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经过赵兴和众工匠集思公益,多次试验后,终于锻造出了精钢。
虽然他们脸上有些疲惫,眼中有着道道血丝,但他们都相当的激动。因为他们锻造出来的精钢,无论是强度还是韧度,都要比现在的铁好上无数倍。
而这一切给他们带来的,就是他们的县尊大人——赵兴。本以为县令大人不懂得冶炼铁矿,县令大人比他们还精通。当他们因为冶炼出铁器而沾沾自喜的时候,县令大人却是提出要打造更坚硬,柔韧性更强的铁器——精钢,没想到在经过无数次锤炼之后,他们真的锻造出来了。
很多人都是激动无比,喜极而泣。他们今天的所为,正如县尊大人所说,足以载入史册。以后能和自家的孩子,孙子们吹上一辈子。
到现在为止,所有人对县尊决定不再抱怀疑的态度。只要是县尊大人想做的,他们就会不折不扣的去完成,直到锻造出县尊大人满意为止。
花费了这么长时间,终于锻造出了精钢。看着炼器作坊里那些工匠疲惫的神情,赵兴给他们放了一天的假,还送给他们粮食和肉食,让他们回去好好休息。
赵兴也是累得不轻,几个夜晚的不眠不休,他可是下了血本的。好在最后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揉了揉有些发晕的脑袋,他也决定先回去休息一下。
有了精钢,赵兴最想打造的就是自已的武器,相比于短兵器而言,他感觉长兵器更适合自已。他获得了霸王之力,按理说用枪更好一些,但是他更偏爱用戟。
除了长兵器之外,还要有短兵器防身,那就打造一柄剑好了。攻击的武器有了,防御的武器也不能少,历史上比较出名的盔甲也不少,赵兴决定打造的就是明光铠。
明光铠是中国古代极具代表性的一款铠甲,盛行于南北朝至唐代,在冷兵器时代的战场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结构与外观来看,明光铠有着鲜明特征。它最为突出的标志是在胸前和背后设有两块大型的金属圆护,名为“护心镜”。这些圆护打磨得极为光滑,在阳光的照射下会反射出耀眼光芒,“明光铠”也因此得名。
除了醒目的圆护,其甲身通常由鱼鳞状或龟甲状的小甲片编缀而成,甲片细密且相互重叠,既能保证铠甲的整体强度,又具备一定的柔韧性,使穿着者能够较为灵活地行动。
此外,明光铠还有披膊(保护肩部和上臂)、盆领(保护颈部)、膝裙(保护腿部)等结构,全方位地覆盖并保护身体的关键部位。
在制作工艺上,明光铠极为考究。护心镜需选用优质的金属材料,经过多道复杂工序精心锻造和打磨,确保其表面平整光滑、质地坚硬,能够有效抵御敌方兵器的攻击。甲身的小甲片同样要经过严格筛选和加工,形状规整、大小均匀,编缀甲片的线绳或皮条也需具备足够的韧性和强度,以保证铠甲整体的牢固性。
从功能用途方面,明光铠主要应用于军事作战领域。在冷兵器交锋的战场上,它为将士们提供了可靠的防护。其坚硬的材质和严密的结构能大大降低刀砍、枪刺等攻击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有效保护穿着者的生命安全,提高在战斗中的生存几率。
而且,明光铠在视觉上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感,当身着明光铠的军队整齐列阵时,阳光下耀眼的铠甲能极大地提升已方士气,同时对敌方产生强大的威慑力。
赵兴认为现在没有什么铠甲比明光铠更适合自已的赵家军了。只是想要大批量装备那可是要花不少时间,好在现在有了精钢,有了铁矿,实现全军装备不是梦。
想到就做,赵兴是一个行动派的人。得益于前世是一个军事迷,对古代的战争和器械都有一定的研究。虽然不深,但足够够用了。他的记忆经过上一次强化,能记住的东西也不少,况且还很清晰。
赵兴一阵写写画画,终于画出了自已想要的武器。那是一杆长戟,中间有个长尖,用作破甲、冲刺、挑杀;两边附有月牙,宛如一对龙角,用作劈砍,勾拉,卸兵;戟身粗壮,上面有盘龙型防滑花纹,满满的力量感;底部也是一个枪头,里面还会设置一个机关,有铁链相连,关键时候,那个枪头会弹射出来,给敌人致命一击。
长剑就较为普通,赵兴不想搞那种花里胡哨的东西,实用性强才是最好的。
自已的武器有了,那底下将士的兵器也不能少。典韦好像是使用短戟的,还有一手飞戟之术,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反正到现在为止,赵兴是没有见过典韦的飞戟绝技。
他自已也不想想,自典韦遇上他之后,哪来的戟?三次的剿匪生涯,都是一把大刀从东头砍到西头,从北边砍到南边的。再说那些贼匪,实力都不是很强大,能够让典韦使出全力吗?绝技,一般都是要生死关头或者非常紧急的时候才会用,平时的热身运动,用得着使出看家本领?
