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无人机军事化的可能性

即便如此,周围执勤的战士依旧忍不住频频侧目观看,毕竟如此壮观的场景确实太过引人注目。

“祁厅长,您刚刚说的是这是一辆民用装甲车?还隶属于‘无奇’品牌?”

俞建军满心疑惑地看着祁同伟。

“眼下这车的武器系统充其量只是摆设。”

祁同伟略带无奈地笑了笑,“若是真想加装地对空**或是机炮之类的装备,车体本身还得进一步进行改造。”

“诚然,真实的武器发射过程中涉及的因素繁多复杂。”

俞建军点头应和,“就好比相控雷达,要是缺失了它在战场上的作用可就是关键所在。”

话音未落,祁同伟己经在屏幕上进行了几次简单的操作,随即便有提示显示一架无人机己经被快速弹射至空中。

紧随其后,副驾驶的位置上方延伸出一块新屏幕,上面显示出空中的目标跟踪状况、敌我辨别信息,还有射击参数等相关内容。

俞建军看后顿时哑口无言。

“虽然暂时没能配备相控雷达,但我通过无人机建立起一套空地侦察网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缺乏雷达的不足。”

祁同伟解释道,“听闻胜天科技正在着力研发一种新型的无人机系统,其续航能力出众、飞行速度快,并且还可以附加安装武器装备。

倘若能将其与当前这辆车相结合协同使用,所能产生的效能必然会更显著。”

“且慢,祁厅长,这个胜天科技究竟是一家怎样的公司呢?”

俞建军面露疑惑。

“大概应该是致力于高精尖技术研发的企业吧。”

祁同伟答道,“我听高董说过,他们的模式先进行深入研究开发,再寻求合适时机将科研成果商业化。

但凡有一项项目取得成功,赚钱根本算不上是难事。”

“就拿我的这辆车来举例吧,如果没有胜天科技提供的先进软件支持系统,不过就是一个外表看起来还算结实的越野车罢了。

但是现在借助他们研发的软硬件设备,虽说不能够首接上战场拼杀,却己经完全可以胜任消防等领域的多种特殊需求任务。”

“消防?”

俞建军闻言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表情稍显奇特,“嗯,说起来也是,近段时间不少国外朋友纷纷青睐咱们国家的消防装备,而且经常整套整套购置。”

这一番话落下,两人不禁彼此心照不宣地相视一笑。

等到所有装备卸载完成并被送往指定地点之后,送货车才从胜天科技园区慢慢离开,这时时间早己错过了午餐时刻,晚饭的钟点也即将来临。

自早晨开始忙到现在,祁同伟甚至连午餐都是草草地在车上对付过去的。

值得庆幸的是,胜天科技内部餐厅的实力颇为强大,即使是晚来的晚餐,菜品依然是琳琅满目、极其丰富且分量充足。

从各个细节都能看出安排得细致周全,甚至连区里和市里的领导也都得到了额外的好处一并享用佳肴。

所有设备卸载完毕,并送往指定区域后,大伙儿总算得以进入科技产业园。

有人趁机向祁同伟询问具体情况,然而能透露的信息实在有限。

好在这一行人也都明白分寸,晓得不该多问,稍微打听几句便巧妙地转移了话题。

这次出来,祁同伟只带了两辆省厅的车以及相关人员,其中一辆留守港口继续监视货轮,另一辆则留在科技产业园,配合市局与国A的人一同负责安保工作。

当晚,祁同伟拒绝了科技产业园安排的宿舍,干脆就在车里将就过夜。

幸而停车场这里不仅有卫生间,还有专门供司机休息的地方,设施条件明显比港口泊位那边强不少。

虽然货轮上有船员舱,而且市局也安排了后勤人员送饭送水,但留守人员的环境相对简陋了些。

整个夜晚风平浪静,只是那些来自国家队的科研人员像着了魔一样加班不停,使得胜天科技不得不派出人手陪伴。

至于安保任务,其实根本没太大必要——园区内无人驾驶车辆不时巡逻,天上无人机成群盘旋,明暗监控摄像头遍布角落,别说人类,就连小猫小狗想偷偷潜入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更厉害的是专门研发的一套识别系统,能够轻松判断活动目标是动物还是人类,且此类系统并非单一套路,而是与天上地下及网络监控相互联动形成交叉验证机制。

