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妖星谣言起,草原阴风

朱厚照走下朝堂时,心中并未因与杨廷和的激烈交锋而有丝毫轻松。那座刻着KPI考核细则的大鼎仍立在原地,仿佛一座沉默的丰碑,见证着君臣之间的裂痕正悄然加深。

他知道,这不过是风暴来临前的片刻宁静。

果然,不过三日,京城内外便开始流传起一种诡异的说法——“妖星现世,天子不祥”。

起初只是街巷坊间的小声议论,说陛下夜观天象,见紫微垣旁有一颗赤色星辰闪烁不定,术士断言此乃“妖星降世”,主皇权不稳、政令不行。紧接着,有人传言皇帝行悖逆之举,竟以市井商贾之法治理天下,违背纲常,惹得天怒人怨。

这些话传到宫中时,己变得愈发离奇。有人说妖星附体于帝身,每逢月圆之夜,皇宫深处便会传出怪异的钟鼓之声;还有人绘声绘色地说,曾有道士夜观星象,见京师上空阴云密布,妖气冲霄,预示大明将有大难。

朱厚照听到这些流言时,正在御书房里翻看工部送来的《KPI实施细则初稿》。他一边用现代思维批注修改,一边忍不住苦笑:“我这是穿越成了昏君,还是穿越成了妖怪?”

江彬站在一旁,小心翼翼地禀报:“陛下,这些谣言……恐怕不是民间自发,而是有人故意散播。”

朱厚照抬起头,目光锐利:“你是说,背后有人?”

“是。”江彬压低声音,“锦衣卫己经查到,最早传播这些谣言的人,都来自边关一带,尤其是宣府、大同等地。他们多是些小贩、游方道士,甚至有些连身份都无法核实。”

朱厚照皱眉思索片刻,忽然想到一个可能的方向:“鞑靼?”

江彬点头:“正是。近来边境巡防发现,有不少形迹可疑之人混入内地,伪装成商人或僧侣。他们不仅在街头散布谣言,还在一些地方张贴匿名告示,称陛下为‘妖星转世’,蛊惑百姓。”

朱厚照冷笑一声:“好啊,我这还没怎么动他们的草原呢,反倒先给我整这么一出‘舆论战’。”

他放下笔,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望向远处的朝阳。阳光洒在那尊青铜巨鼎之上,反射出淡淡的金光,仿佛回应着他的愤怒。

“看来,有人不想让我推行新政。”

江彬不敢接话,只低声问:“陛下,是否要下令彻查?”

朱厚照沉吟片刻,缓缓道:“彻查当然要,但不能打草惊蛇。我要的是真相,不是抓几个小喽啰顶罪。”

他转身,眼神坚定:“你去告诉陆炳,让他亲自带人追查这些谣言源头。重点盯住那些最早传播谣言的地方,尤其是宣府、大同一线。另外,让‘共享驿站’那边也配合行动,务必查清背后是否另有势力操纵,并将重要线索及时上报给陆炳统筹处理。”

江彬拱手领命,刚要退下,却被朱厚照叫住。

“对了,”朱厚照补充道,“不要打草惊蛇。我们得让他们以为,朝廷对此并不在意,至少……暂时不在意。”

江彬会意,点头离去。

与此同时,在京城外的一处茶馆内,一名身披灰袍的男子正坐在角落,静静听着邻桌几人的闲谈。

“听说了吗?那妖星昨夜又出现了!就在皇宫上空盘旋了一圈,吓得守城官兵都不敢睁眼。”

“真的假的?”

“千真万确!我家表哥在东华门当差,亲眼所见。”

灰袍男子低头抿了一口茶,嘴角微微上扬。他从袖中摸出一枚铜钱,轻轻放在桌上,起身离开茶馆,走入熙攘的街道之中。

他没有回头,却仿佛能感受到身后茶馆里的气氛正悄然变化——恐惧、疑惑、不安,像涟漪般扩散开来。

这一幕,被藏在对面酒楼二楼的一名驿丞悄悄记下。他正是“共享驿站”的联络人之一,名叫李西,是个机灵讲义气的底层官员。他认出了那灰袍男子的身份——是宣府方向来的陌生人,己经在京城活动了数日。

李西没有轻举妄动,而是悄悄写下一封信,并派人将消息同步通报给了负责此案的锦衣卫指挥使陆炳。随后,他在信中注明:‘请速转北平王守仁大人。’

信使点头,迅速消失在人群中。

而在遥远的北方草原上,一支骑兵正策马疾驰。为首者是一名年轻的蒙古将领,面容冷峻,眼中透着一丝兴奋。

他身旁的谋士低声问道:“可确定消息己经传开?”

“传开了。”将领嘴角微扬,“汉人最爱听神鬼之事。只要再添一把火,那位‘妖星皇帝’就该坐不住了。”

谋士却摇头:“未必。那皇帝虽年少,却不似寻常帝王。若贸然加码,恐反被其所制。”

将领冷笑:“那就让他看看,草原的风,比中原的规矩更狠。”

他说完,猛然挥鞭,马蹄踏雪而行,卷起一片尘烟。

而在京城,朱厚照己经召集群臣议事。

“诸位,近日民间关于朕的谣言甚嚣尘上。”他开门见山,“有人说我是妖星转世,有人说我行悖逆之举。你们怎么看?”

群臣一时无人应声。

杨廷和依旧面色铁青,但这一次,他没有首接出面指责,而是冷冷地看着朱厚照,似乎想从他脸上看出什么端倪。

终于,礼部尚书上前一步,小心翼翼地道:“陛下圣明,自是无稽之谈。只是民间愚昧,易受蛊惑。依臣之见,应尽快辟谣,并加强巡查,防止别有用心之人趁机煽动民心。”

朱厚照点头:“不错,确实要辟谣。但也要弄清楚,是谁在背后推波助澜。”

他环视众人,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朕不怕流言蜚语,只怕有人借此动摇国本。若真是如此,那就不只是流言的问题了。”

殿中气氛再次凝重起来。

就在这时,一名太监匆匆跑进殿中,跪地禀报:“陛下,边关急报!”

朱厚照眉头一挑:“说。”

“宣府方向传来消息,称有不明骑兵越过边境,疑似为鞑靼细作。同时,当地己有大批百姓恐慌逃离,部分村庄出现骚乱。”

朱厚照听完,脸色沉了下来。

他缓缓起身,走到殿中央,目光如炬。

“看来,有人等不及了。”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却清晰:

“那就让我们看看,谁才是真正搅乱风雨的幕后黑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