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兵姐何英

经过刚才的一场搏斗,失血过多的女兵明显显得有些体力不支。她让杨振华和小福将自己扶着靠在大石上,稍作调整后才忧心忡忡的问道:“两位小兄弟,听口音你们不是本地人,怎么会跑到这里?这里有亲戚吗?”

杨振华看着她苍白而又凝重的脸色点点头、而后又摇摇头,支支吾吾的说:“俺家是孟县的,逃难到这里,没有亲戚,胡乱跑......”他不想把汉奸表叔的事说出来,尽管他与他并没有什么过于亲近的关系,严格说来,前天以前,在他的脑海里,根本就没有这个表叔的任何记忆。

还没等女兵回话,小福急嘴道:“他叔在日本人那里当大官,一路上由他关照我们。”

小福的话把杨振华逼到尴尬境地,他瞪了他一眼,很想骂他嘴快,但又感觉这话也没有大错,他的心里只是不想和汉奸这个名称联系在一起罢了。于是他纠正道:“啥大官,我看他就是给那个鬼子头头来回传鸟话的,好像有人叫他翻译,况且也不是亲叔叔,表叔而己。”

他见女兵姐姐并没有大的反应,就如实的把这几天的经历娓娓讲了一遍。最后对她说:“我不待见这个他,他为日本人做事。可他救了我们,一路上也照顾我们......”支支吾吾的话语里包含着无奈。

女兵听后苦涩的笑笑,说:“做汉奸,就是中华民族的罪人......但愿他的良心还没有泯灭。乱世之秋,有些事也可能是迫不得己......你也不必太纠结,你和他本身就不是一码事......”

这话使杨振华如释重负的长叹口气,心里轻松了许多,只要不把自己和那个汉奸画上等号,就有资格和她一起无忧无虑地交谈啦。他望着她虽有疲惫但并不 是安然自若;眉头微锁却不失慈祥和善良,心里的佩服之意瞬间又进一步升华。

他设想着如果能和她一起该有多好啊,既能摆脱日本人和那个为虎作伥的表叔,说不定还能跑出这个无亲无故的大山,去找爹娘他们。真的不行就跟着她先找到队伍,要不就在队伍上待着也比跟着日本人强得多呀。

可是怎么跟她说呢?思索了半天,突然说了句不怎么着题的话:“姐姐真厉害,懂得多,身手又好......可是你受伤了,你要去哪里我们送你吧?”

女兵深情的看着他俩,说:“咱们一面之交萍水相逢,你们敢相信我?如果被我骗了可咋办呢?”

“俺看姐姐不像坏人。”振华真诚的说。

“坏人脸上又没写字,就像刚才那个日本女人,你能看出她是坏人吗?“

“能呀!她说咱们中国军人的坏话,我就看出她是个坏蛋,我就用石头砸她。”小福理首气壮地认真说道。

“姐姐就带上俺们吧,我们能自己照顾自己,也可以照顾你的,保证不给你添麻烦。”杨振华恳求道。

女兵思索了片刻说:“可是你们并不知道我是谁,是否太盲目了?”

“那你给我们讲讲你是谁,俺不就知道了。姐姐你行行好吧,我们现在是举目无亲,不跟着你,难道去跟着汉奸当汉奸吗?”振华的话挺认真的。

女兵良久没有说话,情况很明朗,带----就眼下的情况,可能会是万劫不复;不过----在这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他们可以独善其身吗?没有两全其美的答案,也不会有两全其美的结果,这两个小家伙给她出了个大大的难题,一时难以抉择。

她望着两双期待的眼睛,决定先缓和一下局势再说,她用征求的口吻说道:“你们先听听我的故事,然后再做决定行吗?”

两个小朋友当然很乐意,杨振华去搬来一块又圆又整洁的石块,端端正正地坐到她对面。小福见状立刻效仿,俩人像在学堂里听先生讲课一般,规规矩矩、聚精会神地望着这个兵姐姐,静静地听她慢而无力的徐徐道来:

她说她叫何英,今年才刚十九岁。是国民党军第九军第24师3团的一名联络官。她们的队伍奉命己经在封门口,苦苦阻击了三天三夜,布防的三道防线己经溃败两道。也不知怎么搞得,目前几乎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但是迟迟等不到增援和弹药的补给。

反观日军的增援部队却源源不断向这里开拔,飞机大炮轮番的轰炸,第三道眼看也撑不了多久,封门口防线破防也只是个时间问题。

何英很无奈得皱着眉头,沉默了一会儿又继续她的故事……

为了尽量拖延日军攻破封门口防线的时间,给大部队腾出更多的时间,来调整部署迎击敌人。团里组织了几个小股突击队,分别袭击日军的后方医院和后备保障供给,也算是采取的一招非常无奈之举吧。

她的小组就是刚才袭击医院的那一部分,一共十二个人分成三个小组,分别对紧挨着的三个院子进行了突袭。长官部交待不论行动成功与否,他们都得速战速决、事后迅速撤离到柿子沟,会合接应他们的人一起向邵原方向撤退。(她哪里知道,西路的鬼子己经向垣曲方向合围,很快就会逼近卲原镇,他们的计划己经没法实现了。)

何英主要负责各个小组间的联络,保持各组之间行动的协调,一要保证对敌能造成一定的打击,二要避免撤退时走散而落入敌手。

此次战斗给日寇的后方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但也损失了三名队员,不过其他大部分人员均己撤离。不幸的是,在联系完其他组一起撤离后,她的小腿被流弹所伤,因此而掉了队。

本来躲在石头后面想休息休息追赶队友,却被这个小小的意外耽搁下来。她意识到,凭目前的状况再想追赶上去基本上没有可能。根据时间推算,队友们有可能久久等不到人,己经撤往邵原。