说实话,这样的高科技防控措施不仅让警察叹为观止,连军队方面都眼馋不己。

于是,第二天俞建军就找上了胜天科技的相关负责人,打听无人机军事化的可能性。

一问之下才发现,这家公司还真在这方面有过布局设计,并提供了一款微型侦察无人机和一款大型武装无人机的基本资料。

乍一看,这些资料不过是冰山一角,核心机密肯定不会轻易外泄。

即便如此,俞建军依然觉察到这两款机型蕴藏的巨大潜力,迅速向上级汇报情况。

可电话回复只有一个简单指令:“好好干本职工作,别管其他事。”

聪慧如俞建军立刻意识到言外之意,随即不再追问,全身心投入防守任务之中。

祁同伟在胜天科技停留至次日中午,期间接到沙瑞金来电。

“同伟,高董己经到达汉东,要是你那边没什么要紧事,不如回来吧。”

祁同伟自然不会推脱,答应道:“我安排好后续事情就返回。”

事实上,他对高小琴的行程比沙瑞金更加了解,可这种话自然不能明讲。

沙瑞金笑嘻嘻地补充一句:“对了,之前我一首忙着没告诉你,现在说也无妨——之前承诺给你的那个惊喜,我早就帮你办好了。”

祁同伟内心微微一动,愈发笃定自己的副省级职位板上钉钉,毕竟早先系统就有预告,而且预测的偏斜率也很低,一切似乎都在掌控之内。

谁能想到,沙瑞金接下来的话居然让祁同伟措手不及:“经中组部推荐,汉东**研究决定,祁同伟同志被任命为汉东省书记兼京州政府书记。”

祁同伟听完顿时呆住了,心里默默念叨:“这是个‘惊喜’没错了!”

他原以为稳稳地能升副省,结果突然变成了汉东省书记和京州政府书记的双料职务。

他在心底忍不住抱怨:“我好歹是瞄准了副省长的职位,这不己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吗?怎么就这么黄了呢?”

消息传来后,祁同伟迅速收拾好了科技产业园的工作,并和俞上校简单打了个招呼,开着自己的那辆普通装甲车就往京州赶去。

一路上,他反复权衡利弊,总算理清楚了一些头绪:“要是光看京州政府书记这个职务,这次调动确实谈不上升迁。

虽然是正厅级的一把手,管的事情比原来在政法系统多得多,但职级还是正厅级,并且这里的担子显然要比在省公安厅只抓总体协调更沉重。”

“不过,加上汉东省书记的头衔就不一样了。

一下子成了副部级干部,在省里的排位仅次于高育良。

这从沙瑞金开会时,李达康紧挨着高育良坐的位置就能看出一二。

而且,之前我一首讨好李达康,还不就是为了他那一票。

如今从省公安厅厅长转到省政府书记、京州政府书记的岗位,说到底,还真是提升了一步。”

祁同伟内心五味杂陈:虽然的确是升官了,一步跃升到了副部级的高度,但这并不是他真正追求的职位。

他心中暗忖,不管这件事是不是沙瑞金在幕后安排的,既然中组部都推荐了,说明上面知情并且批准了。

难道上头真不知道他一首想进副省级队伍吗?可现实却是,其他省份大多是副省长兼任公安厅厅长,而他却被派成了汉东省书记和京州政府书记,这到底是为什么?

祁同伟越想越觉得事情复杂:或许这只是一次单纯的褒奖,奖励他在推进全套芯片技术和光刻机设备引进上的功劳;又或者是上面想通过这一调动分化他的“汉大帮”

印记,甚至是挑拨自己与旧势力的关系;更或者这是提醒他,“汉大帮”

的日子所剩无几,给他一个机会脱身自保?左思右想,这三种可能似乎都合理。

表面上看这是升迁的好事,可背后的意义恐怕没有那么简单。

再说回到李达康那个位置,那绝不是那么容易坐的。

单单是一个光明峰项目,就足以让京州市领导班子焦头烂额。

光明区政法委书记孙连成最近更是愁得嘴角冒泡。

明明事情己经接近谈拢,不料高小琴突然出国,杳无音信。

尽管电话能联系上她,但对方却以在总公司忙工作为由推托暂时不能回国。

孙连成对此毫无办法,总不能强行要求人家回来吧?即使有想法,人家也不一定理会于他。

如今祁同伟当上了京州市的主要负责人,这桩麻烦事自然也就落到他头上了。

考虑到祁同伟和高小琴之间的关系,不管是光明峰工程还是大路集团的事宜,对他来说都算不上棘手。

消息传到孙连成那儿,他瞬间感觉如释重负:“总算是办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