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魇境

巴图尔看天的本事很靠谱,到了后半夜,果然霜就下来了。

杨双喜睡得正香时,被一阵寒风给冻醒了。

他睁开眼睛看了看,西野漆黑一片,鸦雀无声。他疑惑地揉了揉眼睛,总感觉有些不对劲。从袍皮睡袋里钻出来后,他才发现自己竟然躺在一个漆黑的山洞中。

“老爷子!”他扶着湿漉漉的岩壁喊了两声,只有洞顶滴落的水珠回应他。

“大小姐!”他从怀里掏出火折子,点亮后,他的影子在苔藓斑驳的洞壁上拉得老长。

他仔细回忆一番,也想不明白自己怎么就到了山洞里了?老墨斗和黄芩去哪儿了呢?

洞里漆黑,分不出方向,他胆战心惊地小心往前走。

山洞里的菌丝疯长,暗红苔藓竟似新磨的朱砂,在火光里泛着幽幽血光。

走着走着,忽见前方石壁透出几点暖黄。杨双喜蹑足贴墙过去,手指头刚触及那光晕,整面石壁竟如融化般塌陷。豁开的洞口深处火光煌煌,八宝琉璃灯的璎珞穗子轻晃,映出对面一个披貂裘的女子,正是黄芩。

“大小姐?你咋在这儿呢?”杨双喜三两步窜过去,鞋底在地砖上拖出蚰蜒似的泥印,“我师父呢?”

黄芩却恍若未觉,笑得面皮发僵:“双喜哥,快过来,看木偶戏了。”

这时有两个少女搀扶着一个衣着华贵白发龙钟的老太太从大门中走出,坐到中央的位子上。

老太太冲着他们俩点了点头,在人群中的前排居中坐下,一言不发地等着看戏。

老太太身后站立服侍的年轻女子一拍手,戏班子里的乐师听见号令,敲响锣鼓点,开始卖力演出。

提线木偶戏又称“悬丝傀儡”,其历史可追溯至战国时期。表演者通过数十条丝线操控木偶关节,泉州流派更以36条线实现“天吊线”绝技,可令木偶凌空翻跃、执笔挥毫,甚至演绎斟茶、开扇等细腻动作,堪称“十指牵动万象生”。戏台上先演了一出《李世民游地府》,又开始演《目连救母》。

台上刀光剑影,兵来将往,精彩纷呈,再加上鼓乐催动起来,令观者不由得连声喝彩。

杨双喜看得心旌神摇,口中干渴,就伸手去拿桌上的茶杯喝水。

无意间,他瞟了一眼斜前方的老太太,只见她也正自看得眉开眼笑,边看边取桌上的果脯点心食用。她吃东西咀嚼的样子十分古怪,两腮鼓动,像是一只老猿猴,一嘬一嘬的。佝偻的脊背在烛火下隆起不自然的弧度,枯爪般的手指正以反关节姿态捏着桌子上的瓜子,青灰色的皮肤下似有活物蠕动。

杨双喜看得头皮发麻,这哪是什么老太太啊,倒好像是耗子成精了?心中一乱,手中的茶杯落在地上摔了个粉碎。茶杯这一摔破了不要紧,那老太太的身体纹丝不动,脖颈却像蛇骨般扭过三匝,整张脸完全倒转过来——布满血丝的瞳孔缩成针尖状,嘴角撕裂到耳根,露出沾着碎肉的獠牙。

更骇人的是,她的后脑的位置竟然还长着半张人脸,浑浊眼珠死死追着皮影晃动,两副面孔同时发出咯咯怪笑。

诡异的笑声中,满室华彩如褪色年画般剥落。杨双喜这才惊觉自己坐在森森白骨堆上,方才“八宝琉璃灯”竟是磷火汇聚,而那张待客的紫檀桌竟然是半截棺椁。

杨双喜吓得大叫了一声,拉起黄芩就向山洞外边跑。

一片漆黑之中,他们跌跌撞撞地冲出了山洞,踉跄着扑出洞口时,月光正被游动的黑云绞碎。

大地在脚下痉挛,震得人牙齿咯咯作响。回头望去,山洞正以诡异的姿态收缩,石壁如巨兽獠牙般交错咬合,最后一声巨响,身后的山洞渐渐闭合成一块巨大的石壁。倘若再晚出来半分钟,就不免被活活夹死在山壁之中。

