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沈家故友来村探姜家两姐妹口碑,被不怀好意的老娘们带坏

娘俩这边关起门来谋算,完全不知道,此时,村里来了一名骑着一辆有八成新,二八大杠,戴着一副眼镜,穿了一身中山装的男人,正在村口打听姜淼和姜妤的信息。

村里来了陌生的面孔,正在大树下东家长李家短的老娘们,顿时就来了兴趣,用充满八卦的视线上上下下将人给打量了个遍。

看到他一副鼻孔朝天,嫌弃鄙夷瞧不起他们农村人的样子,无不撇了撇嘴,毫不客气的淬了一口:

“吆吆,哪里来的大人物呀,我们这穷乡僻壤可不是你该来的地方,还是麻溜的离开吧。”

“啧,啧,姐妹们都瞧见没,他生怕脏了脚上那双皮鞋,只脚跟着地,脚尖翘着呢,只站在村口,这是没打算进村啊?”

“我说,这位眼睛长脑瓜顶的同志,你是不是走错地方了,如果不是,来我们村干啥?”

“你管他呢,不管干啥,咱都不帮忙,免得,落不到一点好,还被瞧不起。”

楚河要不是受了好友沈父之托,这次到下面厂子考察工作,顺路,来了解一下姜家两姐妹的情况,这种脏兮兮,充满了让他嫉妒排斥气息的村子绝对不会来。

刚刚看到村口的这几个妇女,他暗自窃喜,先是松了一口气的,这样一来,自已透过她们的嘴就能了解到想了解的,就完全不用进村费那个劲了。

只是万万没想到啊?

农村的老娘们素质太低下了,要不看她们都是泼妇,担心会毫不讲理的对自已动手,要真的计较起来,觉得显得自已没素质,早就给她们一人甩几个大耳刮子了。

“艾玛,快看,这怕不是个傻子,咱们都在这说半天了,他反而傻愣愣的站那一动不动了,一张脸变来变去的,不会是个唱戏吧?”

“要真的是唱戏的就好了,一年到头,只有正月的时候,几个大队联合起来,公社那边才会请戏班子唱上两场,现在不年不节的,别想了。”

楚河:“......”

泼妇,泼妇,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简直岂有此理,岂有此理,差点把他给气笑了。

但还是暗暗的调整自已的情绪,一遍遍的做着深呼吸,几个关注他的老娘们,只见这人突然胸口起伏变得很厉害。

“咱还是走吧,看着他这样怪吓人的,莫不是个疯子?”

楚河强忍着愤怒,尽量保持他儒雅的风度,紧咬自已的后牙槽:“等一下。”

“啥事?”

“有事你就快些说事,我们这家里还有一大堆活等着回去干呢。”

楚河:“......”

拳头硬了,听听,你们说的是人话,刚刚你们聊的那么欢那么闹,也没见怎么着急,这会,倒整出活来了?

“各位大姐,我想向你们打听点事。”

以王婶子为首的五个农村妇人闻言,相互对视一眼,警惕的同楚河快速拉开了一段距离,眼神戒备。

“你谁?该不会是坏分子吧?想打听什么,我们都不知道,不然你还是去找大队长吧。”

“你们误会了,我是京都来的,想向你们了解下姜家两姐妹的事。”

村里没有谁不知道姜爷爷给姜妤、姜淼定下了京都的两门让人嫉妒的双眼发红的亲事,一家是厂长,一家是军政世家,都是他们连做梦都不敢攀附的亲事。

王婶子眼中闪过一抹精光,同其他她四人对视了一眼。

韩小娥:“哦,你是想打听这个呀,刚整那一出干啥,要问这个,你还真就问对人了,我可同你说,整个大队,大大小小的事情,没有谁比我们五个更了解的了。”

王婶子:“问吧,你想知道什么?”

李大嘴:“在你问之前我能问一下,你到底是谁?为啥想打听她们姐妹呀?”

宋弟:“该不会是想知道情况后退亲吧,啧,啧,我早就说了,人家京都那样的高门,啥样的媳妇儿说不到啊,怎么就沦落到娶农村丫头了呢。”

贾婆子:“同志,你真的就是来打听姜家姐妹的?”

不知道楚河是幸运呢,还是不幸运,他面对的是喇叭花蘑菇大队,八卦五人组,从她们嘴巴里说出来的话,是真是假,还是真假参半,完全要看她们在说谁,特别随心所欲,毫不心虚的夹杂个人的即时恩怨。

今天注定了,他不会听到一点儿真话,偏偏这样的假话,前世害惨了姜妤。

“我是受人之托,距离原本定下的婚期还有一个月,成婚前,想增加一下相互的了解,免得,成家后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磕磕巴巴。”

王婶子:“这么回事啊,确实需要多了解了解,同志,你算是碰对人,问对人了,我们几个是村里出了名的实诚,热心肠,瞧着你大老远来一趟,不容易,你想知道的,全都告诉你。”

贾婆子激动的手都在发抖,过去多少年了,没想到苍天有眼,她还能有机会报复田冬梅那个老贱人,年轻的时候,自已比她长的好,哪里都出挑,姜忠国第一次从部队回来,身穿一身笔挺的军装,阳光下,整个人都发着光,仅这么一眼,她就相中了他。

没成想田冬梅老贱人同样起了肮脏的心思,抢在她前面用了龌龊的手段,夺走了自已选定的男人,这份仇怨,足够她记一辈子的了。

报复不了她,总奈何的了她两个孙女吧,想嫁去京都,给老贱人脸上增光,想都不要想,今天,非给搅黄了不可。

怀着这样心思的还有其她四人,这样做的理由各不相同,目的是一致的,暗暗对视了一眼,从彼此的眼神中看到了同样的算计。

达成一致之后,还没等楚河再次发问,她们五人,你一言我一语,绘声绘色的讲述起了有关姜淼和姜妤的事情。

楚河越听脸色越黑,只有一个念头,这样的媳妇儿绝对不能娶回家,简直就是个笑话。

贾婆子最后总结:

“这位同志你是不知道,她们姐妹自从知道自已将来要嫁去京都,有享受不完的荣华富贵,村里的人,从来没被她们放在眼里过,平日好吃懒做,奸懒馋滑占了个遍。”

王婶子补充:“村里的狗见了它们都嫌弃的狂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