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对方的算盘

林颂安不用想都知道对方的算盘。

既然这样,那就将计就计。

这些药物进入临床实验会有上头安排,在没有确定药物是安全的之前,肯定不会大量使用。

医学那边有自己的一套规则,林颂安和颜朝云只负责药物的研发。

药方保住了,薛星泽的人在市里公安的护送下顺利回到了首都,交给首都那边的负责人后,护送的人返回云河县。

林颂安收到了首都的回执,颜朝云很兴奋:“安安,谢谢你。”

这一生的梦想得以实现,颜朝云觉得之前吃的那些苦都值得了,或许来到这里就是为了和林颂安相遇,然后,成全彼此。

从颜朝云这里林颂安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她和颜朝云算是忘年交。

颜朝云传授给她的那些针灸技术用处很大,对脑域的拓宽十分有效果。

所以颜朝云也很厉害,只不过领域不同。

处理好药厂的事后,林颂安和颜朝云再次扎进了药物实验里。

很快就到了七月底,双胞胎的分数出来了,都不错,三百多分,上顶尖的大学应该不成问题。

林颂安为双胞胎感到高兴,他们毕业正好政策松动,到时候一定会有个好前途。

就是专业上林颂安给了他们一些建议,双胞胎也想学,不过还是根据报考的学校调整了专业方向,以后的路,他们自己应该能走好。

忙完了手上的事后林颂安回了红山大队的,傅红莲要生了,她和颜朝云一起回去的,她还带了机器回去,万一遇到问题可以及时抢救。

颜朝云一边研究药物一边学习各种医疗器械,如今己经十分熟练。

她有文化,有知识,再加上林颂安的说明写得十分详细,学起来特别快。

傅红莲看到林颂安后很安心,有林颂安在,她一定能顺利生下孩子。

林颂安安慰道:“大嫂,你安心,等会听颜婶的,她虽然主攻中医药学,但是以前也是去过国外留学的,西医也懂。”

“嗯。”

在当天晚上傅红莲就发动了,陈美娟忙前忙后,林振辉焦急的守在傅红莲身边,林振华和王秋韵也在等。

首到凌晨,几声洪亮的哭声传出来,林水生才松了一口气。

孩子生下来了,他做爷爷了!

陈美娟一头的汗,和颜朝云一起给孩子洗了澡,颜朝云给孩子剪了脐带,用碘伏擦了伤口,包裹得好好儿的,放在傅红莲身边:“娃儿长得很好,是个女娃子,长得很像她爸。”

“娃没有哪里不对的吧?”

傅红莲有些担心,村里有些娃儿出生没有手脚,鼻子或者嘴巴有问题的,她担心这个。

颜朝云:“放心,长得很好,是个齐整的,哭声也洪亮,健康着呢。”

林振辉过来看,那么小的一团,他不敢抱。

结果陈美娟将娃儿抱起来:“抱着看看,这是你闺女,以后你也是做爸爸的人了,要稳重,要对你媳妇和孩子好,记住了?”

林振辉声音有些哽咽:“嗯,红莲,你辛苦了,孩子长得很好看,你好好休息,把月子坐好。”

傅红莲:“好。”

说完傅红莲就疲惫的睡了过去。

林颂安看着生命诞生,这种原始的生育方式她是第一次见,说不震撼是假的,再过几个月,她也要这样生下她的孩子。

生命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孕育不易,这一刻林颂安明白了联邦那些对婴儿的保护法,生命诞生的过程太艰难了。

她以后会好好对自己的孩子,此刻,她能感知到孩子在她肚子里活动,他们的精神力可以连接。

或许是因为祁偃松也获得了精神力的原因,孩子在肚子里林颂安就能和他们交流。

这个现象很好,她随时都能察觉到孩子们的动静,不会出现胎死腹中的情况。

陈美娟看着整个人都散发出温柔的林颂安:“安安,你赶紧去休息,这里有我和你颜婶,你大哥也能搭把手。”

再不济双胞胎儿子也能帮个忙,不用林颂安和王秋韵两个孕妇在这里。

“好,妈,有啥事你叫我。”

陈美娟:“嗯,你去睡,明早睡到自然醒,妈给你把早餐留在灶上。”

这一夜林颂安睡得很安稳。

第二天首到八点半才起,起来在空间里运动了一下,九点出房门。

洗漱干净先去看了小侄女,隔了一夜,小家伙变了不少,红红的,看着很精致,应该是个漂亮的娃娃。

傅红莲看到林颂安:“小家伙,姑姑来了,跟姑姑抱抱。”

既然傅红莲不介意,林颂安就弯腰把刚出生的奶团子抱在了手上,小小的一团,六斤重,根本没什么分量:“大嫂,娃儿像你,以后肯定长得好看。”

傅红莲抿着唇笑:“我倒是希望她长得像爸爸,我觉得像她爸会更好看。”

林颂安和林振辉长得还是挺像的,要是女儿像林颂安,那肯定是个大美人。

林振辉进来,看到林颂安抱着娃娃一脸开心的模样:“妹,你给姑娘取个名字吧,你学问好。”

“行,到时候我多取几个名字,大家投票选一下。”

林颂安去吃早餐,吃完在村里转了一圈,又去看了针织厂,王秋韵去上班了,她还没到生的时候,一心在工作上,还学外文,很努力。

“安安,这是新的图纸,你看看,给我提点意见。”

王秋韵设计的是冬装,是首都那边的百货大楼的订单,她没去过那边,不太清楚那边人喜欢穿什么,都是从上次林颂安带回来的成衣里找灵感。

林颂安看了,王秋韵的设计都是简洁大气的,走高端那种,适合精品。

“不错,你己经领悟到了设计的精髓,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好。”

王秋韵很开心,能得到林颂安的认可,说明她的进步确实大:“那冬装我就按照这个风格设计了,对了,新布料有眉目了吗?”

林颂安:“省城那边己经按照我们的要求在做,估计月初就会把样品送来。”

王秋韵算了下时间,应该能赶上冬装的生产进度,到时候加点班应该能行,车子发去首都也是两三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