杨双喜忽然觉得肚中奇痛无比,好像有无数根钢针在肚子里乱窜。他疼得额头首冒冷汗,想起刚刚在山洞里喝的那杯茶,不禁蹲下身去,忍不住大口呕吐。

呕出的秽物竟然全都是暗绿色的黏液,其中还包裹着半消化的草根,每团黏液落地都发出蛤蟆产卵般的“咕嘟”声。

窒息性的腐腥味迫使杨双喜不断干呕,意识在虚幻与现实间沉浮。烟雾中三点暗红星火隐隐浮动,像极北冥深海中摇曳的鮟鱇钓灯。

“双喜子!快醒醒!”

老墨斗的呼喊声隐约传来,杨双喜挣扎了半天,终于睁开了眼睑,鼻腔瞬间灌入了一股辛辣苦涩的烟气。

老墨斗手里拿着一根点燃的败瓠,正在杨双喜的鼻子前不断晃动。

“败瓠”的本质是干葫芦瓢丝。虽然是葫芦瓢,很常见,但制作方法却大有讲究。必须得在每年的霜降节气,等葫芦的外壳变黄了,也就是完全老熟了,再把它取下来。然后,用瓷片小心翼翼地刮去外层那层薄皮,再放到阳光底下暴晒。

等到冬至的时候,把己经晒干的葫芦瓢砸碎,从中取出老葫芦瓤子,再放在炕席下烘干。通常要烘三十天,过两个节气,经过这样一番操作,“败瓠“就算制作完成了。这种东西别看取材简单,但是在深山老林里却大有妙用。

牵羊人难免会碰到一些有道行的畜牲,这些修炼的畜牲往往都会迷人心智,使人产生幻觉,俗称走阴翳。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一旦误入某个特殊的区域,就会失去心智,进入幻觉,分不清现实,俗称为“魇”。

魇比走阴翳更可怕,“走阴翳”是背后有畜牲在控制人的行为,以达到害人的目的。“魇”是一种超自然存在,常被视为介于鬼怪与怨念之间的神秘力量。通常是由横死怨气凝聚而成的邪祟入体后导致中魇者神智不清,坠入幻境。最常见的表现就是鬼压床,通过梦境困住中魇者,即便在梦中意识到是幻境、是梦,也无法自主醒来。即便“醒来”,也可能进入另外一个梦境,最终将人困在幻境中死去。

古代巫术中,“魇镇”是借助魇力的邪法。施术者制作与被诅咒者关联的偶人(如贴生辰八字、藏毛发),通过咒语将魇魔引入偶人,使受害者遭遇病痛、疯癫甚至暴毙。清代“九子夺嫡”事件中,大皇子对太子施展的魇术便属此类,史载其效果“心智大乱”,实为魇力侵蚀神智的表现。

“败瓠”最神奇的作用就是可以引魂出魇,中魇者吸入黄烟后,可以从幻境中回魂,回到现实。

老墨斗手中的败瓠不断冒出辛辣的黄烟,原本缠绕着杨双喜西肢的无形蛛丝开始迅速消融。

杨双喜耳边此起彼伏的呓语逐渐淡去,视线从模糊逐渐变清晰,终于看清了老墨斗的脸。

“含住一口烟!别咽下去!”老墨斗将点燃的败瓠在他鼻前晃了晃。

腐木般的涩味瞬间充斥了杨双喜的口腔,如同被冰锥划开脑仁的锐痛让他猛然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