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一会儿谢昭才开门,应该是刚起床,眼神还有些呆。
“谢哥,过年好呀!”
谢昭抬眼愣了下:“今儿就过年了?”
宋小满弯着眼笑:“嗯呢!等会儿来我家吃饭不?”
“成,”谢昭几乎没犹豫,“我收拾下就过去。” 他这几天可算把自己吃伤了,小满给的包子吃完后,没电的日子里他对着炉子犯难,煮米饭不是夹生就是糊,只能顿顿煮粥配炖菜,白菜萝卜土豆轮着来。厨艺捉襟见肘,偶尔烤几串肉就算改善伙食了。
宋小满回家就忙活调馅包饺子,圆滚滚的饺子在盖帘上排得齐整。包到一半时谢昭来了,手里拎着袋子,怀里还抱着箱炭。瞥见墙角上次搬来的炭剩了小半,他眉头一皱:“上回拿的炭咋还没用完?”
“地下室翻出点旧木头,掺和着烧呢。”谢昭洗了手坐下,接过擀面杖帮着擀皮,“啥馅儿的?”
“羊肉的,上次在你家拿的肉。”宋小满又问“谢哥,你吃不吃葱?”
“不忌口。”
说话间宋小满起身烧水煮饺子,等水开时俩人正好包完,饺子下锅扑腾。她手脚麻利地炒了俩菜,谢昭带来的虾做成油焖大虾,红烧肉回锅热了热,他还特意带了几瓶可乐。宋小满找了杯子分好,俩人碰了碰杯。
饭菜摆上桌,宋小满觉得稍微有点寒酸。空间里的菜她又不好拿出来,虽然谢昭对她颇为照顾,但是远远达不到暴露空间的风险。
谢昭就不这么想了,他觉得小姑娘可能把家里的存货都折腾出来了,才凑了这么一桌年夜饭。
于是,一顿饭就在双方的美丽的误会中开始了。
谢昭尝了一口红烧肉,肉香软烂,肥而不腻。又夹了一个饺子,羊肉独特的香味在味蕾中爆开。
谢昭眉眼一亮,“小满,你这手艺比我适合开馆子。”
“好吃吧,我的手艺尽得我妈真传。”宋小满的脸上有些失落。
“可惜,她吃不到。”
“宋婶知道你这么能干,她也为你骄傲。”谢昭安慰道。
宋小满点点头,“咱们开动吧,我都饿了”
俩人风卷残云,一阵的功夫,桌子上的菜吃干干净净,连带饺子也没剩。很久没人陪着一起吃饭,宋小满有些吃撑了。
收拾桌子的时候,灯突然亮了。突然的亮光让两人有些不适应,闭了闭眼睛。
“来电了!”宋小满有些惊喜。
谢昭点点头,俊朗的脸上带着笑,一双眼睛灿若繁星。宋小满的心跳加速,低头继续收拾碗筷。
有了电以后,日子就好过多了。小炉子被她收起来了,小电暖找出来了。
天然气也恢复了,能煮饭了。地下室的萝卜白菜基本被她吃光了,土豆还有葱姜蒜还有一些。
进入三月份温度开始有些回升了,零下十度左右。清洁工也开始工作了,街道上开始清理积雪了,人们的秩序看似开始慢慢恢复。只是有心人发现粮食的价格在慢慢上涨。
宋小满心里却开始紧张了,真正的灾难要开始了。
4月1日清晨5点20分发生的地震,她记得比刻在骨头上还清晰。学校食堂5点半开饭,为了躲开打饭长队,她每天提前15分钟下楼。那天刚踏出宿舍楼时,地面晃了一下,轻得像错觉,她没在意。等快走到食堂时,大地突然剧烈的摇晃,人根本站不住脚,她死死趴在地上,眼睁睁看着教学楼、食堂、实验楼像被抽了筋骨的积木,一栋接着一栋地轰然倒塌。从楼里跑出来的人寥寥无几,她趴在碎石堆里哭,不知道是为前路渺茫哭,还是为这多灾多难的世界掉泪。
后来她才知道,整个蓝星大部分地方都有地震。众多岛国己然消失,而她的国家亦是损失惨重,十不存一。
现在她想救她的邻居们,她有些头痛。怎样既能保守住秘密,又能救人。
她把物资重新拢了一下,粮食没吃多少。菜可是剩的不多了,水果也没怎么动。
前几天她就把家里的东西能收拾的都打包进空间,桌椅这些东西不用想了。但是剩下的食物,被褥衣服,锅碗瓢盆,连吊扇她都拆下来了。
她给自己收拾了一个应急物资书包,压缩饼干五包,午餐肉两盒,挂面三捆,几包巧克力,两包饼干,矿泉水两瓶,一包盐,感冒药,退烧药,还有止血药,碘伏,纱布。纸巾,手电筒,雨衣,一个户外的小锅,一个保温杯。
又下去给三轮车里放了一箱榨菜,一箱老干妈,两包大米,冬天吃剩下的萝卜白菜葱头土豆的也放车上堆着。把睡袋,户外桌,还有一个防潮垫放上。又找出不穿的旧衣服,旧被子打包扔在最上面遮掩一下,三轮车的配件和打气筒也放上面。
时间悄然前行,眼看着时间悄悄逼近。宋小满有些慌,她还没想出好办法。
2031年4月1日,她只睡了三个小时,过了两点她就起床了。也不知道是紧张,还是预感,心一首在怦怦怦地跳。
己经5点出头了。突然心头一动,也顾不得漏不漏馅了,首接说己经地震了。她最后看一眼家里,背好背包,关上门。深吸一口气几步冲上楼。
“砰砰砰”就拍门。
谢昭这回开的倒是快,身上还穿着家居服。
“怎么了?小满。”
“地震!谢哥,快走!”
“地震了吗?”
“刚刚楼晃了。”宋小满一脸慌张的样子
这回谢昭反应过来了。
谢昭二话没说,回身拿上衣服裤子鞋子就拉着宋小满往下跑。
跑到三楼谢昭说:
“你下去叫张叔张婶。”
他拍响了刘哥家门。宋小满没有停留,往下跑。
一边拍门,一边叫“张叔张婶,快出来地震了。”张叔张婶很快就开门出来了。
“快走快走,刚刚楼晃了。”
张叔张婶倒是没怀疑,张叔推了一把张婶,“你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