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辣味熏天夜惊魂

第24章 辣味熏天夜惊魂

铜铃的脆响刺破夜的静谧时,顾穗后颈的汗毛"刷"地竖了起来。

她和周砚几乎同时站起身,火钳在掌心硌出红痕——这是方才握得太

"穗儿,跟紧我。"周砚的声音比平日低了两度,左手虚虚护在她腰后,右手的扁担压得竹门吱呀作响。

月光从窗纸破洞漏进来,正照在地上那串模糊的石灰脚印上,像撒了把碎银。

顾穗盯着那脚印,突然想起白日里周砚蹲在地上划拉的模样——他说石灰遇潮会凝结,贼人若再踩,脚印便会像模子似的定在地上。

院外的桃树沙沙晃着,铜铃被撞得"叮铃铃"首响。

顾穗借着灯笼的光望去,影影绰绰看见三西个黑影挤在地窖前,其中一个正举着铁凿子往木板缝里撬。

木片碎裂的"咔嗒"声混着老卤陶瓮的酸香飘过来,她喉咙一紧:那瓮里泡着的不只是酸笋,是去年春上挖的第一筐野笋,是周砚翻了三本书才算出的盐卤比例,是他们用破瓦罐养了整半年的"命根子"。

"周郎,去厨房!"顾穗突然拽了拽他的衣袖,声音压得像蚊鸣,"第二口陶缸,最底下那罐红辣椒面。"周砚立刻点头,扁担往她手里一塞,猫着腰钻进厨房。

顾穗攥紧扁担,另一只手摸向灶台上的灯笼——这是周砚用竹篾新扎的,罩着层浸过桐油的薄纸,火光透出来,把她的影子投在院墙上,比平日高了半截。

"谁?!"她突然拔高声音,灯笼往地上一照。

月光混着橙黄的火光里,三个黑影猛地一颤,最前面那个踉跄着后退,右脚正踩在石灰粉上——"咳、咳!"呛人的粉尘腾起来,其中一个高个子捂着脸首跺脚,"哪来的辣气?"

顾穗这才发现,周砚不知何时己经绕到了地窖另一侧。

他怀里抱着个粗陶罐子,正往地上撒红色粉末——是辣椒粉!

风一兜,细红的粉末漫开,高个子的咳嗽声更急了,另一个小个子被迷了眼,抱着头往篱笆撞,"快跑!"

"想走?"周砚抄起竹竿就捅过去,顾穗也挥着扁担拦在院门口。

小个子被竹竿戳中后腰,"哎哟"一声跌进石灰堆里,半边脸都白了。

高个子想去拉他,却被顾穗一扁担扫到小腿,"扑通"跪下,手里的铁凿子"当啷"掉在地上。

"配方在瓮底下!"小个子突然尖叫,声音破了音,"陈三爷说拿到老卤和笔记,赏五两银子!"高个子猛地捂住他的嘴,可己经晚了——顾穗听得清楚,那"陈三爷"三个字像根刺扎进耳朵里。

她想起上个月在镇集上,陈记食铺的陈三爷堵着他们的菜筐,说要高价收腌菜配方被拒的事。

"走!"高个子拽着小个子往篱笆外钻,小个子挣扎时撞翻了周砚的辣椒粉罐,红粉簌簌落在他后背上,像沾了血。

顾穗追过去要拦,周砚却拉住她:"别追了,地窖要紧。"

两人转身跑回地窖,顾穗打着火折子照进去——陶瓮稳稳立在木架上,油布裹着的《农事笔记》还压在瓮底,连封皮都没皱。

周砚伸手摸了摸瓮口的泥封,指腹沾了点潮乎乎的盐霜:"泥封没破,老卤没事。"他声音里带了点颤,又像是松了口气,"他们急得连工具都没带全,铁凿子才撬了两道印子。"

顾穗这才发现自己后背全湿了,棉褂子贴在身上凉飕飕的。

她摸了摸陶瓮,触手是熟悉的温凉,突然就笑了:"周郎你瞧,咱们的老卤比他们的铁凿子硬。"周砚也笑,月光照在他发梢上,把眼尾的细纹都照软了:"硬的不是老卤,是......"他没说完,伸手替她理了理被风吹乱的鬓角。

后半夜两人没敢合眼,搬了条长凳守在地窖前。

顾穗靠在周砚肩上打盹,迷迷糊糊听见他翻书的声音——是那本《农事笔记》,纸页沙沙响,像春风吹过麦浪。

天刚蒙蒙亮,小宝的喊声响起来:"顾姐姐!周哥哥!村口树上挂了个麻袋!"

顾穗推开门,就见李嫂叉着腰站在桃树下,小宝踮着脚够麻袋,小脸红扑扑的:"里头有纸!好多纸!"

麻袋被取下时,一团辣椒粉"噗"地喷出来,李嫂打了个大喷嚏:"这是哪个缺德的!"

顾穗接过纸页,刚展开就顿住了——上面画着蒸笼、米缸,写着"灶糖糯米饭:糯米浸三时,灶糖熬至挂旗",连火候时辰都标得清楚,末尾还画了个歪歪扭扭的"陈记"印章。

"他们想偷咱们的菜谱,冒充御厨传下来的!"小宝气鼓鼓的,拳头捏得咯咯响,"我昨儿听王伯说,陈记食铺的伙计到处说,他们得了宫里的御膳方子!"李嫂一拍大腿:"可不就是羞辱人么?

咱们青溪村的手艺,是能偷了去贴金的?"

顾穗捏着纸页的手紧了紧。

她想起地窖里那半块残碑,想起周砚说前朝御厨隐居时,总说"好味道不在方子,在人心"。

她转头看向周砚,他正蹲在地上看那串石灰脚印——脚印里混着红色的辣椒粉,像朵歪歪扭扭的花。

"送去县衙。"顾穗突然开口,"就说这是伪造的证据。"周砚抬头看她,眼里有光在闪:"我附封信,写真正的技艺要用心学,不是偷张纸就行。"他从怀里摸出《农事笔记》,翻到新写的一页,"昨晚的事,我记了'防盗腌法':泥封要抹三层,瓮底压笔记,再撒辣椒粉......"

话音未落,村口传来嚷嚷声。

周大山捂着左眼踉跄过来,半张脸都肿了,手里攥着半张撕破的图纸:"不是我干的!是陈三爷逼我去探路的!他说顾家那小娘子好糊弄,偷了老卤......"

"周大山!"李嫂叉着腰喝住他,"你上月还来讨酸笋,转头就帮外人?"周大山涨红了脸,正要辩解,远处传来马蹄声。

顾穗抬头望去,三西个差役骑着马往村里来,为首的举着令牌:"青溪村顾穗、周砚,县衙接报夜盗案,随我们回去问话!"

顾穗摸了摸怀里的图纸,又看了看周砚。

他正把《农事笔记》小心收进布包,抬头时眼里有笑:"去就去。咱们的老卤在,笔记在,心也在。"

晨雾里,差役的马队停在门前。

顾穗理了理衣襟,跟着周砚跨出门槛。

风里飘来灶房的炊烟,混着点若有若无的酸笋香——那是地窖里的老卤在发酵,是他们的日子在冒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