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来信

清晨的西九城,空气里带着泥土混着槐花的味道。

大概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贾家才会给秦淮茹的女儿取名槐花吧。

天还没大亮,李丙先蹬着自行车过来了,一条腿骑自行车的太少见了,一路上他都是众人的焦点,仔细看的话,能发现他的脚蹬子是特殊的,上面有个套,能把脚进去,这样不仅仅是蹬车,抬脚的时候,脚面也可以带动脚蹬子。

不过毕竟是一边用力,所以平衡上不是很好掌握,要比一般的骑法难得多,光看李丙先晃晃悠悠的样子就知道这货也不熟练。

沿路车子靠近的人,都不自觉的躲闪,生怕这歪歪扭扭的车撞过来,偏偏李丙先不觉得,一副享受其中的样子。到了周三江这,从斜挎的布包里取出厚厚的一摞信:“周队,水缸在哪,渴死我了。你这也太贼了,我今天才知道你给牺牲的兄弟们家里写信用的都是假名啊。”

周三江接过信用手指了下厨房的方向,李丙先拄着拐一窜一窜的过去了,还不等周三江开始读,李丙先大呼小叫的声音就传过来了。

“我了个乖乖,这水也太好喝了。”

见周三江不理他,李丙先端着水舀子就窜了回来,“周队,你家这是啥水,也太好喝了。”

“我知道好喝,好喝就多喝点。”李丙先见周三江没有解释,就知道这水确实不一般,但是周三江也没有当回事,他也就不当珍贵玩意了,吨吨吨吨,一水舀子就灌下去了,还过瘾,一瘸一拐的又蹿回去继续灌水饱去了。

周三江手里的信厚厚的一叠,有个十几封二十封的样子,这就不少了,毕竟大部分他的战友家里都是些不识字的文盲,他微微揉了揉眉头,每次收信都不是很愉快,更像是对自身的一次拷问。

他坐在躺椅上,慢慢拆开第一封封。

信纸是旧报纸反面写的,字迹很难看,歪歪扭扭的,用铅棒写的,报纸很大,字却不多。

“吴同志,你好:

谢谢您上次邮过来的钱,老梁不在,公婆的身体都不好,都是您这些年的帮衬,孩子也大了,开始能帮上家里的忙,您上次说让孩子好好读书,我觉得对,但孩子读不下去,他说看书就头疼,以后只能当个庄稼汉了。

赵兰英。”

周三江看完,良久未语。李丙先惯了满肚子水,晃晃悠悠的回来以后靠在椅子上,他不敢偷看,窥见周三江的神色不是很好,张嘴问道:“谁的信?”

“梁栋梁老婆的。”梁栋梁老子没文化,那天听广播觉得栋梁是个好词,生了儿子就叫栋梁了,他忘了自己就姓梁,以至于每次念梁栋梁的名字都像绕口令。

“小梁啊。他是48年走的吧?”

李丙先听见这个名字,似乎思绪一下子就回到了松山战场上和那个小个子的小伙子趴在阵地上的日子,那时候敌人兵力强,大伙都被按在阵地上揍,如果不是周三江太猛,没到黑天就摸进敌营捣乱,松山阵地是守不住的,最后敌人撤了,梁栋梁永远的留在了阵地上。

他随身带着的是一张黑白的照片,照片中的那个漂亮女人是他老婆,刚结婚第二个月,小梁就跟着部队去了松山,然后再也没下来。

“嗯,48年松山战役,没的时候只有18,他老婆那时候才16,就守了寡,万幸这小子种子好,他老婆给他生了个男娃,要不梁家就绝后了。”

拆开第二封信,是老马写的。

“听说周队你被抢救回来了,大家都高兴,政委晚上酒喝多了,抱着我哭了半宿……老队伍散得差不多了,牛子转了政工,我去运输开大车。其他人死的死,残的残,不剩几个了。”

“你倒下以后,小苏就疯了,端着机关枪就冲出去了,被打成了蜂窝煤,最喜欢哭的娘娘腔硬是抱着电台守到最后。你总说,这次不是在家里打仗,不要太拼命,娘娘腔不听话,你如果还在,肯定要踢他,现在谁也踢不到他了,后来我们回去的时候,他就倒在小苏的身边。”

信纸上有些水渍,一看就是边哭边写。

独立团、万岁团、青山团……特种大队有着各种名号,每一个名誉的背后都是血淋淋的牺牲,作为全军的尖刀,特种大队的死亡率全军之冠,无数次补充重建,无数次打的伤痕累累,终于随着周三江本人的倒下,这只伤痕累累的队伍也被打散了。

看着信纸上的泪水,周三江知道老马不是为了小苏和娘娘腔的死在哭,他是在为特种大队而哭,这只提起名号全军都要肃然起敬的英雄部队,也被打散了,编号不会取消,但是骨干己经都不在了。

放下信纸,周三江久久的不想读下一封,每次都是他在战场上送走牺牲的战友,却想不到终于轮到他被送走了。

一个上午过去,周三江才读完了信,信纸很厚,但是字并不多,写的也歪歪扭扭的,但是每个字周三江读的都很认真,有生活困难要钱的,有抱怨地方政府不作为,还有恶霸逞凶的,更多的只是单纯的感谢周三江邮寄的钱,讲述平凡的生活的。

困难要钱的,周三江记下来,让李丙先去联系当地的街道办村委了解情况的,地方政府不作为的,周三江就写信给当地武装部,要求严查属实,是否有保护伞,必须全部打掉的,至于讲述生活的,周三江也会认真记下来。

周三江靠在躺椅上,紧闭着眼睛,不想让人看到自己此刻的软弱,细不可察的叹息了一声“日子都不容易啊。”

午后,院里晒着床单,娃娃们在水井边玩水。

秦淮茹抱着棒梗路过,看见周三江坐在门口,正在包信封。

“又写信?”她试探地问。

“战友家属。她男人走的时候就在我前头。”

秦淮茹点点头:“都是英雄。”

“老梁是替我挡的枪。”周三江沉默了下,说到。那天有一个撞死的躺在地上打冷枪,当时如果不是梁栋梁的话,倒下的就是周三江。

她抿了抿嘴,轻声道:“她来信讲什么?”

“说日子都挺好的,孩子也大了,知道帮家里干活了,就是孩子笨,读不好书。”

秦淮茹抱紧了孩子,眼圈有点发红:“她很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