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里大部分的商城还有待解锁,目前只开启了种子商城,家具建材商城以及道具商城。
因为农场等级又升了一级,商城里新增了几种农作物可以种植。
粮食目前有高粱,玉米和小麦,蔬菜有西红柿,黄瓜和大豆。
另外还解锁了甘蔗和水。
一番抉择之后,沈幼宁买了玉米种子和大豆种子。
照例雇佣了两个小机器人播种,至于新解锁的第三块土地,则是需要开荒后才能种植。
是的,你猜的没错,开荒也是要花钱的。
说到这里,沈幼宁又开始骂骂咧咧。
开荒的费用居然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土地性质的不同,分成若干收费等级。
就比如现在这块,系统在全方位检测后,得出来的结论。
瞬间让她听见了一阵熟悉的“哗哗”声。
喔,是小钱钱在向她挥手告别。
不情不愿支付了费用,就见一架首升飞机以极快的速度掠过她的小小茅草屋,飞到需要开垦的那块土地上方,盘旋。
紧接着,一群七八个小机器人被空投下去,绑着降落伞的工具箱也在缓缓降落。
虽然之前己经见识过了,沈幼宁还是忍不住嘴角抽搐。
总共就那么一亩地,这阵仗是不是也太大了?!
不过不管过程如何,土地很快便被翻的松松软软的,十分的适合耕种。
沈幼宁心下也是满意的,又去种子商城买了甘蔗秧苗,播种在新开垦的土地上。
接下来便没她什么事儿了,全程都由小机器人们负责,她只需要静静等待收获的时节。
你要问多久才能收获,那真是要很久很久的。
空间里时间流速和外面是一样的。
好处是人进去不会变老,坏处当然也是很明显的,农作物不会加速成长。
要想缩短种植周期,呵呵,继续氪金吧!
涉及到核心利益,沈幼宁都没带思考的,将手里仅有的钱都拿了出来。
农场里金币除了贩卖农作物获取,还能自行充值,其兑换比例是1:100。
即1块钱花国币能够兑换100枚金币。
将手里的钱全部兑换成金币,加上账户上剩余的金币,刚好够给新开荒的土地升级。
升级后的土地,其农作物的生长速度是自然情况下的十倍,也就是说这些农作物短则七八日,最长不超过一个月,就能成熟了。
说到这里,存折上的钱,其去向基本算是明了了。
茅草屋不用说,是非建不可的。
旱厕是一回事,洗澡也是一大痛点。
至于升级土壤,也是十分必要的。
升级后的土壤,缩短了农作物的生长周期,相应的,同样的时间,她能够获取的经验值和金币也是翻倍增加的。
虽然短期来说花费巨大,但只要她不停地播种收割,就能不停地升级。
终有一天,她现在花在上面的钱,能百倍千倍地挣回来。
沈幼宁坚信,总有一天,她能靠着空间,重新过回上辈子那样,住别墅开豪车的生活。
处理完空间的事,沈幼宁又回到了自己的小客厅,坐在人字拼的实木地板上,拆开了信封。
小姑写的信,一如既往的简明扼要,通篇也不过短短几行字。
除了照例的报平安,又提了几句龙凤胎的趣事,其他的就没什么特别的了。
沈幼宁看完,便将信放在了一边,打算下乡了之后再写回信。
出于谨慎,她并不打算现在就让小姑知道他们要下乡的事。
来这里一个月,沈幼宁早己知晓这个小姑的性格,这就不是个善于言辞的。
她的关心和爱意,从不表现在信件和话语上,而是落在实实在在的好处上。
比如每月的汇款和粮票。
又比如她面前这个大包裹。
沈幼宁打开包裹,便被里面琳琅满目的物资小小震惊了一下。
麦乳精,奶粉,钙奶饼干五斤,梅林午餐肉罐头,黄桃罐头,大白兔奶糖......
还有一些南市当地的特产。
腊鱼,干海带之类的。
几块棉布有鲜艳一些的颜色适合女孩子穿的,也有适合男孩子的藏蓝色,估计是给她和两个弟弟做衣服用的。
最后是个皮盒子,里面装着一块有明显使用痕迹的梅花牌女士手表,五成新。
满满一大袋,看得沈幼宁心窝暖暖的。
尤其是那块女士手表,虽然款式有些土气,还是让她爱不释手。
天知道,她这一个月都是凭感觉判断时间。
心里对这个素未谋面的小姑好感度又深了几分。
这样面面俱到地为他们考虑,知道她一个小女孩,明面上用的东西不好太打眼。
这手表虽然是好牌子,却算不上新,看着倒是不怎么打眼。
这份用心让她动容。
询问了系统现在的准确时间,翻动着手指校准表盘上的时间,完了之后颇为满意地欣赏了一会儿,最后将手表放在放到卧室的窗台上。
她一会儿要去卖货,自然不好带着手表去,虽然是旧的,可在这个物资并不宽裕的时代,也属于稀罕物。
反正短期内沈幼宁是不打算戴的,放在空间里,需要看时间的时候瞄一眼就行了。
其他物资也是分门别类。
容易腐坏的放空间,剩下的,就全部放在茅草屋里。
话说整个空间,也就只有仓库里时间是静止的,东西放进去不会腐烂。
不过她现在脸比兜还干净,可没钱扩容了,在使用仓库的时候,都是要计划着来。
说来说去,其实还是缺钱。
沈幼宁又想起被爷爷沈巍藏起来的那批宝物。
有些可惜地摇了摇头。
根据书里的信息,这些东西一部分藏在海市的洋房密室里,一部分藏在沈家的老宅。
这两个地方远不说,还处于那帮人的监管之下,她就算有空间在手,想要拿到那些东西,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多想无益,沈幼宁起身,从客厅角落拖出一个背篓。
里面放着两套打满补丁的粗布衣服,一大块土布,两个装粮食的布袋子。
这些都是她想办法掏来的,卖货的装备。
手里没钱,心里慌慌,沈幼宁打算先去卖一波货。
她要准备的东西实在太多,钱、票,她现在是哪一样都缺。
换了衣服,沈幼宁背着背篓便出了空间。
这时代投机倒把可是重罪,即便胆大如沈幼宁,也不得不小心谨慎起来。
除了身上的伪装,她手里还有个小本本,里面记录着她过去一个月来踩点的情报。
就说这黑市,据沈幼宁目前打探出来的情报,一共有两家。
一家是在城东的小树林,还有一家,就藏在城南的废弃火车站附近。
当然了,黑市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混的,一不小心就要被人黑吃黑,有那谨慎的,就会选择走街串巷的供货。
沈幼宁一一记录在自己的小本本上,姓名,住址,接头的暗号,以及各种常见货物的价格,都一一标注了。
可以说是一份十分详尽的卖货指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