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昭回头看他:“肯定要养啊,到时候找人一起养。我家就两个人,羊又快生小羊了,鸡今年养的更多。怕是忙活不过来。”
张大刚一听来精神了:“咱们两家合伙养呗?五十斤细粮太多了。我家一共就剩三麻袋麦子,满打满算一百五十斤,还得留种呢。从过完年我妈连擀面条都要掺碗玉米面了。”
“怎么个合伙法?”
张大刚一听谢昭这么问就知道有戏:“换猪仔和养猪的粮食一家出一半,你要是不想养就我们家来养,杀猪的时候一家一半怎么样?”
谢昭点点头:“这样吧,养两头,小猪仔我出粮换。养猪的粮食一家出一半,但是养猪我们家不管。分的时候还是对半分。”
张大刚一听惊喜道:“真的假的?我可当真了啊。我回家准备猪圈了啊。”好像生怕谢昭反悔似的,扔下两人小跑回家了。
谢昭笑道:“这下皆大欢喜了。”
“还以为要自己养,我都开始发愁要放哪里养了。”宋小满挽着谢昭的胳膊慢慢往家走。
“等小猪弄回来以后,过两天还得出去找点物资。想跟着出去看看吗?”
宋小满有些高兴:“好啊,很久没有出去了。但是能带我吗?”
虽然现在出去能找到的物资不多,她还是想再出去看看。能用的东西尽量多点带回来。
说话间,两人己经进家了。
……
第二天一大早,谢昭就走了。带着药,又多搬了一袋子粮食上车。
宋小满要给他带点干粮,他没让:“最多中午就回来了。”
送走谢昭,宋小满进厢房把己经发芽的洋葱都挑出来。
扛起镢头接着去摆弄她的小菜园,对于现在的生活她满意的不得了。
她一边哼着断断续续的小调,一边栽着洋葱。
“小满,在家吗?”
“在呢,玉珊姐,这里。”宋小满起身招招手。
“栽小葱呢,我帮你一起弄。”张玉珊撸起袖子,准备帮忙。
宋小满摆摆手:“不用,你别沾手了,就剩这几个了,我马上就完。”
张玉珊一看确实是没剩多少,便也没动。
谢昭修墙的时候,没把两个院子中间的墙都敲掉,只留着一小段台阶,张玉珊顺势就坐在台阶上。
“你家养不养猪?”张玉珊问道。
宋小满把剩下的几根小葱栽下去,起身问道:“养啊,跟大刚哥家合伙养。你也想养?”
张玉珊起身让开路,点头道:“养。我托他们帮我挑一头小猪。”
宋小满回西院洗洗手:“咋了?有事首接说吧,这也不像你啊,是粮食不够?”
张玉珊有些不好意思,她把家里的麦子都拿去换猪仔了,还跟刘哥借了十几斤才凑够了。
虽然家里还有些红薯和玉米面,再喂上一头猪,很明显粮食坚持不到秋收。
张玉珊有些脸红:“我来借点粮食,我家的都拿去换猪了,人吃的的猪吃的都不大多。”
宋小满噗嗤笑了:“你是想借人吃的还是猪吃的?”
张玉珊拧了她一下:“先借点猪吃的,人吃的还够。”
宋小满把厢房门打开,红薯用麻袋装着,整整齐齐的摞在墙角。一部分红薯己经被她收到空间里了,剩下的这些就是准备留着喂猪的。
她回头看张玉珊:“要多少?”
张玉珊犹豫了一下:“你不用跟谢昭商量一下?”
宋小满把小推车推出来:“放心吧,谢昭说了,我们家里我当家。”
张玉珊想了想:“那就三袋子吧,你放心,收了红薯我就还你。”
宋小满点点头:“要是不放心,我也不借给你了。这一袋子也挺沉的,我帮你一起抬上车。”
俩人吭哧吭哧地把三袋子红薯抬上车,宋小满又提了小半袋子小麦放车上:“我家的面粉也不多,只能给你点麦子,你自己去磨面吧。借给你的,得还我啊。”
张玉珊看见那小半袋子麦子下面只剩两袋麦子便推拒道:“你们粮食也不多了,这我不能要你的。”
宋小满推着她:“这是给小雨汐吃的,不是给你吃的。赶紧走吧,我得做饭了。一会儿谢昭得回来吃饭。”
张玉珊觉得现在任何感谢的话都过于苍白,只能等以后有能力了,再加倍还给小满。张玉珊没有再多说别的。跟宋小满打了声招呼,便推着红薯走了。
张玉珊走了以后,宋小满利索的炒了两个菜,谢昭还没回来,便先收到空间里保温。又把红薯洗了一大锅烀上,烀好放在空间里,懒得做饭的时候可以拿出来吃。
外面传来张大刚的声音:“不用到过年保准能养到两百斤。”
谢昭的声音响起:“猪圈你弄好了没有?用不用我?”
“不用不用,我都弄好了。你不用管了,交给我就行了。擎等着年底来领一头大肥猪。”
“那行,一会吃完饭把红薯给你送过去。”话音未落,谢昭己经进家了。
吃过饭,两人把厢房里的红薯倒腾出来。谢昭估摸着一袋子应该是有七八十斤,那就先送了十二袋子过去。
张大刚过来跟他一起搬,张叔张婶在猪圈里给小猪窝里垫稻草。
宋小满探头去看小猪仔,不管什么物种,还是幼崽最可爱。两只圆滚滚的小家伙挤在角落,小短腿支棱在泥地里,粉鼻子呼哧呼哧喘粗气,偶尔还“哼哼”两声。
张婶弄了点猪食过来,村里有现成的猪食槽子,张大刚搬回来己经洗刷干净了。
小猪看见有吃的,顾不上害怕了“哼唧哼唧”着跑过来大口抢食。
张婶笑道:“你别说,他俩挑这两只还挺壮实的。看,吃东西也欢,说不定能长到三百斤。”
张大刚正好听见接话道:“那是,我妈养的话,三百斤轻轻松松。”
宋小满看向张婶:“张婶,您还养过猪啊。”
张婶笑道:“多少年了,我小时候家里就养猪,不过那时候的猪都吃饲料。不过现在更好,纯粮食喂,猪肉更香。”
又低声问宋小满:“听大刚说张玉珊也捉了一头小猪,上午是去跟你借粮食了?”
宋小满嗯了一声:“借了几袋子红薯。”
张婶叹息:“这是个肯吃苦的,能帮上就帮着点吧。一个人带着个孩子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