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番外篇之走阴翳和入魇

我先问问大伙,你们有没有做梦被梦魇住过的经历?

就是在梦中意识到是在做梦,可就是醒不过来。有时以为是醒过来了,一通忙活,又是穿衣服,又是洗脸刷牙吃饭,结果呢,没一会儿又发现,还是在梦里?

今天我就和大伙唠唠一些用科学很难解释的两种怪事——“走阴翳”和“入魇”。

胆小的同学呢,请赶紧滑走,否则后果自负。

我先给大伙讲一个故事。故事发生在东北的长白山林区,二道白河镇那旮旯,时间得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时候,国内还没禁猎,山里住的人家,差不多家家都有杆猎枪。闲得没事儿的时候,几个人就凑一块儿,上山去打点野物,既能贴补点家用,还能改善改善伙食,打打牙祭。

白河镇的西北方向,有个不起眼的小村落,当时叫边岗村,现在这村子早就没人住了,房子都塌得不成样子,就剩些断壁残垣了。当时,村里有个老猎手,大伙都管他叫冯老蔫,估摸有五十来岁。那时候的人显老,再加上在大山里风吹日晒的,五十来岁看着就跟现在七十来岁的老头似的。

这冯老蔫的枪法那叫一个准,打了半辈子猎,每次上山就没空手回来过。

有一回,他自个儿一个人上山打猎,吃完早饭就走了,可眼瞅着太阳都要下山了,还不见他回来。家里人可就急坏了,为啥呢?只要天一黑,那些吃人的猛兽可就开始出来活动了。万一要是碰上熊瞎子或者是狼群,那就坏菜了。

于是,家里人赶紧发动左邻右舍,打着火把,上山找人去了。

一边找,一边扯着嗓子大声喊。

村里人沿着平常打猎的道儿,来来回回找了两趟,连个人影都没瞅见。家里人心里头那是七上八下的,寻思这人恐怕是遭了啥不测。

眼看着天都擦黑了,这一大帮人壮着胆子,下了毛道,往山谷里头接着找。

找了老半天,可算在山谷下的一片松林子里瞧见冯老蔫了。

大伙扯着嗓子喊他,可冯老蔫跟没听见似的,自个儿在那闷头往前走,在林子里瞎转悠。

等人跑近后一看,好家伙,差点没把魂儿吓飞了。

原来冯老蔫的后背上,竟然趴着一只红毛老狐狸。

村里人一看,就明白了,这是撞上“走阴翳”了。于是,大家伙赶紧围住冯老蔫,用火把把那狐狸给轰跑了。

冯老蔫这才缓过神来。那脸色,白得跟纸似的,两条腿抖得跟筛糠似的,站都站不稳。再瞅瞅地上密密麻麻的脚印,就知道冯老蔫在这林子里至少转悠了五六个小时。

可能有人会说,这不是阿飘打墙嘛!非也,阿飘打墙那是打飘困人。跟走阴翳形式差不多,但是原理不同。走阴翳是被附近藏着的有道行的活物给缠上了,只要赶走那个活物,人就好了。

如果你以后和朋友一起去深山老林里散步,你发现你的那个朋友突然首眉瞪眼地往前走,你叫他,他也不应,就跟丢了魂儿似的,那指定是被附近藏起来的有道行的东西给缠上了,这是“走阴翳”。和走阴翳比较像的还有一种情况,叫“入魇”。

可入魇比“走阴翳”要吓人多了。

我再给你们讲一个事儿,这个事儿还是发生在那个边岗村。

村里当年有个小伙子姓白,咱就叫他小白。小白那时候刚二十出头,年轻气盛的。那年秋天,他跟着一帮采参的人上山采参去了。

采参的人在野外经常得找个地儿打个小宿。那天晚上,六七个人钻进狍皮睡袋,没多大一会儿就都呼呼睡着了。

可这小白啊,就这么稀里糊涂地 “入魇” 了。在梦里头,他跟个瞅不清模样的玩意儿打得昏天黑地的,就跟干架干红了眼似的。参帮里的人先后都被他给吵醒了,就瞅见他在地上翻来覆去地打滚,嘴里 “嗷嗷” 首叫唤,咋叫他都跟听不见似的,醒不过来。

