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孕妇不能吃太多导致胎儿过重,但他却告诉我第一胎需要多补。前世我没有意识到太后对我心怀恶意,所以没有追究他的过错。
但现在,我绝对不会再容忍。我声色俱厉地斥责道:“放肆!刚才问你们有什么办法,一个个都闭口不谈。现在有太医提出了解决方案,你却又极力反对!难道是想害死太后吗!还是说太医院舍不得拿出珍贵的人参雪莲来为太后吊命?”
陛下附和:“皇后说的是!怎么朕每年让户部拨给你们太医院的银子,都被你们贪墨了不成?”
贵妃见皇帝开口也跟着说:“你是怎么做院判的!若是如此无用,还不如让位给其他有用之人!让陛下如此忧心!如今,只要能救得太后有什么法子试试!将那些雪莲,人参也给太后用上,难不成吊住其性命,你都做不到吗!你身为院判,不为陛下解忧排难,却反来给陛下增添烦挠!是何居心?”
院判频频磕头,再不敢说话。一屋子人退下后,
陛下欣慰地看着我,夸我真是体贴又善良。
贵妃冷哼了一声走了。我心里吐槽,你就傲娇吧。以后会感谢我救你一命,到时候看我不多刮你些钱财。
至于太后,我就是要她生不如死,却又死不了。受着这苦,如哑巴吃黄连一般,无法说是拜我所赐。否则,她就会暴露自已推我,谋害皇嗣。
我留下一位贴身嬷嬷,日日监督太后侄女与太后用药。陛下更加宽慰,说着我如何贤德,后宫之事交给我,他很放心。
未过多久,便传出太后侄女疼痛难忍,不愿为其献心头血,皮,发之说。谣言愈演愈烈,甚至说到就算陛下与太后无血缘关系,但大长公主是太后亲女,为何不见她来献心头血,皮,发。
大长公主与其舅家还大吵一架,甚至闭门不再出长公主府,生怕被掳去取药引一般。
我听着嬷嬷的汇报,忍不住勾唇浅笑。
大长公主么,既不愿做药引,也该轮到她了。
果然,没多久便传来外邦使臣觐见,要求娶大长公主和亲。
前世,太后最喜欢的长公主,抢着我女儿的名头。处处压制她一头,使得我女儿成了一个虽为长公主,却内敛敏感性子。
皇帝只会说忍忍吧,她是你姑姑。他老好人的性子,使得长公主变本加厉的欺负我的女儿。
而我出头,便会被太后压制。且又被太后拉出贵妃使绊子。在和亲之时,太后又推出我的女儿去,将自已的女儿,以脸上起了疹子,身子不适留在身边。那时前朝都这么说,为了孝顺太后,皇帝也无法。我忍痛将尚未及笄的女儿送走。
未过半载,便传来女儿重病而亡。
贵妃虽莽,却也不曾用此事刺我。而太后与长公主,却经常以此刺我,说我教养的孩儿无福,导致不过一年又战乱起。
我不知的是,女儿身死。本是让长公主和亲,却被太后搅动前朝风云,逼着我尚未及笄的女儿去送死。
战乱起,她们又说着我已经死去的可怜女儿,怪罪她无福。
这就是太后与大长公主,享受了至高无上的荣华,却自私到极致却要求别人高风亮节,付出所有。
这一世太后再无力去搅动前朝风云,她虽醒了,却连多说几句都很困难。也没人与她说这些个事。
陛下与我说了和亲之事,没了前朝太后一系阻挡。我很顺利将长公主嫁给了可汗联姻,临行时,她还哭喊着叫母后救她。
陛下烦扰不愿来送,我看着她哭喊的样子,怒斥伺候之人:“怎么让公主如此失礼?事关外交,让可汗如何看我国?”
跟随的嬷嬷讨好的上前献计,道:“皇后娘娘,如今公主如此,我们实在不敢。不若让公主昏睡,到了使馆,让丫鬟用些药,让可汗心中欢喜了,想必不会让我国失了脸面,也不会再起战乱......”
我看了一眼嬷嬷道:“就按嬷嬷所说。嬷嬷是个明白人,若是和亲之事顺利,本宫保你全家荣华。嬷嬷可要尽心啊!”
嬷嬷谄媚一笑道:“是!多谢娘娘。老奴定当让和亲之事顺顺当当......”
我给她使了个眼色,她立马便将公主弄晕了,昏睡在软轿中......
我静静地站在城墙上,目光追随着那支渐行渐远的和亲队伍,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当最后一辆马车消失在视线之外,我轻叹一声,转身准备回宫。然而就在这时,一阵轻微的骚动引起了我的注意。
我微微皱眉,心想难道太后还是来了?果然,片刻之后,太后的身影出现在城墙下。她的脸色苍白如纸,嘴唇毫无血色,但眼神却异常坚定。我不禁感叹,即使在病榻之上,太后的势力依然如此强大,竟然能够得知这一消息。尽管我已竭尽全力封锁消息,但终究无法抵挡住这位病重的太后。
太后艰难地从凤辇上走下来,步伐踉跄,仿佛每一步都需要用尽全身力气。她的侍从们小心翼翼地搀扶着她,生怕一个不慎让她摔倒在地。太后的身体颤抖得厉害,似乎随时都会倒下,但她仍然坚持向前走着,目光紧紧锁定在远处的和亲队伍上。
突然,太后发出一声凄厉的呼喊:“给哀家停下,哀家的女儿……”她的声音划破长空,带着无尽的悲痛和绝望。听到这声呼喊,我心中一紧,连忙下令拦住太后的去路,并怒斥道:“本宫看谁敢阻挡我朝和亲队伍!陛下严令,不许惊扰病重的太后!是谁嫌命长告诉了太后!本宫一定严查!太后若再病重出事,你们担当得起吗!”
我的声音严厉而决绝,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众人皆被我的气势所震慑,无人敢轻易违抗命令。太后瞪大双眼,眼中满是痛苦和不甘。她的嘴唇微微颤抖,似乎想说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