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de 松下千秋]
“那最后说说松下怎么样?”
被绫小路同学叫到名字后,我恢复了意识。
没错,体重从现在开始也能调整。在这片区域里有健身房,而且首先场地很宽广,可以说是减肥的绝佳场所。而且如果限制饮食的话,钱也会攒下来,根据情况说不定还能让比企谷同学做饭,这样想的话反而可能更好。
原本我从四月的时候就知道比企谷同学了。因为他好像是绫小路同学的朋友,在和堀北同学的对话中时不时地提到他的名字,而且因为座位很近,即使不特意去听,那个名字也留在了我的耳朵里。
然后对我们来说最大的转折点,在五月我第一次真正认识了他。他从第一天就看穿了那个我们只觉得过于巧合的系统,不仅如此,他还做出了预料到后续发展的行动。他隐藏实力配合周围的人,即使是在入学考试中也有所保留,我这样在考试中也有所保留的人都能看出他异常高的实力,简直高到让人不敢与之比较,他那嫌麻烦的态度更加凸显了我们和他之间的实力差距,让人清楚地认识到我们之间的差距有多大。第一次只是单方面的认知。之后要和他接触很难,听着别人说被他教导学习、在考试复习中受他照顾、晚餐很美味之类让人羡慕的话,我连接触的机会都没有,只能不断滋生嫉妒。
但是,机会总是突然降临。
在夏天的特别考试之一,无人岛考试中,我终于实现了愿望。虽然是正面敌对的班级,但我以感谢他帮助 D 班为由,向 A 班提出帮忙。
在那里我清楚地认识到。
我和他……不,我们误以为自已和他在同一个水平上。
比企谷同学在心里考试已经结束了,他以那种余裕帮助了我们。只是,他在脑海中已经完成的结果因为意外的干扰迎来了终结,但是那时听到的他对考试结果的预测,只有有一定头脑的人才能理解,而他做出这个预测的依据,也只有有一定头脑的人才能意识到其中的差距,从而更加确定我们之间的差距。
因为有所保留所以不在 A 班。
因为我连他实力的一点边都够不着。
那么,怎样才能接近他呢?
我从出生到现在,无论何时都不知道什么是认真,总是在一定程度上就有所保留的性格。有所保留还只是在他脚下。那么如果我能认真起来的话,我能追赶上他多少呢?
探索知识。
在这样的思考中,为了接近比企谷八幡这个存在,我利用了和他的接触点。以提供情报进行探索的间谍身份签订契约,同时获得了不被怀疑的朋友立场。
在那里我了解到他的思考、理念、行动原理。每一个看起来都很平凡,但实际上都很异常。
思考是仅凭要素就能得出结果的敏锐程度。被说成是问题后,马上就能根据之前的倾向等在没有问题文本的情况下回答,一般人根本无法理解。这是通过什么训练才能达到的程度呢?
理念是虽然追求休息,但对人的痛苦又无法视而不见,如此深情。如果不应该接触,就自已不参与,通过周围的人悄悄缓解那份痛苦。他本人说只是不擅长视而不见,但他做到这种程度本来也不是应该的。因为,本来就是毫无关系的事情。
行动原理据他说是自我满足。他说人的痛苦看着不舒服,所以即使麻烦也想做点什么。这是显而易见的谎言。他只是单纯地看不下去,所以即使自已受伤也会想办法解决。如果自已受伤的方法能让别人不受伤,他肯定会立刻选择。
越了解就越不明白。
然后,是什么让他变成这样的呢?
在想要进一步理解他的过程中,我意识到。
理解,就是自已踏入深渊。
而深渊,就是让人陷入其中却连自已迷失了都不知道。
就这样沉迷其中,继续着契约关系直到今天。能听到他的想法,这又是机会突然降临。
只是没想到会被这样刺痛内心。
……减肥啊。
“容易搭话的阳光型人物。而且,除了有很高的配合周围人的协调性,对问题的思考能力高,还有运动能力和对周围的影响力,所以综合能力在年级里也算是比较靠前的吧。”
嗯嗯。我自已虽然觉得没有特别突出的能力,但确实如比企谷同学所说,在综合能力方面,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和运动能力都比较平衡吧。在这所学校里,有突出才能的人会成为考试攻略的关键。特别是须藤同学就是这类人,相反学习却一塌糊涂。
……但是,比企谷同学为什么会对能力比较平衡的人评价这么高呢?
“从能力方面来说,这评价相当高啊。”
“实际上和比企谷的接触主要也是考试的商量之类的,这样有意识也不奇怪。”
“桥本也很消息灵通啊。”
“我比不上你……”
神崎同学和桥本同学真想让他们失忆一次啊。之后让神室同学以道歉失言的名义让他们失忆吧。
“有想做的事情吗?”
绫小路同学无视了三人的声音继续提问。实际上深入探究也不会有好心情,所以无视也没关系。
“下次帮我搭建阳台园艺吧。”
……这是最没有梦想的想做的事情吧。真的一点梦想都没有啊。会因为什么麻烦引发事件呢。如果被说头发上有虫子肯定会晕倒吧,而且现在是冬天,如果因为热而穿得单薄肯定会生病。
嗯,这个不行啊。没法接近啊。
“哦。我也来帮忙。”
又多了个碍事的人。
“太好了。我计划种罗勒、紫苏和青椒,正想要一个人帮忙呢。”
“这家伙,到底在想什么啊?”
真的是。
“呐,堀北同学。你觉得要怎么做才能让比企谷同学注意到我呢?”
“这是这里所有人都想知道的问题吧。”
也是啊。但是其他人都提到了喜欢之类的话题,而关于我……嘛,毕竟工作上的交往占了大部分,不被这样认为也没办法……但是不被提到还是会单纯地感到失落啊。
“如果一定要说的话,成为他的日常吧。如果有和他一起做的日常事情,应该会自然地被他注意到。”
“你是带着这种不纯的动机进行升学咨询的吗?”
“……我是后天对他产生好感的,现在的升学咨询不是故意这么做的。”
运气好啊。
就像比企谷同学说的,印象操作并不难。但是只有一个条件,如果不满足这个条件,难度就会急剧上升。
那个条件就是被对象认识并且没有被意识到。
他所说的认识,就是那种见过面、认识但还不至于不能说话的程度,算是熟人。据他说就像朋友的朋友。
而意识,就是知道对方的底细。指的是可以说话的同学或者朋友。
也就是说,对比企谷同学进行印象操作,对于已经被认识并且被意识到的我来说,难度似乎急剧上升了。
“……该怎么办才好呢。”
虽然每个人结束的时候都有一种豁然开朗或者满足的感觉,但我却被阴云笼罩,只能一个人寻找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