高顺的好像是使用长枪和大刀的吧。在古代,好像使用这两种兵器的较多,关键是它实用性强。那就多打造一些长枪和大刀,喜欢什么,他们自已选。
长枪方面,就是一个枪头和枪身,制作不是太复杂,有钢铁就好。枪头一定要好,要硬,要锋利,他是将士们破甲获胜的关键。
大刀方面,赵兴想了想,还是决定仿制唐刀。冷兵器时代,唐刀在历史上占据了一定的地位,日本的刀都是由唐刀仿制变化而来的,可见唐刀确实强横。
唐刀,起源于唐朝,并非指某一种特定刀具,而是唐代四种军刀制式的统称,即仪刀、障刀、横刀和陌刀 。唐刀几乎见证了整个大唐盛世的辉煌,在冷兵器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仪刀是帝王仪仗的用刀,装饰华丽,彰显皇家威严。它继承汉魏时期环首刀的造型,刀身细长,刃口锋利,一般都有龙凤等精美的雕刻,体现了大唐卓越的工艺水准与昌盛国势。
障刀的用途说法不一。一种说法认为它是短刀,用于近身搏斗与防御,在狭窄空间里发挥巨大的作用;另一种说法觉得它是障身刀,可作盾牌般防护。不过,不论是哪一种,都有可取之处。
横刀可以说是唐朝士兵的标配佩刀,是近战肉搏的利器。其刀身笔直,刀刃坚硬锋利,刀柄粗细适中,便于握持,在战场上实用性极高。唐军中的普通士兵皆配备横刀,在战斗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唐刀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
陌刀则是威力巨大的长柄两刃长刀,堪称“刀中王者”。《唐六典》中记载:“陌刀,长刀也,步兵所持,盖古之断马剑。”意思就是说,陌刀是一种长刀,步兵拿着它,专门砍马腿,破骑兵的。
陌刀长度可观,通常刀刃长1米左右,再加上刀柄,全长可达2米至3米 。陌刀极为锋利,重量较大,主要由步兵使用,在战场上对付骑兵效果显著。作战时,陌刀队往往列阵前行,如墙推进,一旦与敌军接触,刀起处人马俱碎,令敌人胆寒。
此外,唐刀的制作工艺极为复杂精细,采用先进的包钢、夹钢技术。就拿包钢为例,是将坚硬的高碳钢包裹在韧性好的低碳钢中间,经多次折叠锻打,使两种钢材融合紧密。如此一来,唐刀刀刃坚硬锋利,能轻松切割,刀身又坚韧不易折断,具备卓越的实战性能。
所以,要打造大刀,唐刀就是不二之选。赵兴也决定锻造横刀和陌刀,这两大杀器,将会是他赵家军纵横战场,无往不利的利器,将会是使敌人闻风丧胆的代名词。
“呼……”
“幸好之前自已浏览的一些花边新闻,那些个博主说得头头是道,没想到有一天真的能够派上用场。”赵兴放下手中的图纸,长出一口气说道。
之后,赵兴又开始指导匠人们锻造,包括包钢的技术研究,这一忙,又是从白天到黑夜,从黑夜到白天。好在大家都习以为常,也愿意多做尝试,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掌握了锻造之法。
长兵器需要花费的时间多,赵兴让他们先打造短兵器,最起码,要把他们这一群领导班子的兵器弄出来才行。所以优先安排打造长剑,供给他,郭嘉和鲁肃使用。大刀就统一用横刀,唐横刀在这个世界上就足够。后面在打造陌刀,陌刀相对来说比较笨重,对士兵的身体素质要求也高。现在能装备的条件有限,用处不是特别明显。
叮叮当当……
锻造工坊里传来金属碰撞的声音,红刀子进,白刀子出,看着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复杂工艺有序的进行着,赵兴长松了一口气。看来这里是不需要自已了,他走出锻造工坊,深呼吸一口新鲜空气,那灼热的感觉消失,决定四处去看看。
算起来,也有一点时间没看见鲁肃了,也不知道春耕是否顺利,他决定过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