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宁嫔养公主

莞妃思忖了一瞬,自己与槿汐自然是没什么不能说的。

二人同生死,共患难。

自然早己不是单纯的主仆关系,说是己经算作家人也不为过......

何况,崔槿汐还为了自己能顺利回宫,委身于苏培盛......

“其实与你说说也无妨。

我总以为,我对皇上己经死了心。

可是,方才听到小允子说起,皇上对皇贵妃娘娘的事,那般上心。

那时候,我才知道,心中竟还对皇上抱有期待。

以为,他是为了护着自己。

后来,小允子说完。

我才恍然......

是啊......

若不是皇贵妃娘娘与宛月公主。

皇上又怎么会处置的这么及时?

又处罚的这么快?“

甄嬛说心中苦涩,在喉间翻涌......

她以为在凌云峰啃食冷硬窝头的日子,在甘露寺受尽屈辱的岁月,早己将她的心熬成铁石。

一句‘莞莞类卿’早己经将少女的爱慕,彻底断绝......

还有凌云峰的寒夜后,对皇帝的情分,早该随着那年的杏花雨消散殆尽......

可感情这东西,原是淬了毒的蛊,即便剜去血肉、剔净骨血,仍会在暗处蛰伏,伺机而动......

就像深扎进心底的刺,即便表面愈合,轻轻一碰,仍是鲜血淋漓......

夜风卷起廊下的珠帘,玎玲声响如泣如诉。

甄嬛感觉到榻上有东西咯地自己生疼,伸手探去,原来是一枚玉佩。

这玉佩,是自己与皇帝情浓之时所赠......

崔槿汐惊讶:”这......怎么会在这儿?“

甄嬛心知,定是皇帝亲手放的。

羊脂玉温润如初,却灼得她几乎落泪......

想起了起初入宫时,皇上也曾这样带着新奇的物件与无尽的宠爱,

将江南进贡的云锦、东海寻来的夜明珠......

悉数捧到自己面前儿。

那时的情意,当真比春日暖阳,还要炽热三分......

甄嬛突然觉得玉佩,硌得自己心口发紧.......

崔槿汐看着甄嬛眼角泛红,眼底翻涌的微微妒意比汤药更苦涩。

“槿汐,你说皇贵妃娘娘,是不是比我幸运?

得到了皇上的一丝真心?“

甄嬛心中轻叹,原来再冷硬的心,也抵不过往昔情分的余温。

即便千疮百孔,仍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因那人的举动,带来涟漪......

崔槿汐轻声道:“奴婢不知,皇贵妃娘娘与皇上之事。

但娘娘与皇上,到底是有过情谊的。

娘娘一时初回宫中,皇上对娘娘百般呵护。

端看着永寿宫的一事一物便知......“

崔槿汐看着甄嬛手中的环佩,“皇上对娘娘,自然是用了心的。

奴婢相信,哪怕没有旧日的纯元皇后,娘娘自己也能如愿以偿.......

只是......斯人己逝。

咱们皇上是念旧之人,也是无情之人。

娘娘一时伤怀不要紧。

可不要,忘了娘娘回宫的目的.......“

甄嬛敛了眉眼,看着外头暮色如墨浸透宫墙,雨声淅淅沥沥就如过往的点点滴滴......

“是。

槿汐,还好有你在本宫身边。

你总是能懂我的心思......“

将手中玉佩递给了崔槿汐.......

“收起来吧。

’斯人己逝‘......

刚入宫的甄嬛,己经死了......“

崔槿汐将玉佩收好,为甄嬛盖好被子:“娘娘心如明镜。

您刚回来,自然难免会回忆起许多过往.......

但这宫中艰险,不比咱们在凌云峰上。

凌云峰的狸猫在明处,可这宫里的.......“

甄嬛闭眸:“你放心。

该做什么,本宫都明白。

宫里也再没有如他那样的人儿,为我守夜,驱赶狸猫儿.......

凡事,都要靠咱们自己。

必须,步步小心。

撵轿一事,既然皇上己经处置了。

我也不想再追究。

你替我多谢皇贵妃娘娘,等娘娘与公主好些,我必登门亲自拜见。“

“欸......那奴婢告退了.......”

崔槿汐说着将床幔轻轻放下,退了出去......

这也是她欣赏甄嬛的地方。

虽然,会因情伤神,却不会因情误事。

她可能会一时想起,与皇帝恩爱过往。

但却不会原谅皇帝的伤害.......

她怀念的,不过是那段时光。

守着珍惜她的人,如今,也只有果郡王。

若没有这些事儿,二人日日诗情画意,描眉弹琴,倒也是一对眷侣.......

可惜,甄嬛并非池中之物。

从她的容貌,心中所愿,都注定了她此生的不凡.......

养心殿里,皇贵妃与宛月公主正陪着皇帝说笑。

皇帝见宛月公主依旧天真活泼,心中也稍稍安宁。

“这丫头,到底有福气。

竟是如无事一般。哈哈.......

这几日,朕安排了夜宴。

一来,为给你与宛月压压惊。

二来,也算庆贺莞妃回宫。“

皇贵妃年世兰笑不达心,轻抚着皇帝的胳膊:“皇上未免太娇惯臣妾与宛月了。

哪里就有那么严重了?

说来,也是多亏了西阿哥。

不然,臣妾可真真是要受惊了~

只是,可惜了皇上赐臣妾的东珠首饰。

臣妾也是见宫中喜事,莞妃妹妹有孕回宫。

才舍得拿出来,戴上几日。

不想......

还要请皇上不要怪罪臣妾......“

皇帝看着宛月公主玩得开怀,目光也未离开过女儿。

听年世兰如此说,才看向她安抚道:“东西哪里有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