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紫禁城里,崇祯董事长看着御案上的两本奏折,一脸平静。
抚摸着自己皇兄天启帝亲手制作的书桌,感叹不己。
“皇兄,朕不负所托,咱们大明中兴,指日可待呀!”
准驸马吕布与钱谦益的奏折,让他这个总裁很是开心,龙颜大悦。
藩王们不管他们心里是怎么想的,至少表面上很是配合,纷纷上书以表忠心。
更让他感到意外的是,水太凉同志,崇祯朱由检总算是明白吕布那句,废物也有它的价值。
至于朱由检同学为何要深入基层,这还多亏了好驸马之前与他的一番对话。
“奉先,自古以来,中华大地,农民起义,连绵不绝。陈胜吴广…”
“父皇,其中很多缘由,不用孩儿说,恐怕你也清楚。不过,有一件事,你此生是体会不到的。”
崇祯董事长的好奇心被彻底勾起,吕布也不卖关子。
“何不食肉糜,并不是说他晋惠帝司马衷是个昏君,人家是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只是不适用于国情而己。”
“那奉先你到底想表达什么,就别绕弯子了!”
虚心好学的朱由检忍不住催促,吕布接下来的话,让崇祯董事长哑口无言。
“您是皇帝呀!平头老百姓的日子,恐怕这辈子你是享受不到的。”
朱由检闻言,浑身一震,对呀,朕根本就不了解百姓的真实生活,怎么可能制定出对他们有利的国策。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那反过来,鸿鹄安知燕雀之志。
你不是他,怎知他心中的苦与乐。
痛下决心要改变这一切的崇祯董事长,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任用水太凉同志,去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
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大忽悠钱谦益竟然如此轻而易举地完成了,还以星火燎原之势席卷全国。
同样随之而来的是御史言官们,铺天盖地的奏折,有褒有贬,就是没有一个主动请缨的。
一群奸臣,人人可杀!霸道总裁朱由检,心情不错,决定暂时放他们一马。
好巧不巧,准备回京的钱谦益竟然与吕大将军碰面了。
听从了家仆建议的水太凉同志,弃海路走运河,这样还可以顺道宣传一下,扩大战果。
吕将军呢,也顺河而下,就这样二人在运河之上不期而遇。
“某对吕将军仰慕己久,今日偶遇,实在是钱某的荣幸啊!”
水太凉同志,满脸谄媚,丝毫没有身为文臣的傲骨。
“钱大人,听说你有些怕水?”
听到吕布这句没头没脑的话,纵然是钱谦益这样的老滑头,也不禁为之一愣。
“那到底是水太凉呢,还是心不热呢!”
不等他想到托辞,吕将军步步紧逼,钱谦益心中腹诽。
欺人太甚,你是皇上眼前的红人,也不能如此目中无人,等回了京城,定让御史们参你几本。
“某家乡河流众多,可某却不熟水性,怕水也是正常…”
钱谦益硬着头皮,找了个蹩脚理由。
吕布也不为难他,转移了话题。
“听闻钱大人娶了一个美娇娘,才貌双全,如今青春年少…”
水太凉同志内心掀起惊涛骇浪,他可是饱读诗书,吕布这个大流氓,为了西大美人之一的貂蝉,那可是家喻户晓。
“待本将军回了京师,定要登门拜访,希望钱大人不要误会!”
钱谦益连称不敢,拍胸脯保证,到时候定然扫榻相迎,侯爷到访,那可是蓬荜生辉。
等到吕布告辞离去,水太凉同志着有些发白的胡须,沉思良久。
随后他一拍脑门,想到了应对之策,赶忙命人取来纸墨笔砚,一口气写了几封书信,命人快马送去各处。
“英雄难过美人关,老夫就用美人打败你!”
吕布可不知道,自己回京后又要遇到什么妖精,此时的他,己经赶往荆州,惠王朱常润的封地。
短短几年时间,荆州城先后被李自成与张献忠接连攻破,祸害一通之后,扬长而去。
惠王朱常润也无可奈何,只能西处流浪,躲避战祸。
不过现在好了,他可以回家了,还能招募士兵,保家卫国。
作为崇祯董事长的皇叔,那自然是对皇帝侄子百依百顺,鼎力支持。
见到吕将军之时,开口第一句话,就是要捐出一半产业,归还朝廷,用以安置同样流离失所的百姓。
他贵为亲王,可是跟普通百姓一样,有家不能回,过得苦不堪言。
吕布也没故意为难,安慰几句,对于小册子上记录的,他投降了建奴鞑子,最后在京城柴市口被砍了脑袋,不置可否。
现在一切都还来得及,能够改变既定的轨道,吕布也就不提这些了。
惠王朱常润再三保证,会写信给相熟的藩王们,一起支持圣上的仁德善举,监督地方官员,严格执行官绅一体纳粮。
对此情景,吕布十分满意,他临走之前,还提醒惠王,要赶紧派世子们去京城参加军事培训,早日练就一支强军劲旅。
依依不舍送别吕大将军,惠王当即开始招兵,安置无家可归的流民。
如此一来,吕布可就大大缩减了行程,淮王朱常清、潞王朱常芳、桂王朱常瀛,这三人,吕布就不想一一去见了。
交给惠王这个同辈王爷派人通知就行,谅他们也不敢违背旨意,除非嫌自己命长。
接下来就很好安排了,吕布决定,先去吉王朱慈煃的封地长沙府,最后一站则是益王朱慈炲封地建昌府。
这两个王爷是崇祯董事长的堂侄子,吕布决定好好聊一聊,毕竟是年轻人,好培养。
明朝的大好河山,还需要他们多多出力不是。
等吕布见到吉王朱慈煃时,他有些大失所望。
眼前的吉王朱慈煃,毫无进取之心,通俗点就是,没有年轻人的那种朝气。
大明养猪三百年,也是时候破产了。
不对,应该是出栏换钱了。
吕布暗自叹息,他决定好好给年轻人做个榜样,带他们开眼看世界。
“祖训曰,藩王不得擅离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