裙上轻轻一擦,声音清亮地喊着。

“辛苦了,知若妹妹。”钱晓峰的道谢声真诚得如同冬日的暖阳。

“不辛苦,大家都有功劳,嘿嘿,吃,开吃!”

于是,35个人犹如众星捧月围坐在 4 张桌子旁,眼睛直勾勾的,仿佛要把满桌的美味佳肴一口吞下。

“哇,今天真是太丰盛了,比过年还吃得好,我口水都要像决堤的洪水,挡都挡不住。”

蔡清远抹了抹嘴角,那馋相简直比饿了三天的狼还要夸张。

“就你嘴馋。”周振林笑着拍了一下他的肩膀,出言调侃。

“孩子们别着急,慢慢吃,今天管够。

知若丫头知道你们这些都是大半小子、姑娘,饭量大,所以买的食材很多,实在不够咱再做点。”

田奶奶笑望着没有什么吃相的孩子们打趣。

大家都大口吃肉,大口喝饮料,边吃边聊,气氛热闹非凡。

“知若姐姐,这大虾子实在太好吃了,你可以教教我吗?”

余小娟小朋友的嘴里像塞了个小皮球似的,满满的,说话都有一点含糊不清。

“好呀,小娟妹妹如此勤奋好学,那姐姐和哥哥、奶奶、阿姨们以后可有口福了。”

苏知若给她碗里又夹了几个虾子,“喜欢吃就多吃点,长得高高的,姐还等着你给我们做更多好吃的呢。”

“谢谢姐姐!”余小娟一张笑脸笑得像盛开的鲜花,灿烂无比。

“知若,你的厨艺简直出神入化,都能去开饭店了。”金昌秀竖起了大拇指。

她怎么也没想到这丫头烧菜的技艺竟然如此高超,堪称大师级别的水平。

“哈哈哈,哪有啊?能让家人们吃得开心,就是我最大的收获。”

苏知若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仿佛久旱逢甘霖,好久没有这般开心过了。

这时,周院长端起一杯红酒说道:

“来,咱们一起敬知若丫头,感谢她为我们带来这如满汉全席丰盛的晚餐。”

大家纷纷举杯,如众星捧月齐出声:“谢谢知若(妹妹、姐姐、丫头)!”

说完双眼都闪烁着如小星星的光芒。

苏知若谦虚地笑了笑,举杯与所有人碰了碰,“谢谢大家!今天都敞开来吃,不够,我再去做。”

她又侧头看向坐在自已身边的余小娟,温声说道:

“我们小娟也超级厉害,既听话,又爱学习,长大了肯定是个学霸!”

众人小鸡啄米似的点头附和。

一顿饭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悄然流逝。

“时间不早了,大家各自回去收拾收拾,该干啥干啥子。

知若啊,你不如干脆搬回这里住得了,每天回到家好歹也能有一口热饭热菜吃。

再有四十几天就要高考了,奶奶打算单独给你们几个毕业班的学生开小灶。

再苦再难,只要熬过这几十天,以后就都是坦途了。”

周院长的话语如春风温暖,又似警钟在苏知若耳边长鸣。

“今天我过来,是打算和院长好好谈谈这段时间的安排。”

苏知若悠悠地开口,声音仿佛从遥远的地方传来。

“嗯,走吧,跟奶奶到书房里详细说说?”周院长轻声邀请。

“好。”

苏知若点头回应,同时快速地瞥了一眼沈冰洁、钱晓峰、关爱华和邹振林,眼神中流露出一种坚定与自信,仿佛在告诉他们:

“放心吧,这件事由我一人来处理即可。”

这一切都是在放学回来路上早已商议妥当的。

紧接着,苏知若动作自然地挽起周院长,那略显瘦削却又充满力量的手臂,两人如同亲密无间的祖孙,缓缓朝着书房走去。

一路上,她们有说有笑,气氛十分融洽。

不一会儿功夫,祖孙二人就抵达了目的地,书房门口。

随着一声轻微的关门声响起,整个世界似乎都变得安静下来。

进入书房后,苏知若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然后抬头望向坐在书桌后的周院长。

此刻,周院长正用她那一贯慈祥而温和的目光注视着,自已亲手养大的孙女,眼中满是关切。

感受到奶奶的目光,苏知若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但她并未过多耽搁,直接坦诚开口:

“奶奶,我有事要和您讲。”

稍作停顿之后,她继续娓娓道来,“事情是这样子的,前段时间,我突发奇想写了一串数字,接着就依照这些数字替每一个人购买了一张彩票。

没想到竟然真的中了二等奖!

扣完税以后,每人获得了 400 万元奖金!

当时,那些工作人员还极力劝说我们把这笔钱捐献一部分出去。

不过,大家觉得要是就这样轻易将钱款捐赠出去,恐怕最终钱到了谁手里还不一定呢。

所以,最后我们决定还是不捐款。”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大家一致达成共识:

每个人贡献出40万元,凑足200万。

这笔款项将专门用于支持,咱们孤儿院院中的孩子们、您以及其他几位奶奶的日常生活费用支出。

此外,我们五个人今后每个月都会拿出2000元,加起来总共1万元,交给孤儿院。

以此来表达对您过去十几年来,含辛茹苦养育之情的深深感激与诚挚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