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一无所知

尽管心中有了许多盘算,但何傻柱故意显得一无所知:“张姐,你要我的房子?

它在南锣鼓巷,离这里有段距离,并且是属于东单区呢。

张雪摆了摆手回应道:“这不是什么大问题,军管会各处办事处就像一家子,我们可以把房子划归给东单区的办事机构进行安排。

对那些急切等待分房的人来说,稍微多走一段路根本不是障碍。

听了这些话后,何傻柱意识到,对于无房户来说,获得一处稳定的居所才是最重要的,即使需要多费些路程也不至于困扰他们,反而会觉得高兴。

此外,那些分配到南锣鼓巷的人还可以逐渐申请调动工作到东单区,这样离家更近。

像何傻柱现在住的那栋房子,按照目前的分房政策,应该可以安置三至四户人家。

仅是那三间正房就可以分成三个 ** 的房间,每个房间面积能达到二十多平米,比耳房大得多。

想到这里,何傻柱突然觉得军管会既然对他的房子感兴趣,何必再去购买,不如直接与军管会交换更为便捷。

“好吧,既然军管会想要我的房子,我很愿意卖给他们。

”他进一步解释道,“我所住的院子原本是一个四进四合院,由于战争破坏,倒座房的那一部分被摧毁了,没有再修缮和入住。

剩余的三个院子各自都有相当大的面积,每一进住了六七户人家。

之前的业主为了尽快出售整座院子,在降价的基础上还分别售卖,不过能够像我父亲那样愿意花大价钱买下房产的人不多。

因此,成立新政权后,没卖掉的房子都成了公有的产权房。

所以现在我们住的地方除了少数几家私有,绝大部分都是**拥有的公租房,如果我的房子也交由军管会处理,管理上也会更为集中。

听到这里,张雪感到很高兴,正如何傻柱所言,这样的房子收购之后管理的确会简便许多。

她正想询问更多细节,何傻柱又开口说:“不过这样的话,买来买去实在太麻烦,不如我们直接换房子吧,这不更简单方便吗?

“直接换房?

”张雪闻言一愣,这个提议完全出乎她的意料。

旁边的蔡全无也看向何傻柱,惊讶之余略显赞许——这种想法实在够独特。

在短暂思考之后,蔡全无认为直接换房其实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表面上虽然是房屋交换,实际上和买卖也没什么区别,只是省去了不少手续。

此时虽然蔡全无没有言语,但心里更加欣赏何傻柱的机智。

然而张雪考虑到了两方房子的价值差距、何傻柱和他妹妹的情况,以及何傻柱正处于失业的状态,她担心直接换房会令何傻柱吃亏。

毕竟何傻柱给她留下的印象是很老实诚恳的,她希望能帮助他。

“这个建议也不错,但我们还是得核实一下实际情况。

你之前描述的房产,其市价显然超过一千万,而铺陈市胡同的定价仅为一千万,所以即使我们直接换房,也需要根据市场价值进行价格差异的结算。

”张雪谨慎地回应。

“张姐,真的不用这么费心。

铺陈市胡同那处房产在我看来远不止一千万的价值,直接换房对我来说完全划算。

如果您同意的话,我现在就回去拿房契,等我回来咱们立刻办理手续,好让我早点带着妹妹搬过来。

对何傻柱而言,他真心希望能够直接换房。

换了房之后,他可以用现有的两百多万将那里的房子稍作整修,勉强能让他和妹妹住进去。

等到十多天后,通过农场空间赚钱,他的经济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到时候可以进行更彻底的修缮。

既然天赐良机,遇到了这么适合的房子,何傻柱真不希望再耽搁下去,以免在四合院待久了让其他人察觉到他的变化。

毕竟虽然他继承了前任的记忆,但在很多方面与原主有显著的不同。

加上这个时代的价值观和思维也截然不同,他随时可能说漏嘴或行为失常。

另外,如果继续住在四合院,他也无法自由地为妹妹和自已改善伙食。

他对伙食质量非常重视,不想重蹈原主吃糠咽菜的覆辙。

偶尔改善一次还好,但次数多了肯定会引起易中海等人质疑,到那时难以解释清楚,可能会被人误解甚至举报。

而搬到铺陈市胡同的院子就可以自由自在一些,不易被别人发现他在吃什么,就算小心一点,附近的人连味道也闻不到。

关于房补的问题,尽管军管会能给他几百万的差价,这对他来说无足轻重。

张姐不是也提到军管会缺资金嘛,不如把这些钱留给军管会吧,也算尽份心意,即使只是微不足道的帮助。

再说,四合院的房契早就放在储物空间里,家里所有贵重物品和现金也早已存放在那里以防万一。

遗憾的是,房契虽在手中,他也不能轻易拿出。

之前的交谈都表明他今天仅仅是来看房子,没打算卖房,按照常理,如此重要的房契肯定会留在家中而不是带在身上。

若是现在突然拿出来,肯定会引起张雪和蔡全无的怀疑。

所以何傻柱故意要回去取,多待一会再回来也就不会让人起疑了。

这个时代的人都很警惕,尤其是像张雪这样在军管会工作的人员,她本身就在警戒线内,不会轻易松懈。

为了保险起见,谨慎总是好的。

张雪的一举一动都透露出她非同一般的气质,看样子应该是从部队转业到军管会工作。

而蔡全无也不是轻易会被糊弄的人,单看他常年扎根基层却能安然无恙,就能感受到他识人辨物的功力有多深。

要是何傻柱有稍许不妥之处,即使蔡全无一开始没察觉,事后的反思也会让他明了。

眼前的两人让何傻柱格外慎重,心里不敢有一丝疏忽。

当张雪听到何傻柱的话,并看到他已经站起身,怕他会就此离去,忙请他坐下,语重心长地说道:

“柱子啊,你别急,我知道你迫切希望能尽快搬离南锣鼓巷,但是我们也得按照原则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