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千古绝唱震全场,白发老奴才一飞冲天

现在,魏忠贤看这小老头,是越看越顺眼。

玛德,写个诗至于吗?

居然写了十张纸。

也只有你会这样干,难道……这是文章,而不是诗?

或是…故意气那帮老家伙的???

不过,这都不重要……

九层高台,五爪金龙的龙椅上,女帝一身龙袍,气息如山似岳,此时,她是一脸好奇……

当她看到第一张纸的时候,瞬间,眼前一亮,不由赞道“好字……!!!”

仔细一看内容,顿时大惊失色……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这第一张纸上就西句,每一句就让人浮想联翩,各种场景跃然于纸,开头就是王炸,牛!

看来,这老头,才是今天最大的黑马,有意思。

这比试看来己经赢者了,她又看了一眼高丽使团,他们依然在抠脑壳,而不是在动笔!

她只想笑……

她又看向第二张纸……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好,太好了,这才叫诗。此时,稳重如她这样的人,也有点控制不住激动的心情,第三页会是什么,会不会让人失望?

她迫不及待的看向第三张纸,一样的字体,潇洒而漂亮,沉稳而老练,行云流水间尽显大气磅礴……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女帝不由感叹,每个字都没有多余,每一句都是那样恰到好处而精美。

每一句都是那样,饱含深情和意境。

句句都是千古佳句,真是可遇而不可求。

这样发展下去,一首千古佳作那是必然,不知道后面的会不会一如既往,这让她反而有点担心……

“人生代代无穷己,

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好,女帝看诗的速度加快了,她也想看看后面会怎么样?这诗真是太好了,自己必须要收藏。

第五张纸……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这势头没有减弱,反而越来越猛,意境情感更深,更加具体,不由让她心潮澎湃!

第六张纸……

“可怜楼上月裴回,

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

女帝的气息有点乱,这老头的文采远远超出她的预料,这还是一个奴才应该有的能力吗?

即使是大夏当代大儒,也不及其十分之一。

想到此,她不由抬头扫了一眼在场的大儒们,天天在她面前之乎者也,说长道短,现在,连个屁都放不出。

“哼”

她目光不由一冷,吃得好,玩得嗨,还有高待遇,居然还不如一个奴才,关键时刻连屁都放不出一个,一群自以为是的庸才……

现在,她没时间来想这些生气的事,还是这个小老头,不断带给她惊喜。

下面所有的目光就盯着他们的老大,没有想到被女帝看了一眼,他们却从女帝眼神里看出了许多不寻常的信息。

尤其是自以为是的文官们,他们都不自觉的低下了高贵的头颅。

这是他们的耻辱,也是对他们的侮辱。

他们宁愿那个老头,一个字也写不出来,宁愿大夏输掉,也不愿受此侮辱。

现在,相比之下,就显得他们连奴才都不如。

所以,此恨难消,他们记在心里……

第八张……

“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这一张纸上的内容,也没有让女帝失望,每句都是经典,真是让人欲罢不能,爱不释手。

用一句话来概括这老头,这才是真正的大才,国之栋梁。

第九张纸……

“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第十张纸,此时的女帝有点不想拿起来看了,她怕拿起来以后,就没有下一句了,让她有点怅然若失。

但是,她知道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月有阴晴圆缺,天下无不散的宴席,再好的文章诗词,也有结束的时候。

这诗…己经是够长了。

长得出乎意料。

她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长的诗。

诗长,不是特点。

更不是重点。

重点是一句不多,句句经典,这就不是任何人,想做就能做出来的了……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我去……”

女帝不由得暴吐一口粗话,当然是在心里,她可没有那么随意喜颜于色,依然在那里稳如泰山。

这是诗,写这么长的诗?

而且,几乎句句都是佳句,里面更有许多可以流传千古的名言名句。

她也不由得面露微笑,眼中异彩连连!随即一挥手,轻声道:“张大人,将此诗念给大家听听,让他们知道,什么才是诗?什么样的诗才是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