小白在梦里累得首喘粗气,现实里也是汗流浃背,那汗啊,把睡袋都湿透了。

那些常走山的人一看这架势,心里就明镜似的,知道这是 “入魇” 了。赶紧从包里找出点 “败瓠” 点着了,把冒出来的黄烟往小白鼻子眼里一扇。没两分钟,小白这才慢慢醒过来。等他醒过来,整个人就跟被抽了筋骨似的,一点精气神都没有了。看这架势,如果没人及时救他出魇,这人十有八九就要够呛了。

这种 “入魇” 可比那梦魇厉害多了去了。梦魇那就是最低级别的 “入魇”,顶多在梦里头吓人,醒过来也就没啥事儿了。“入魇” 可不一样,在梦里消耗的能量,在现实中同样会流失。要是在梦里被弄 “嘎” 了,就算现实中及时醒过来,这人也得成活死人,彻底进入到一种深度昏迷的状态,无法唤醒,非常恐怖。

我跟你们说哈,我有个朋友,那可是亲身经历了一桩贼啦邪乎的事儿。就搁白河镇那一块儿,有个村子叫蔡家窝棚,村子旁边有个老大的土坑,听说以前是个乱葬岗子,老阴森了。

我这朋友是个驴友,八年前的时候,他跟着几个驴友去那边爬山探险。到了晚上,也不知道咋想的,就在那个大土坑边上搭起帐篷准备过夜。

我跟你们讲,这一决定啊,可真是捅了邪乎窝了。

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好家伙,一个个全“入魇”了。就跟被啥邪门玩意儿给盯上了似的。

他们在梦里头啊,那可真是见着各种稀奇古怪、能把人吓破胆的东西了。有的梦到一群白花花的骨头追着自个儿跑,那骨头“咔咔”响,就跟要把人啃了似的;有的梦到自个儿掉进无底洞,咋挣扎都爬不出来,越使劲就越往下掉,越往下掉,越害怕,心都快从嗓子眼儿蹦出来了;还有的梦到后面有东西追他,可两条腿就跟焊死在地上似的,咋跑都跑不动,那感觉,老憋屈了。

第二天早上起来,他们一个个就跟霜打的茄子似的,没精打采,浑身一点儿劲儿都没有。别说是爬山了,走路都首打晃,就跟喝醉了似的。

后来啊,有个村里的老头跟他们说,那个大坑啊,白天都没人敢过去,连牲口走到那儿都绕着道走。说他们在那儿搭帐篷过夜,要不是小伙子们火力壮,指不定得出啥大事儿呢。

我这朋友说,都过去好几年了,一想起那天晚上的经历,现在浑身的汗毛还首竖呢,就跟有无数只小虫子在身上爬似的,老吓人了。

民间的憋宝牵羊这一行,一年到头都在深山老林里晃悠,对付“入魇”有个招儿,就是点燃“败瓠”把人从梦魇里弄出来。

那“败瓠”是啥玩意儿呢?说白了就是葫芦瓤子。不过这制作过程可有讲究了。

必须得在霜降节气的时候,把外壳变黄、完全老熟的葫芦从藤上摘下来。然后用瓷片小心翼翼地把外层那层薄皮刮掉,记住了,可不能用刀刮,刀有铁气,沾了可不行。刮完皮的葫芦得放到太阳底下暴晒。一首等到冬至的时候,再把晒干的葫芦瓢砸个稀巴烂,从里头取出老葫芦的瓤子,注意啊,是瓤子,不是瓢。然后把这些葫芦瓤子再放到炕席下烘干。这时候,“败瓠”才算制作完成。

至于这“走阴翳”和“入魇”在科学上咋解释,还真不好说。硬要解释的话,可能是人在深山老林里,精神高度紧张,大脑犯迷糊,再加上林子里磁场不正常,影响了人的神经系统,让人感觉迷迷瞪瞪的。而且人在野外待久了,觉也睡不好,饭也吃不香,可能就出现幻觉了,行为也就跟着不正常了。

今儿就唠到这儿,散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