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养猪

谢昭这才见识了宋小满的囤货能力。帐篷,橡皮艇,游泳圈,户外绳索,军工铲这些很正常。

高锰酸钾是干什么用的?一问,不知道,网上有帖子写的。这个还好,荒野求生可能还能用的到。

让谢昭哭笑不得得的是,耗子药她居然也囤。

宋小满一脸无辜:“赶大集买的,便宜,20块这么多包呢。”

空间还有几大箱子药估计得花几万,怪不得找回来那些药她也不怎么在意。

谢昭想起那时候她还可怜兮兮的地跟他说她的钱都花光了,原来是这样花光的。想起那时候的宋小满,谢昭心情好的唇角微翘。

刘哥他们开始整理所有倒塌的房子。

能用的石料,木料,门窗都整理出来。有的房顶的海草能用的也收集起来。

这么收拾出来一看,值得修的房子并不多。只能找那些墙还算完好的修一下试试。

这时候大柳村的王大叔骑自行车来了:“小刘,小谢,老远就看见你们一群人,干啥呢?”

“收拾一下,修两户出来。房子不够住的,干啥啊王大叔?”刘哥扔下手里的石头问道。

王大叔把车腿支起来:“村长让我来说一声,明后天过去挑小猪。有一窝小猪可以出圈了。”

“你们还有好几窝啊?”刘哥笑道。

王大叔呵呵笑,伸出两个指头比划“也没有多少,一共才两窝。你们村里定了两只,那边宁家村里也想换个两三只。村长说那就咬咬牙再多养一窝,今年让大家每个月都能吃上猪肉。”

张大刚露出羡慕的目光:“王大叔,你们村这日子过的跟以前也没差多少了。”

王大叔呵呵一笑:“那是,咱们村搁这附近现在算是数一数二的大村。”

刘哥从兜里掏出半盒烟,抽出来一根递给王叔:“王叔,抽根烟歇会儿。”

又从兜里摸出打火机给王叔点上火:“老村长说没说,能不能再给我们村多换两头?”

王大叔拿手挡住风,深吸一口“这烟可是稀罕东西啊。”

又说:“怎么不能,老村长特地说了,带足粮食就行。五头以内,俺村都给换。”

西头小猪得两百斤麦子,各家的家底子都差不多。估摸着每家也就剩两三百斤麦子了,坚持到秋收都得打算着吃呢。刘哥沉吟了一会儿,并没有再说话。

王大叔一看也明白有困难,也不多问。烟头扔地上拿脚捻灭:“那行,你们商量着,我还得跑一趟宁家村。”

谢昭点点头:“王叔,慢点骑。”

刘哥也说道:“那我们村里再商量一下,慢走啊王叔。”

王大叔摆摆手,骑上车走了。

刘哥拍拍裤子上的灰:“谢昭,志伟,大刚晚上叫上你爹去我家凑凑,研究研究咱们这猪要怎么养。”

又叫了陈红:“你们也来一个。”

谢昭应了一声,他得先回去跟小满商量一下。

这时候日头正中了,也到饭点了。于是各自散了回家吃饭。

宋小满早就把饭做好了,正在东院小菜园种几垄菠菜。菠菜耐寒,这个时候下种正好。宋小满暗想:小洋葱这时候栽也可以,明天就把发芽的葱头捡一些栽上。

谢昭早上己经把地翻了一遍,宋小满自己开了几垄浅沟。把种子均匀地撒下去,然后推盖上一层薄土。

谢昭见宋小满在东院问道:“种完没?”

宋小满把剩下的种子收拾好,拎起镢头:“都弄完了。你不用过来。”

谢昭闻言便把外套脱了,盆里舀了点水洗手,宋小满放下东西也凑过来一起洗。

“房子都收拾完了?”宋小满把饭菜端上桌。

谢昭去拿来碗筷,给宋小满盛一碗米饭递给她:“都收拾完了,明天要去他们村捉小猪仔。刘哥想多养两头,晚上叫咱们去商量。”

宋小满疑惑:“商量什么,想养就养呗。”

谢昭解释道:“细粮恐怕是没有这么多,换西只小猪得两百斤小麦。玉米红薯倒是有的是,老村长不要。大米就不要想了,现在除了咱家咱们村里估计一粒米也找不到。”

谢昭给宋小满夹了一筷子鸡蛋:“别光吃菜。咱们准备拿药换,我还没跟刘哥他们提起来。等晚上去看看刘哥什么打算再说吧。”

这边刘哥也是觉得有些不好办,少养点吧,村里这么多人呢。捉西头的话又拿不出这么多粮。而且陈红她们和张玉珊连吃的细粮都不够,还养猪呢。

西头猪一年起码得吃五六千斤的饲料,也不是谁家都能养的起的。

刘哥这个时候才觉得干这个村长不是个好营生。

高姐看着刘哥为这点事儿眉头都能夹死蚊子,出声道:“有什么好愁的,谁爱养谁养呗。杀猪的时候没养的就拿粮换肉,多简单的事儿。”

刘哥犹豫了一下:“可是人家大柳村的猪是集体的,杀猪大家一起分。”

高姐白了他一眼:“你也说那是人家村,咱们村要是大家一起养,就杀一头猪的时候但凡有俩人说要猪头,你这智商就弄不了了。”

刘哥想了一下,他也想不出更好的法子,那就只能这么办吧。既然有办法了,心事就没了,顿时觉得肚子饿了:“媳妇儿,饭呢?我都饿了…”

……

宋小满和谢昭拎着小板凳到刘家的时候,人己经都到齐了。张婶没来,宋小满凑到张玉珊旁边问:“你啥时候到?”

“我也刚来。”

刘哥拍了拍桌子:“人齐了,说正事吧。谁家要养猪明天报个数,怎么换的应该都知道,粮食都带好了。村里开着车去,早点走,咱们早去早回。”

宋小满一愣:“不是集体养吗?”

刘哥咳嗽一声:“集体养麻烦事儿多。这样多好,想吃肉自己养,也不怕到时候分不均。肉太多吃不完的也可以换粮食嘛,到时候咱们再一起定个换法。”

于是,原本以为要讨论一两个小时的养殖大会,十分钟结束。

回去的路上张大刚问谢昭:“昭子,你们两口子什么打算?要不要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