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2章 追击与逃亡

“王爷…王爷…不好了…”

亲卫骑着马,疯狂追了上来。

多铎没有回头,他开口问道。

“追兵情况如何?”

“太多了…黑压压的,根本数不过来,估计比之前的还要多上一倍…”

心中暗骂一句,多铎气得咬牙切齿。

这帮蒙古鞑子实在太过阴险,既然己经杀了他们一大半大清勇士,还不知足,难道这是要赶尽杀绝不成。

“王爷,追兵太多了,咱们这速度实在太慢了,要不…”

亲卫点到为止,他可不敢再说下去了。

好不容易抢来的粮食与牛羊,谁也不想丢弃,这可是能够让他们自己的家人安然度过寒冬的东西呀。

不到万不得己的时候,没有谁会轻易放弃。

很显然,亲卫也明白这个道理。他也要指望这次,带回辽东足够的物资,让家人不再受冻挨饿。

他不愿犯众怒,招致骂名,他也背不起,承受不住。

多铎明白这个亲卫的意思,他又何尝想要放弃这些得之不易的物资。

可是现在的情况,容不得他犹豫半分。

带着那么多物资逃跑赶路,自然是不可能会有多快的速度。

身后的追兵不仅数量众多,还速度贼快。

取舍之间,显而易见。多铎不再迟疑,他轻声道。

“传令下去,丢弃一切辎重,全军速速撤离,违令者斩!”

“嗻!”

亲卫并不废话,他调转马头,就去传达命令。

建奴鞑子们其实早就想丢了那些抢来的东西,可是他们心中又有一丝侥幸。

寄希望于前去追击敌人的同伴们,能够轻而易举地把蒙古鞑子们杀得丢盔弃甲,跪地求饶。

到最后让他们用蒙古包做成的绳索,绑成一串串人形糖葫芦。

跟随着他们这群胜利的侵略者,打道回府,从此过上衣食无忧的幸福奴隶生活。

可惜呀,事与愿违,正当他们开始大肆烧杀抢掠之时,要找几个蒙古小娘们,慰藉一下自己受伤的心灵之时。

多铎的亲卫队却是及时赶到,让他们的好事就此落空。

无奈之下,他们为了保住大头,决定先委屈一下小头。

等天再黑一点的时候,偷摸摸满足一番小头,当做补偿。

天不遂人愿,还没等他们再次去搜刮粮食等战利品。

亲卫队又一次传达了命令,要迅速撤退,违令者斩。

一开始,还有人出声抱怨,亲卫队毫不犹豫,手起刀落,连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

就算如此,也有人暗自不服,想要挑战一下传说中的亲卫队。

当然,他们同样没有如愿以偿,同为满清人又如何,不遵军令者,亲卫队从不手软。

侥幸逃回来的斥候,让众人纷纷有些不知所措。

浑身鲜血的斥候,如同掉进了血海之中,嘴里只含糊不清地吐出一个字,就再也没有声息,不知道是不是找他太奶去了。

亲卫队长面色凝重,他离那斥候最近,他听到了那个字。

“跑…快跑…”

后面那两个字是他自己猜想的,他自己也是从斥候做起,一步步升到如今的地位。

斥候张嘴的时候,那种神情落入他的眼中,他就知道其中代表的含义是什么。

他对此感同身受,他那年遭遇明军主力,九死一生,逃回来报信,与死去的斥候一模一样。

幸运的是,他自己活了下来,而他却死了。

自己因为成功通知了消息,又九死一生,侥幸活了下来。

多铎因为他的消息,将计就计,大败明军,得了丰厚赏赐。

也正是因为此事,他被多铎赏识,做了他的亲卫,从此平步青云。

往事历历在目,容不得他再胡思乱想,他双目赤红,怒声吼道。

“胆敢违抗军令者,格杀勿论!全军撤退…”

大清将士们,这时候才回过神来,他们明白了多铎为什么会突然下令要撤退。

多铎此时,早己带着几百亲卫匆匆离去。

大部队也手忙脚乱,挑了一些战利品,就慌忙开始跑路。

可惜他们还是慢了一步,低估了蒙古部落的复仇决心。

至于他们为何不把妻儿老小安排在别处,他们也是有苦难言。

蒙古部落都是逐水而居,一个蒙古包就是一家老小的归宿。

如今己经是深秋时节,大草原上可不是大明腹地那般温暖,早晚温差太大。

稍不留神,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缺医少药还是其次,就连最基本的吃饭问题,他们离开了蒙古包,就很有可能会活活饿死。

更不要说,大草原上那如同幽灵一般出没的狼群,他们可是真正的草原之王,贪婪成性。

遇到落单的人类,他们会毫不犹豫地一拥而上,在短短几息之间,将他活生生撕成碎块,吞入腹中。

不要怀疑,这就是大草原上的生存法则,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他们应该庆幸,这大草原上幸好没有狮子、老虎之类的猛兽。

不然他们根本不可能会安稳地过上放牧生活,他们虽然有刀枪之类的武器。

那些猛兽也不是吃素的,而且头脑灵活至极。

习惯于夜间捕猎,正好与人类作息相反,这就更加增添了防范的难度。

相比于狼群的贪恋不同,他们很聪明,或许他们不清楚知足常乐的道理,但他们就是如此做的。

偷一只牛羊,就可以让他们饱餐一顿,十天半个月不用再为吃的发愁。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当你每天晚上,因为防备是否会有猛兽来偷牛羊时,人家根本就不会来。

你也不可能天天如此,一连几天不见猛兽到来,警惕心就会慢慢松懈下来。

晚上他刚刚昏昏欲睡之时,他来了,悄悄地来,再悄悄地走,顺便带走你一只牛羊。

等你第二天早上起来,准备带着牛羊放牧时,却悲催地发现,又少了一只。

追悔莫及的你,想要亡羊补牢,又养了几只猛犬来看家护院。

可惜呀,狼群都不会惧怕那些阿猫阿狗,又何况技高一筹的大型猛兽。

天可怜见,为了能让他们在这片草原上,悠闲地放牧生活,然后时不时去临近的中原串串门。

这片大草原上,那些令人闻风丧胆的猛兽并没有出现,实在是上天眷顾。

董卓之前也想过这个问题,可他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蒙古人并不算太勤快,他们的生活方式,也决定了这种情况。

不然他们也不会时不时去邻居家串门,顺便弄点自己有的没的,划拉到自己家去。

他也问过部落的其他人意见,对此他们并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于是此事就搁置一旁,董卓也乐见其成。

这也算是他计划中的一部分,若是蒙古部落的女眷们被建奴鞑子嚯嚯的惨了。

那就更加好了,就像是诸葛亮借东风,烧的曹军哇哇乱叫。

借此还能激发蒙古部落这边的士气,何乐而不为呢。

如此一来,双方就没有和谈的可能,最终只会有一种结果。

局势如同董卓预想的那样,正在朝着他的最终目的进行着。

多铎此刻心急如焚,幸好建奴鞑子们也知道情况危急。

等到多铎的亲卫传令下去,他们再也没有了心中的愧疚之感。

不管面前是什么泼天财富,也没有自己的小命要紧。

丢了那些战利品,速度果然快上不少。

蒙古部落的勇士们,快马加鞭,很快就要追上他们的仇人。

可惜满地的粮食物资,横七竖八丢弃在道路之上。

成千上万的牛羊没了约束,三三两两低头寻找着食物。

有的或许是闻到了粮食的味道,咬破了装粮食的袋子,正大口大口吃着平时吃不到的美味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