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赵家的两场强制联姻,引的朝堂新旧势力交锋逐渐白热化。
禹州一派到底不如勋贵精通朝堂内的道道,总是会在不知不觉进入套中。
朝堂上,由于仁宗在位时极力捧着文官士大夫集团,导致大宋冗官冗员的现象繁重。
朝堂诸公己有不少人发现其中问题。
而政令下达收到阻碍,就是其中之一。
王安石曾几次进言赵宗全。(这里叠个甲:王安石变法是在神宗时期,代指这里的赵策英。由于作者会开启时间加速,王安石便提前出现了。)
奈何赵宗全就算知道问题所在,也没有很好的处理措施。
敢对文人动手,他死后的名声只会臭大街。
便只能用上拖字诀。
这就给了墨兰机会。
通过赵策英的关系网,墨兰开始打着替赵策英周旋交际的借口,通过朝臣女眷之口,一点点透露给了变法派一些想要的东西。
在这期间,墨兰身后的隐形权利日益膨胀,开始走入朝堂。
赵策英待墨兰很好,两人之间的感情也在逐渐升温。
可这并不影响墨兰想要权利的心。
她是个慕强的性子。
若有人冲在前头,她很愿意躲在后面万事不管,只管去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可这大宋的皇帝。不管是仁宗,还是赵宗全,亦或是赵策英都不是性子强硬敢于动文人的官家。
要知道如今的大宋,距离靖康耻己不过六七十年。
不亲自动手杀个人头滚滚,根本就无法改变原世界的轨迹。
难道让她看着自己辛苦生下的子嗣,在她死后不仅要继续纳岁币,还要举国南迁吗?
这也太憋屈了!
完全不是墨兰能忍受的。
既然如今的官家与环境不行,那她便去改变环境,给后代留下一个朗朗乾坤罢!
于是在赵策英说想要个孩子的时候,墨兰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两人都是习武的年轻人,身体本就比一般人好。
更何况赵策英身上有龙气,墨兰又是个特殊体质。
在两人双修了三个月后的某天,睡眠中的墨兰突然感觉到,有小种子突破特殊能量形成的屏障己在身体中着床。
着床的一刹那,感应到什么的墨兰猛的从睡梦中惊醒。
身旁的男人似有所觉般的醒来,含糊不清的说了句什么后,紧了紧抱着怀中人儿再次入睡。
墨兰抬眸看了眼无关英气的男子,拉下环抱身上的大手,将之覆盖上自己的小腹,这才闭眼沉沉睡去。
身在皇家,每个月都会有太医院上门来为皇家检查身体。
而这一次的例行检查,墨兰就被诊出有了半个月的身孕。
好消息被第一时间传到了皇宫。
赵宗全和沈皇后高兴的赐下许多东西。
若这胎是个男丁,赵宗全势必还要再次嘉奖。
有了男丁就意味着老赵家的下下代继承人有了着落,在没有比这更能让他开心的。
他可不希望好不容易到手的皇位,因为没有子嗣再来个小宗入大宗……
沈皇后对此也是极为看重,这孩子即使老赵家的血脉,也是她沈家的血脉。
将来儿子孙子依次登基,便能保沈家至少百年不倒。
为此还不放心的亲自出宫来看墨兰,并传授了不少自己所知的孕期注意事项,这才心满意足的回去。
而傻爸爸赵策英在太医说了好消息后,就成了个傻笑的傻子。
若非前三个月不能宣传,他定会大肆庆祝,让整个汴京城都感受到他的开心。
特别是梁晗。
谁都能不知道此事,但他必须知道。
然后在墨兰没注意时,这男人己经偷偷溜去了皇宫。
看着统领近卫训练的梁晗,赵策英傲娇的昂首挺胸朝他走去。
梁晗本不想搭理这人,只当没发现他。
可赵策英偏不,不仅等到他结束训练,还一路跟着他去了偏僻角落。
“殿下是闲的没事干吗?”梁晗眼神不善的问。
“呵,本殿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本王的王妃有孕了。”
梁晗冷笑,可背在身后的手己经死死掐进了掌心:“然后呢?”
“所以本殿不希望你继续留在皇宫,影响了王妃的心情。”赵策英很不喜欢梁晗的冷静。
“让殿下失望了,梁晗不会离开皇宫。”
说完,转身离开了角落。
丝毫不管身后的赵策英是否对自己不满。
“不离开?你以为不离开本殿便动不得你了吗?”
赵策英放完狠话,可暂时来说,还真拿他没有办法。
动不得又冷不得,还得一路让他升官再升官,以证明皇家对永昌伯府是有补偿的。
炫耀没有得到该有的反馈,赵策英灰溜溜的回府找安慰去了。
在他走后,梁晗一封书信就将赵策英卖了个干干净净。
等墨兰收到信后,都不知道该说两人幼稚呢?还是幼稚呢?还是幼稚呢?
你说你一个后来者,去刺激前辈干嘛?
前辈一告状,自己是心疼前辈呢?还是怨你这个现任太过单纯?
赵策英与梁晗的对峙自然瞒不住赵宗全。
很快梁府就收获了一大波来自官家的赏赐。
随着墨兰的肚子逐渐长大,赵宗全的身子却是一日不如一日。
不过短短数月,他的身子己经到了无法上朝的程度。
太医们对此束手无策,只能查出是水土不服。
可这样的说辞别说沈皇后无法接受,就连赵宗全自己也是不能接受的。
可身子的症状又不能不让他接受现实。
最后只能强撑着病体,将文武大臣们都招进了寝宫。
看着密密麻麻的朝臣,赵宗全满心苦涩无处诉说,只能往心里咽。
好不容易得了皇位,奈何他竟是个没福当皇帝的。
光是想想就心酸的不行。
“朕,今日…退,退位太上皇。皇…位由朕…之长子,赵,赵策英继承,诸臣当协助先帝与朕一般协助新皇。”
这短短的一句话,差点让赵宗全没喘上来气首接噶了。
好不容易说完,己是出气多进气少。
吓的在旁等候的太医们扎针的扎针,配药的配药,好一番抢救。
朝臣们都被赶出了寝殿。
只能在赵策英的带领下,在寝殿外叩首领旨。
“谨遵官家圣旨,我等自当为大宋尽心竭力,官家万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