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晚上按照曼曼的要求,点了老刘家的家常菜。吃完之后,就躺床了。

明天的考试,理综不用担心,英语的话,还是看两套历年的高考卷保持做题的手感为妙。

只要英语谨慎一些,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一套全国甲卷看完,顾知秋的心思就飘到了别处。

把卷子丢到一旁,拿出手机,打开聊天框,把和曼曼的聊天记录翻到最前面,看了起来。

还没看完一半,不知不觉中就昏昏睡了过去。

……

次日。

早上的理综考试,对顾知秋没有太大的难度。

从专业水平上来说,他不像是考生,更像是质检员。

上次十大名校联考的时候物理卷的出题水平很一般,不知道高考怎么样。

距离考试十分钟,答题卡下发。认真填写信息。

距离考试五分钟,试卷下发。

花了半分钟填完信息,检查试卷过后,他就马上开始抢先在心里做起了试卷。

高考理综的难度比十大名校联考稍微难一些。

也不能说难,只能说更综合了。

高中阶段的化学和生物说是理科科目,但其实文科属性更强一些,只要知识点记住,水平就很容易提上去。

而考试的过程,就是考察你知识点是否记住的过程。

而所谓的难易程度,就是把题干写的足够复杂,足够曲折。

这样就需要先读懂题目,了解其中的逻辑,然后再去大脑中调动出对应的知识点。

但其实翻来覆去,也就哪几种考法。

当你对知识点的理解足够透彻,那理综化学和生物,就基本上完全是送分的。

这次没有了时间的压力,他花了半个小时的时间,细致的完成了前面的生物化学部分。

留下了两个小时的时间,给了物理。

对顾知秋而言,研究物理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因为哪怕是漏洞百出的高中物理。

物理的发展,始终是在不断推翻旧理论的过程中进步的。

而一些错误狭义的理论,反而能给到一些重要的启发。

前面的选择题,依旧属于偏简单的阶段。

唯一引起他注意力的,是一道光电效应的题。

算是一道常考题。

题目考的是能级跃迁,简单的加减法,题目本身不难。

但让顾知秋联想到了4-3型核聚变反应堆。

核聚变的过程要剥离核外电子。

核外电子并不是散乱排布的,而是遵循物理学原理分层排布,靠近原子核电子能量越低,远离原子核的电子能量越高。

通常情况下,核外电子总是趋近于以总能量最低的形式进行分布。也就是“基态”。

基态原子接收到光子、高温、高压等能量之后,自发跃迁到更高能级,形成“激发态”。

而跃迁逸出的电子,在聚变反应中一般是用不到的。

虽然逸出的电子不是聚变燃料。

但可以给环流装置提供电压,这样聚变自循环的发电系统,就多了一项输入电压。

4-3型核聚变反应堆的输入电压,仅有一个“点火电压”。

就是仪器发动之后,核外电子开始剥离,然后聚变反应开始,产生大量的热,进一步发热烧水,蒸汽推动发电,产生的电力一部分回馈到换流装置本身,进一步推动聚变反应的进行。

虽然这样的设计满足了输入大于输出的设定。但有一个问题,就是启动时间太久。

要知道,推动聚变反应的大量进行,需要超高温高压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