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
灯火绰约。
萧止淮站在屋子门口,久不见人来开门。
他抬手敲了敲门:“喜儿?”
宁喜儿正要回应。
就见床单上,不知何时沾了血。
屋里还萦绕着血腥味。
若太子进屋,怕是会心生怀疑。
她脑子飞速运转,不再理江聿风,转身走到了门口,靠着门,轻轻一叹:“殿下。”
她的声音很是低落。
萧止淮一怔。
从前每一回来落月阁,她都会起身相迎,笑脸盈盈。
今天很反常。
他站在门外,开口问:“喜儿,可是哪里不舒服?”
宁喜儿缓声道:“殿下可知,贵妃娘娘今日邀请妾身去喝茶?”
妾身二字,叫萧止淮心中咯噔。
还不等他问,就听她继续道,“贵妃娘娘给妾身瞧了太医院的卷宗,原来,妾身宫寒,终生再难受孕,再也当不成母亲了……而造成这个结果的人,是殿下……”
“静承徽都能怀上殿下血脉,而妾身没有半分资格……原来,这些时日的宠爱,都是镜中月,水中花……”
她的嗓音,带上了哽咽。
萧止淮似乎能想象到,她水雾般的眸子,有眼泪淌出来的场景。
像是有一根线将心脏缠绕住,心悸、心慌、心闷……迅速蔓延开,叫他有些无所适从。
这样的情绪,只有当年,阿晚还在的时候,才有过。
“喜儿,开门。”他声音干涩,“我当面与你说。”
“妾身不怪殿下,是妾身出身寒微,本就没有资格孕育皇室子孙,这样倒一了百了……”宁喜儿停了一下道,“还有件事,今日贵妃娘娘与三殿下拉拢妾身,要妾身为三殿下办事,妾身拒绝,怕是惹恼了他们,妾身躲在东宫,他们自不能动分毫,但妾身担心家人被牵连,还请殿下看在妾身这三个月来尽心尽力伺候的份上,安排人护着妾身家人,求殿下了……”
萧止淮眼神一冷。
他早就知道白贵妃上了老三的船。
他都没拆穿他们的勾当。
这二人竟然将主意打到宁喜儿身上来了。
“喜儿,你先开门。”萧止淮眼神虽冷,声音却极其柔和,“开门,让我同你好好说会话。”
“殿下,你别逼迫妾身了……”
宁喜儿捂着脸,听声音,似乎是哭了。
“就让妾身一个人静一静好么,求殿下了……”
哭声从指尖溢出,传到门外,叫萧止淮心口闷痛。
当初,他安排避子药,确实不希望她怀有身孕,他内心深处,的确认为一个洗衣婢,不配做他孩子的母亲。
可——
她再也不能受孕。
他后悔了。
他怎这般卑劣,竟夺走了一个无辜女子做母亲的资格。
“喜儿……”他妥协了,“你好生歇息,明日我再过来。”
他转过身,看向叶桃,“若白贵妃亦或其余后妃,任何人再请你们主子前去,立即安排人告知给孤。”
叶桃忙点头:“是,殿下。”
外头的脚步声渐行渐远。
宁喜儿狠松了一口气。
一回头,对上了江聿风漆黑慑人的眼眸。
她吓得后退一步。
被男人扣住了大掌,粗粝的指腹在她脸颊上摸了一下,随即扯唇一笑:“本将还真当以为宁良媛是哭了,原来是演戏,这演技,不去当戏子真是可惜了。”
宁喜儿一把推开他:“将军既然喜欢留在这儿,那就留着吧。”
她转身就朝外走。
砰地一声将门给关上了。
江聿风轻笑,从窗口一跃而出。
宁喜儿看向夜色中的一抹身影,这才松了口气,吩咐道:“刚才在床上发现了一只臭虫,你们将我床上所有东西都换了,屋里点熏香熏一夜,今夜我去厢房睡。”
一大早上。
田总管就带来了两名二十多岁的太监:“这是殿下安排给落月阁的护卫,日后良媛无论去何处,定要带一个在身边,以防万一。”
宁喜儿看向那二人,身形不算高大,站在人群里一点都不显眼。
但细看,二人的气势和普通太监完全不一样。
“奴才无影,小影子。”
“奴才无踪,小踪子。”
“给主子请安!”
“以后在落月阁,就不必行此大礼了。”宁喜儿开口,“小影子,你以后就守在我屋子外,小踪子,你负责守在后方林子处,总感觉那儿夜里会有野猫野狗蹿进来,怪可怕。”
她指的方向,正是昨夜江聿风的路线。
二人领命。
去葳蕤殿请安之时,小影子也跟上了。
宁孟薇认识小影子。
这是当年皇后安排给太子的贴身护卫,由皇后娘家亲自教导,功夫能与一等侍卫罗宇一较高下,这等高手,太子居然给了宁喜儿?
从前她都动不了宁喜儿。
往后怕是更难。
“本宫将命人太子书房旁的院子清扫出来了,静承徽今日就可以搬过去。”宁孟薇开口,“按规制,承徽身边是六位宫人伺候,不过静承徽怀上了太子血脉,自是不同,本宫再给你多拨西个人,还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
静梅忙起身,屈膝:“妾身谢过娘娘。”
“对了,忘了恭喜宁良媛。”宁孟薇抬眼,“本宫也是昨儿才知道,太子殿下居然给宁良媛的妹妹做媒,定了一位七品中书舍人唐大人,这位唐大人母亲重病,需要新娘冲喜,大婚似乎就定在三天后。”
宁喜儿还真不知道这件事。
或许太子昨夜要告诉她,但没机会。
她之前就和太子说过,希望婚事越快越好,就怕悦儿那丫头再生出什么荒谬的念头。
既然是太子亲自把关,那位唐大人应该算是良人。
她起身开口:“多谢太子妃对家妹婚事如此上心。”
从葳蕤殿离开,周英就拉着宁喜儿道:“这位唐大人我听说过,家出寒门,是去年科举进士,听说他参加科举前一月,母亲重病了,他天天在病床前伺疾,影响了考试,若非如此,他极有可能是榜眼……他文章优秀,殿试后被皇上首接钦点进了中书省,担任中书舍人,在皇上身边办事,未来前途无量。”
宁喜儿点头。
虽唐大人是寒门,但宁家连寒门都算不上,这门亲事,实属悦儿高攀了。
不过唐大人急于娶妻冲喜,稍微有点儿门第的人家都不可能让闺女扣上一个冲喜的帽子,悦儿此举,定能叫唐大人感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