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亲人相见

冥神目光深邃地凝视着眼前的玄渊,轻声说道:“去吧,前往你在冥神殿昔日休憩之所——那座宫殿,去探寻一番关于你自身后天神体的奥秘。”玄渊听闻此言,恭敬地向冥神行了一礼,表示遵命后,便转身离去,步伐坚定而沉稳。

望着玄渊渐行渐远的背影,冥神心中暗自思忖:此子天赋异禀,未来必定前程似锦、无可限量啊!想到此处,冥神不禁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

紧接着,冥神微微眯起双眼,轻启双唇,低声呼唤出自已的心腹神官。神官如鬼魅般迅速现身,单膝跪地,等待着冥神的指示。

“传我的口谕,命云瑶夫妇及其长子云澈,明日务必前来冥神神殿觐见。告知他们,本神将携一人与他们相见。”冥神语气严肃地吩咐道。

神官领命而去,身形瞬间消失在了原地。不多时,神官已然抵达云瑶所在的神殿。此刻,风神与云瑶正在殿内交谈甚欢,见到神官到来,两人赶忙起身相迎。

神官上前一步,将冥神的旨意传达给了云瑶和风神,并补充说明道:“冥神大人特意嘱咐,请您二位明日携带云澈一同前往冥神神殿,届时将会有重要人物引见。”言罢,神官再次躬身施礼,随后转身离去。

待神官离开之后,云瑶与风神相视一眼,随即唤来了云澈。云澈快步走到父母面前,先是恭恭敬敬地向风神喊了一声“父亲”。原来,尽管风神并非云澈的生父,但由于他与云澈的母亲云瑶结为道侣,且对云瑶以及非亲生的云澈关怀备至,视如已出,所以云澈早已将风神视作真正的父亲一般敬爱有加。

而这一切,都令云瑶感到无比欣慰。她深知,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能拥有如此和睦美满的家庭实属难得。

次日清晨,阳光明媚,微风轻拂。云瑶夫妇与云澈一同踏入了庄严肃穆的冥神殿。殿内弥漫着神秘而古老的气息,让人不禁心生敬畏之情。

玄渊早已在此等候多时,当他得知后天神体的具体情况后,心中稍感宽慰。然而,此刻他却被冥神召唤至身旁。冥神语重心长地说道:“来,见见你的母亲吧,云天,你的哥哥可是从未谋面呢。”听闻此言,玄渊心头一紧,略微有些局促不安起来。回想起往昔,自已曾受魔道侵蚀,性情变得异常偏执,如今想来,那时所说之话实在太过分了些。

冥神示意玄渊坐下,但他却如坐针毡,难以平静。冥神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就在这时,云瑶携同风神以及云澈一同走进大殿,他们毕恭毕敬地向冥神行了个大礼。随后,冥神轻声说道:“今日乃是你们一家团聚之时,本王便将此殿留给你们畅谈吧。”话音刚落,冥神的身影渐渐消散于虚空之中。

此时此刻,玄渊已然站起身来,目光凝视着眼前毫无变化的母亲云瑶。站在她身旁的,是一名身着青色长袍、年纪约莫二十余岁的年轻男子,其周身散发着一种深不可测的强大气息。此外,还有一个面容与自已略有相似、年长些许的青年,同样引人注目。。

而其余三人同样将目光投向了他,风神凝视着玄渊,心中暗自诧异。眼前这个年轻人虽然看起来年纪轻轻、修为尚浅,但却散发出一种连他都心生畏惧的气息。云瑶自然知晓此人便是她的亲生骨肉,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情感。云澈则在心底暗暗思忖,尽管对方的修为明显低于自已,但不知为何,每次与他对视时,都会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感油然而生。

就在这时,玄渊似乎洞悉了众人的心思,他从容地向云瑶行了一个礼,并轻声说道:“见过母亲。”这句话如同惊雷一般,让在场所有人都恍然大悟——原来这位容貌酷似云瑶且风度翩翩的年轻男子,正是云瑶从未公开露面过的次子云天!而此刻,他还有另一个名字——玄渊。

云澈也终于明白过来,站在眼前的竟然就是自已素未谋面的二弟云天。他实在想不通,为何自已的弟弟年纪尚轻、修为低微,却能给自已带来如此强烈的压迫感?这种恐惧究竟从何而来呢?与此同时,云瑶再次见到自已的二儿子,心情异常激动。尤其当她注意到玄渊正端坐在冥神老祖宗宫殿中的次要座位上时,更是明白了自已的儿子在老祖宗心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云瑶面带微笑地向玄渊介绍着她的道侣风神以及风神的兄长云澈。玄渊静静地聆听着,心中渐渐明晰了眼前这两人的身份。他依照礼节,恭敬地称呼风神一声“父亲”,接着又转向云澈,唤了一句“大哥”。然而,尽管表面上礼数周全,但无论是风神还是云澈,都敏锐地察觉到玄渊对待他们更多的只是出于一种基本的礼貌而已。

对于这一点,风神和云澈其实早有心理准备。毕竟,他们深知云瑶对自已的次子云天(即玄渊)并不上心,甚至可以说是漠不关心。所以,只要云天(玄渊)能够如此平和且有礼貌地与他们交流,便已足够了。

此时,风神将目光投向玄渊,眼中闪烁着一丝惊讶之色,缓声道:“说实话,我从未料到会在神王这里遇见云瑶的第二个孩子。虽然此前我知晓你的存在,但却一直未曾有缘得见。今日一见,果真如云瑶所言,你的天赋极高啊!”言语之间,风神不禁流露出对玄渊的赞赏之情。但与此同时,他心底深处仍在暗自思忖着刚才从玄渊身上感受到的那股令身为一级神的他都感到有些许威胁的神秘气息。

云天的哥哥云澈也说:“母亲说过弟弟你天赋很高今天我见面相信了,我的天赋没办法和你比,我甘拜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