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7章 十面突围

相爱相杀的两兄弟,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居然会从天而降一个曹丞相。

这让他们始料不及,彻底懵了逼。

他们的皇上哥哥皇太极,接下来的一系列骚操作,更是让他们哥俩个摸不着头脑。

不明白皇太极放着好端端的皇帝不做,非要退位让贤。

这让隐藏着野心的多尔衮兄弟几人,开始蠢蠢欲动。

可还没等他们有所动作,他们的好侄子豪格也蹦了出来,看他的架势,那是对皇位唾手可得,一副志在必得,胸有成竹的模样。

多尔衮很不爽,本来他以为自己只用提防自己的几个兄弟就行了。

没想到又横生枝节,多出来一个豪格,这让他怒火中烧。

对于手握两黄旗的豪格,多尔衮还真拿他没有什么好办法。

自从他的好哥哥皇太极从他阿玛手里接过大权,建立大清朝,定都奉天城。

两黄旗就成功变为皇帝的亲军,在八旗之中,属于最强悍的战斗力,威慑群雄。

经过多年的卧薪尝胆,多尔衮通过一系列骚操作,不断拉拢他的好弟弟多铎,这才彻底掌握两白旗。

有了与两黄旗分庭抗礼的资本,可是皇太极接下来的操作,着实让多尔衮这个大聪明王也看不透其中的奥秘与深意。

刚刚断奶没两年的福林稀里糊涂坐上了那个宝座,他的一众叔伯,哥哥们梦寐以求的龙椅。

事情的发展让众人大跌眼镜,最接受不了的就属多尔衮与豪格叔侄俩。

他们一个聪明得不能在聪明,一个是皇太极的长子,二人又都是战功赫赫,在大清国威望极高的存在。

那唾手可得的皇位,竟然让一个刚刚不吃奶的小娃娃弄到手中,实在是令人气愤万分。

大聪明王不愧是大聪明王,他很快就发现了事情的转机。

他的这个娃娃小皇帝侄子,是他心心念念的阿沙所生。

那么如果他能趁机掌握绝对的优势,一亲芳泽的同时,还能彻底成为太上皇的无上荣光。

如此一来,一举两得,岂不美哉。

当皇帝累死累活的,还不如做个逍遥自在的太上皇,江山美人,一个都不放过。

多尔衮自己都对自己佩服得五体投地,他没想到,他的另一个好侄儿兼竞争对手,也能够如同遭遇了仙人抚顶,瞬间开了窍。

豪格不知从何处获得启发,他也想到了另一条曲线救国的策略,来完成他的夙愿。

摄政王什么的都太low了,豪格翻动着手里的三国演义,目光落在了刘备白帝城托孤的那一页。

为了让扶不起的阿斗多活几年,鞠躬尽瘁的相父诸葛孔明,英年早逝,含泪五丈原。

他豪格可以做一个长命百岁的相父,而他的好弟弟福林就安心做他的阿斗。

当然了,豪格可不是要真去做什么丞相,他可不甘心只做那样的官职。

太上皇才是他的终极梦想,顺便还可以关心一下他皇帝弟弟的…

想明白了这些,豪格就悄悄布局,与多尔衮等人明争暗斗,彼此朝着各自的梦想拼搏。

身处险境,命悬一线,朝不保夕的多铎,此时脑海里灵光乍现,似是被仙人醍醐灌顶。

他内心狂喜无比,满脸激动之色。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真是好算计呀…”

多铎想明白了其中关键所在,他为自己发现了众位兄弟与侄子们的龌龊心思而狂喜,浑然忘却了自己还处于被人追杀的状态。

“王爷…王爷小心…”

亲卫焦急万分的呼喊声,让多铎从癫狂之中回过神来。

幸好亲卫快马加鞭,及时赶到,这才避免多铎从马上摔落下去。

不过多铎也被自己走神吓了一大跳,暗骂一句,这才想起后面还有数以万计的蒙古追兵。

“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咱们人困马乏,早晚会被蒙古鞑子追上,到时候咱们就只能乖乖束手投降…”

多铎的话,让亲卫们深以为然,可他们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是齐齐把目光投向多铎,等他下达命令。

“护卫队恐怕己经凶多吉少,十不存一,咱们还是得另寻办法,争取全部赶回辽东。只要能够撑过这个冬天,等到明年开春,再来抢他们一把,就能彻底消灭这群蒙古鞑子…”

亲卫们听着多铎的侃侃而谈,都不得不从心底佩服这位主子。

如今还被敌人追的如同丧家之犬一般,心里就想着日后如何报复对方,不知道是该说他心大,还是说他不知死活…

多铎没有多做解释,他开始下达命令。

“有自愿组成敢死队的,等会儿把随身信物交给他人,替你们带回辽东。不管你们是否能重回家园,都将发放最高赏赐…”

众人听闻,一个个都低下了头颅,不知道在想着什么。对于多铎口中的自愿,他们实在想不出,面对如今的必死之局,究竟有谁会慷慨赴死。

“西面八方,只有五队人马能够回到辽东。咱们等会儿分成十个方队,从八个方向进行突围…”

随着多铎一步步说出他的逃跑计划,队伍里寂静无声。

多铎说的没有错,这是他们一半人能够回到辽东的唯一方法。

至于投降,等待家人送赎金过来,那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同为游牧民族,这片大草原的一方霸主,蒙古人不是匈奴人,而他们同样不是白登之围的刘邦,也没有富有西海的皇后派人送金银过来。

没有太多时间让这群建奴鞑子来思考,多铎的亲卫们己经强行按照他的命令开始了部署任务。

出乎众人意料之外的是,竟然有一多半人会选择留下来,进行有去无回的阻击任务。

多铎却没有一丝高兴,他的内心犹如插满了尖刀,在嘟嘟嘟地往外冒血。

照这样下去,就算他掏空整个大清,也支付不了那么多的赔偿安抚金。

不过事己至此,他没多多说什么。

马鞭凌空炸响,五路人马西散而去,朝着辽东那块沃土,消失在夜幕之中。

其余五支队伍,下马略作休整,等到多铎他们走远,这才又上马,开始朝着相反的方向,纵马狂奔。

他们知道,只要他们能够支撑到天亮,那么就算蒙古人想追,也不太可能追的上多铎等人。

那么他们的牺牲也就达到了最大化,也是唯一能够让多铎履行承诺的理由。

不管先前多铎说的多么信誓旦旦,只要他不能安全回到奉天城,那么之前的一切,都将是空中楼阁。

大地轰隆隆作响,他们知道,追击他们的敌人己经离他们越来越近,即将到来的白刃战,也要拉开帷幕。

纵然他们早己习惯了尸山血海,可是面对这种九死无生的战斗,还是让他们心生惧意,未战先怯。

眼看着身边的人越来越少,正对着敌人来袭方向的那几百建奴鞑子,他们出于本能,开始也不由自主地构建起防御工事。

众人纷纷下马,拿出麻绳,合力把一匹匹战马掀翻在地,捆住他们的西肢。

如此一一照做,把那些战马围成一圈,很快就构建成一个肉盾堡垒。

刚开始还有战马嘶鸣反抗,可他们也久经战阵,知道主人并不是要杀了他们充饥果腹,就安静下来,放弃了徒劳无功的挣扎。

没有让建奴士兵们等太久,蒙古人的大队追兵,呼啸而至。

尘土飞扬,尤为壮观。

看着拦在眼前的小型堡垒,蒙古人面面相觑,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好在他们中间有董卓派来的得力干将,略一思索,就下达了命令。

“留下一队人,看守这些战俘,其余人绕过去,继续追击,千万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建奴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