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三首诗出,震惊四座

想到这一个地方之后,他恨得咬牙切齿,随后看着李临渊说道。

“天下文学殊途同归,虽然李先生的话本写得不错,但是这诗文可能就不尽如人意了,说不定连一个三岁孩子都不如,但是既然为读书人,若是连这点东西都不敢做的话,那实在是太过于丢人,也真不知道某些人是怎么有胆子来参加这样的诗会的!”

此话一出,顿时所有人都哈哈大笑,看着此时的李临渊也是充满了蔑视。

冯信看到李临渊没有反驳,以为自己说中了他的痛点。

因此越说越激动。

只见这时李临渊站了起来,看着面前的这人笑而不语。

只见他走了出来看着面前的怀庆公主说道。

“本来我确实不喜欢作诗,毕竟在我看来作诗不过是小道尔,会和不会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但是既然如此,那么我也便是一次吧!”

众人听到这话之后,心中非常震惊,眼神当中透露出愤怒,很显然李临渊说诗词歌赋不过是小道。

很显然是看不起他们这些人的诗词。

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这李临渊竟然如此大胆,好像之前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李临渊会写什么诗。

怀庆公主听到此话,顿时眼神一亮。

“想不到李大人竟然会写诗,若是今日能够得到李大人的佳作,也无愧于这一次的诗会了!”

只见这时李临渊走了,出来看着众人说道。

此时他从桌子上拿起一瓶酒,一饮而尽,看着众人笑着说道。

“千凿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众人听完这一首诗顿时愣了,这一首诗看起来简简单单,却是写出了一个人的傲骨,虽然看着简单缺失,还有着极高的意义,竟众人听到这话之后都是非常的佩服。

太子朱标也是眼前一亮,没想到这李临渊竟然还有如此的诗才。

怀庆公主的眼睛越来越亮了,他发现李临渊几乎各个方面的事情都会,如今竟然连写诗这样的事情都会他很好奇,这李临渊究竟还会多少的东西?尤其是这种神秘之人最是让人着迷。

此时的冯信听到这首诗满脸的不可思议,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李临渊真的会写诗,而且这一首诗的意境确实非常的不错。

听到这话之后,他顿时脸色非常地难看,但是他还是强硬地说道。

“这首诗规规矩矩倒也还算得上是可以并不是什么佳作,不过我觉得这一首诗并代表不了什么,如果李大人还能够做出其他的一些诗的话,那么我这一辈子再也不写诗了!”

众人听到这话之后立刻明白了冯信心里面是什么意思。

无非是觉得李临渊所写的诗应该是找别人提前写好,故意让他念出来的。

毕竟这么短的时间之内,李临渊又怎么可能写出这样的一首诗。

想到这一个地方之后,他们冷冷地一笑,如果是真的是这样的话,李临渊这一次的名声可是丢大了。

李临渊听到他的话之后又笑了笑说道。

“既然如此,那么我乐意奉陪,只是可惜这位冯公子,虽然诗写得不怎么样,但是也算是有一点才气,今后可是看不见冯公子写的诗了!”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这一首诗念完之后,顿时所有人都愣了。

如果说一首诗是巧合的话,那么这两首诗恐怕不再是巧合了吧,就算是找别人去写也绝对不可能,以一人之力写出这两句绝美的佳句。

此时一些怀疑李临渊的人这个时候也不再说话了,他们心里非常地清楚,恐怕这时李临渊确实是有真才实学,若是再继续怀疑下去的话,恐怕他们只不过是自惹烦恼罢了。

而解缙听到这些诗句则是眼前一亮,之前他只是觉得自己的师傅在其他的方面懂的东西特别多,没想到在诗词歌赋方面竟然还有着如此高深的造诣。

此时在他心中顿时已经有了一个想法,一定是自家的师傅在诗词歌赋方面已经达到了一个极高的水平了,所以才会去研究其他的方面,想到这一个地方,他对自家师傅可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即便是在一旁的朱雄英也是满脸的激动。

太子朱标满意的点了点头。

“不愧是梦笔先生,没想到除了写书和话本之外,在其他的方面竟然还有着如此出色的能力,这两首诗历经新颖,确实是非常的难得,尤其是最后一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相信纵然是父皇听到这话之后,也是非常地高兴!”

众人听完之后,心中都是非常的羡慕太子,朱标能够说出来这样的一番话,很显然对于这一首诗非常看重。

如今大明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这首诗正是说出了朱元璋和太子朱标两个人的心情,也难怪会给出这么高的评价。

冯信听到这一首诗,心中突然间一凉。

如果说第一首的话他不相信,那么这已经是第二首了,便由不得他不信。

此时他像是疯了一般在那里急忙地摇头,大声地喊道。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你怎么可能会写出这样的诗,我看一定是别人帮你写的,一定是你作弊的,除非是你还能再写出这样的诗,否则的话我绝对不会承认的!”

众人听到这话不由得叹了一口气,就算是他们有什么样的想法,但是绝对不会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出来的,而此人却当着这么多的人的面说出来,恐怕这人是完蛋了。

太子朱标的脸色也是非常的难看,看着面前的缝隙面色不悦。

这家伙一直以来要么是想吸引自己的注意力,要么就是想打压李临渊,看样子就想利用这一个机会来提高自身的名声,这样的人绝对不能够留到朝堂之上,否则的话一旦出现在朝堂之上,竟然会惹到极大的纷争。

冯信并不知道自己的话给自己带来的影响,还以为自己是发现了什么真相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