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事需缓图,欲速不达也!

随后近二十余天,张朔一连派典韦和众渠帅轮番在广宗城下挑衅,想激汉军应战。

可汉军打上次那场大败起,曹操便下令整日紧闭城门不出,高悬免战牌,这意思是打不过你,那我干脆就不打了。

这日一大早,典韦又骑马来到城下叫阵,并且是说了一些极具污辱的话。

小卒也前去禀报,换作前几日,曹操刘备等人也就一听,没什么波澜。

可这次不一样,士卒刚这么一报,一旁关羽听后却勃然大怒。

“匹夫,实欺我太甚。”

说什么了?能把关羽气成这样,脸上本来就红,现在没法看了,红的更是夸张。

只因那小卒说啊,城下今日还是此前那名黄巾贼将叫骂,只是手中铁戟绑着关将军的胡须,并且骂关将军你是红脸贼。

难怪呢,这能不气吗,典韦先前不是给关羽胡子斩断了吗。

在那之后,典韦是命人将被斩断的胡子全部收集起来,挂在自已的双戟上,每日就在下面这么一顿叫骂。

关羽何人?那是及要面子,胡子断了本就有些难以启齿,现在典韦这么一喊是人尽皆知,这般嘲讽关羽能忍?

二话不说提着他那口青龙刀便要出城与典韦打个你死我活,三弟张飞也是紧随其后,二人这是准备与典韦来个玉石俱焚。

刘备赶紧就劝啊二位贤弟啊!说你们万不可这般鲁莽,我们只需静候镇贼中郎将朱儁来援便可。

不错这朱儁便是与卢植、皇甫嵩齐名的汉末三杰之一。

此前因与皇甫嵩镇压汝南、颍川等地黄巾有功,后又前往南阳围困赵弘黄巾余部,所以被汉庭封为西乡侯,任镇贼中郎将。

那他怎么会来援助刘备等人呢?皆因上次劫营失败反遭黄巾合围一事传到了朝廷耳中。

皇帝一听这怎么能行呢?一夜损兵四万?这还得了,于是命朱儁再领兵十万前来援助刘备曹操等人。

而这次不同以往,这朱儁可是身经百战的老狐狸,不是尚在青年时期的曹刘可以比拟的。

更何况其手下还有一能人,此前是屡破黄巾而不败,那人正是吴郡孙坚孙文台。

朝廷两次发兵共计十八万,加上此前城中的七万人,再将上次损失的四万人减去,这广宗马上就有二十一万大军呐。

反观张朔虽然是取得了一场胜利,可除过俘虏,自已也只剩下三万多点,这怎么打?难不成每个黄巾以一敌七?

典韦今日在城下喊的是嗓子生烟,头晕目眩,但城内汉军还是没什么动作,典韦一看,得,我回去吧!

张朔看到典韦回营便问:“典将军!今日那汉军可有出城的想法?”

典韦摇摇头:“禀大帅,丝毫没有,我喊了整整一天,那汉军压根不理。”

张朔一听这怎么办啊,现在汉军直接不跟自已打了,一直这样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这时黄巾管粮官急匆匆来报:“禀大帅,我军粮草已不足,恐怕只能再维持个几十天····”

“几十天?”张朔道。

“二十余天都难···”管粮官回答道。

张朔示意那人下去,随后想着这个问题,加之临近元旦,全军士气也表现出一丝萎靡。

(这时候的元旦指的是大年初一,并不是后来阳历的一月一号。)

沮授这时走近帐中,他看出了张朔像在为什么而忧愁,于是开口道:“大帅,何事如此烦闷。”

张朔将军中粮草和低迷的士气全部说出,沮授在一旁思索片刻。

“依学生看,这士气低迷很正常,皆因士兵们许久未见家眷,故而想念。”沮授道。

张朔向其满了一杯茶就问:“不知军师有何高见。”

沮授往那一坐,端起茶杯喝了口茶。

“嗯···好茶好茶···”

张朔有些着急啊,却也不好意思去催。

只见沮授是慢悠悠将杯中之茶全部喝完,随后道:“眼下只有一条路,只是不知大帅听与不听。”

“还请军师直言。”张朔道。

“我军现唯有退兵这一条上策可行。”沮授道。

“退兵?”张朔有些迟疑道:“这···”

沮授是明白人,他知道张朔在顾虑什么。

“大帅莫不是舍不得放掉这广宗城?”沮授笑道。

不错,张朔想的就是这个,他已经大败汉军一次,现在怎么可能轻易退兵,那这一仗不是白打了?

“只是大帅何不想想城中尚有汉军十一万,且是粮草充足。”沮授捋了下胡子道:“反观我军,现只有三万兵士可用,上次俘虏的五千汉军大帅就能保证他们不会临阵倒戈?”

张朔当然想到这点,但心中就是不舍得将广宗这块唾手可得的肥肉松开。

沮授接着问张朔,这打仗最重要的是什么?

“粮草?人口?后援?····”

张朔说了好些个,沮授是一一摇头。

“这些固然重要,可大帅忘记了最重要的便是人心。”沮授接着道:“我军士气已然低迷,皆因年关将至,故而思念家中亲人所致,这时候若强攻广宗,恕学生直言,非败不可!”

“就一定非败不可?”张朔问。

“不错,非败不可,不仅会败,还会致使曲阳沦陷,大帅想想,若是我军大败,那城中剩余军队和百姓听此消息会怎样?”

张朔道:“人心惶惶?”

“不错,人心惶惶还不是最危险的,最危险的便是曲阳城中无大将,汉军一旦来攻,是城池必破,百姓皆死于非命,届时,大贤良师所创的伟业也将不复存在。”沮授说着说着便情绪激动起来。

“而大帅只需坚守下曲阳挺过这个冬天,待来年再招兵买马,准备足粮,一鼓作气杀将回来,那时便无后顾之忧,附近州郡便为大帅所有。”沮授接着说。

张朔心里咯噔那么一下,虽然沮授说的是不好听,可这句句都是道理啊。

汉军可以一直败,自已却没这个资本,手中这支黄巾根本经不起一点冲击。

张朔是醍醐灌顶,纳头便拜:“多谢军师提醒,依军师之见何时动身比较好呢?”

“宜早不宜迟,最好今夜便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