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国营馄饨店的老爷爷,却是唯一给姜淼温暖的人

白胡子老爷爷慢慢地向前挪动着脚步,每一步都显得有些迟疑和谨慎。他的目光紧紧地锁定在姜淼身上,仿佛要透过她的外表看到她内心的深处。

当他终于走到距离姜淼只有几步之遥的时候,他停了下来,微微弯下腰,眯起眼睛,仔细地端详着姜淼。

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开口说道:“嗯……我看你这模样,莫非你就是那老沈家新娶进门不久的二儿媳?”他的声音虽然不大,但是却带着一种让人无法忽视的亲切感。

他可是这一带的老邻居街坊了,他与沈家也算是熟悉的。沈硕和姜淼结婚的那天,宴席非常盛大,而这位老爷爷自然也是受邀参加的嘉宾之一。

其实在此之前,关于姜淼的传闻就己经不少了。尤其是她出身农村这件事,更是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然而,这些传闻并没有影响到姜爷爷和沈爷爷之间的交情。他们俩可是战场上的过命之交,这种深厚的情谊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正因为如此,姜爷爷才会毫不犹豫地为自己的孙辈们缔结这段姻缘。他相信,姜淼虽然来自农村,但她一定有着善良、勤劳的品质,能够与沈硕相互扶持,共同走过人生的道路。

沈家在这一片区虽算不上名门望族,但绝对是数一数二的富贵人家。不仅如此,沈家还有着深厚的人脉资源,这其中既有沈爷爷多年打拼所积累下来的,也有沈父担任轧钢厂厂长多年所积攒的。

沈爷爷是一个老革命,作为家族的开创者,他最终打下了一片属于沈家的天地。而沈父则在沈爷爷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家族的版图。

沈父在轧钢厂厂长的位置上己经多年,他不仅有着卓越的领导才能,还善于与人打交道。在他的经营下,轧钢厂的规模不断扩大,效益也越来越好。同时,他还通过各种渠道结交了许多社会各界的人士,为沈家积累了广泛的人脉资源。

有了这些人脉资源的支持,沈家如鱼得水,无论是拓展业务还是解决问题,都能够得到有力的帮助。这也使得沈家在这一片区的地位愈发稳固,成为了众人眼中的富裕家庭。

考虑到这种情况,近年来,那些前来沈家提亲的人简首多得数不胜数,沈家的门槛都快被踩烂了。沈家老大沈帷和钱茹结婚后,这些人又把目光投向了老二沈硕,都希望能促成这门亲事。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大家都对沈硕的婚事充满期待的时候,沈爷爷突然抛出了一个惊人的消息:沈硕竟然要和北省某个地方的太阳花蘑菇大队的姜家孙女结婚!

这个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沈家引起了轩然大波。大家都对这个姜家孙女一无所知,不知道她是个怎样的人,也不知道这门亲事是怎么促成的。

因为太过蹊跷,两方地位更是过于悬殊?让人很是不得其解,虽然有各种阻力,却被沈爷爷一而再再而三的坚持了下去。

她们满心欢喜地期待着,然而最终却落得个空欢喜一场。这让她们感到无比的失望和沮丧,纷纷拍着手,叹息着,仿佛心中的希望被彻底击碎了一般。

尽管如此,她们也只能无奈地接受这个事实,暂时放下原本的目标。毕竟,现实就是如此残酷,让人无法抗拒。

而此时的沈硕,刚刚年满十七岁,正处于青春年少的时期,他还在上高中。沈家的老三沈航,则更为年幼,只有十五岁的他,还在初中的校园里追逐着自己的梦想。

再回到眼前,姜淼这个人,本质上其实是个非常自私自利的人,而且她的手段也相当狠厉。然而,在这个对她来说完全陌生的京都,她却在这短短几个月里经历了太多的人情冷暖。尤其是沈家人,他们对姜淼的磋磨简首可以用丧心病狂来形容。

眼前这个面带微笑、和蔼可亲的老爷爷,就像是冬日里的暖阳一般,让人感到无比温暖。他那慈祥的面容和亲切的笑容,仿佛能够驱散所有的阴霾和寒冷。

对于她来说,这位老爷爷是如此特别。在这个陌生的环境中,他是唯一一个主动向她释放出善意的人。这种善意如同春风拂面,让她心中原本紧绷的弦瞬间松弛下来。

她不禁也嘴角上扬,回以一个真诚而灿烂的微笑。这个微笑不仅仅是一种礼貌的回应,更是她内心深处对老爷爷善意的感激和认可。

然后,她用轻柔的声音回答道:“恩,是的,老爷爷。”这简单的几个字,却蕴含着她对老爷爷的尊敬和友好。

“今晚起大风了,你可得赶紧回家去吧,不然冻着了就麻烦了。”

“恩,好,这三毛的票,我现在给你,您也早些打烊吧。”

姜淼轻轻地将票递过去,她的动作很顺畅。

完成这一动作后,姜淼微微抬起手,拢了拢衣领。那衣领似乎有些单薄,在寒风中显得有些脆弱,但姜淼的动作却显得那么自然,仿佛她早己习惯了这样的寒冷。

接着,她毫不犹豫地拨开那厚重的门帘,门帘在她的推动下发出轻微的“沙沙”声。随着门帘的开启,一股冷风扑面而来,吹起了姜淼的发丝和衣角。

然而,姜淼并没有丝毫退缩,她迎着风,坚定地向前走去。她的步伐轻盈而稳健。

老爷爷静静地站在原地,凝视着姜淼渐行渐远的身影。他的目光随着姜淼的移动而移动,似乎想要将她的这个背影记在心里。

当姜淼的身影完全消失在视线之外时,老爷爷才缓缓收回目光,低头看向手中的票。那张票在他粗糙的手掌中显得格外单薄,却又仿佛承载着很多。

老爷爷凝视着那张票,若有所思。他的眉头微微皱起,似乎在回忆着什么,又似乎在思考着什么。过了一会儿,他轻轻地叹了口气,将票小心翼翼地收进怀里,然后转身,缓缓地走进了那扇门帘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