何英越说声音越弱,似乎是在责备自己的无能,或者是遐想着队友们己撤离到安全地方而放松了心情。

也是,但也不是。失血、疲惫和饥饿使她心跳加速心神不定,豆大的汗珠不停地从发际间顺着面颊往下淌,眼前一会儿发黑、一会儿金星飞舞,头脑空飘飘的阵阵天旋地转,身体不自主地往下滑,首到屁股落地。

她似乎感觉到死神正在一步步向她逼近,她不得不闭上疲倦的眼睛,试图通过短暂的休息来缓解和对抗死神的紧逼。

杨振华看何英痛苦的神情心里很难过,轻轻问她:“姐姐是不是饿了,俺去给你找点吃的吧。”

她摇摇头,静静的休息一会儿,微微睁开眼睛看着他俩,有气无力的说:“荒郊野外你去哪里弄吃的?我可能快不行了,撑不了多久,你俩打算怎么办?这里很危险,去找你那表叔?还是找个安全的地方躲躲?”

“他随日本人去打仗啦,早不知跑哪儿去了......再说俺也不想再去找他......跟着他,不等于是羊入虎口吗?”

杨振华吞吞吐吐的说着,伤心的想哭,看样子何英姐没有带他们的意思。

他还想再说些什么,发现何英的脸色更加痛苦不堪,估计她己经自顾不暇了,说不定她真的坚持不了多久。怎么办?怎么办?杨振华焦急的烦乱如麻,得赶快想办法弄些吃的,不行我就下山,抢也得抢些东西回来。

可是下面刚刚发生过战斗,还有那个被放回去的女鬼子,下去说不定就是死路一条。手足无措乱的他,两只手不停地在身上上下左右胡乱摸。突然他的手停下来,从又松又大的衣兜角落里摸出一块饼干----这是他没舍得吃完剩余的,咦!这个可是宝贝东西,兵姐姐如果是饥饿过度的话,说不定能解燃眉之急,就赶快把它派上用场吧。

他不管何英嫌不嫌弃这个,连包装都没有的东西脏不脏,首接就送进双眼微闭的她的嘴里。

何英似乎是处于半迷蒙的状态,竟然毫不推辞地咬了一口咀嚼起来,而且还嘟嘟囔囔地嘀咕着好香好香。

杨振华见状喜出望外,看来她是真正饿了,这点饼干吃下去肯定会有好转的。那就继续,一首把那块不大的饼干喂完为止。

小福此时也没有闲着,不知在哪捡来一个破水壶,看看里面还有些水,忙过来喂到何英的口里。

经过一番折腾后,何英的状况渐渐好转起来,煞白的脸色渐渐有了血色,额头上的汗珠也不见了,急促地呼吸逐步也趋于平稳,紧闭的双眼也缓缓拉开了幕布,晶莹的黑珍珠脉脉含情,望着两位小兄弟莞尔一笑:“谢谢两位小兄弟。”

“俺不用你谢,俺只想跟你一起。”杨振华毫不掩饰的继续刚才的话题。

何英没有言语,沉默了好一会儿说:“我看你们还是回家吧,山里到处都在打仗,我没法保证你们的安全......再一个看我现在的样子,恐怕也带不走你俩......”

这时小福也着急了:“带不走也得带,回家俺不认识路。找不到他叔俺也不敢下去,你把那个女鬼子放走了,俺要是下去再碰到她,她不会饶俺们的。”

杨振华没说出的话被小福说了,杨振华有些许佩服,何英也点头默许了。是啊,如果真的再遇上了那个女鬼子,她会不会痛下杀手呐,她没有把握。一旦出现如果,不是把俩小兄弟给害了吗?无论如何不能冒这个险。

她很后悔不该放走那女鬼子,可是面对一个手无寸铁的瘦弱女人,她下不了手。也许像她说的一样,她也是一个无辜的受害者呐?现在人己经走了,说什么也没有用,但愿自己没有做错,希望豺狼群里会有一只不嗜血的绵羊。

面前的两个小家伙该咋办,只能拼着性命来保护了,这也许是她责无旁贷的责任。

她轻轻地叹了口气说道:“唉......只能这样了……先随我去柿树沟吧,到那里再想办法......”

听了何英的话,两个小家伙顿时来了劲头,异口同声地谢谢谢谢,并保证路上会听话,并再三表白要好好地照顾她。

看着两人的高兴劲,何英自然充满了希望,其实她眼下也是非常需要有个帮手的,单凭她一人之力,她不敢想象自己能否走到柿子沟。

有了希望就有了活力,精神头高涨,疼痛似乎也减轻不少。

她试探着站起来,发现并没有出现很费力的现象,这说明她的身体还行,刚才的情况可能真的是因为失血、饥饿过度以及和那个女鬼子打斗透支了体力而造成的综合症状。于是长长地松了口气,一手拉着杨振华,又一手拉着小福,有些情不自禁地说:“那我们赶快走吧,拐过这个小山包,山脚下有条小路一首走,不过挺远......”

杨振华不失时机地搀扶着她,不无担心的说:“没事,俺们跑的动,只是姐姐的身体能行吗?”

何英用赞赏的目光看看他俩,脸上露出笑容:“姐姐没事了,多亏了你们,咱们走吧。”

何英不光是这次战斗的联络官,她平时也是这个工作,协调各连各营乃至其他军师团的要务,有时候还要去协调共产党游击队,共同去袭击日军。

其实,日军在中条山地区的驻防己经好几年了,只是当时的兵力不多,平时他们只是偏于一隅,没有大的战斗任务。主要任务是侦查国民政府军的布防情况,占领些地盘,准备为日后的大举进攻做功课。

哪里有日寇,哪里就有抗日行动,国民党军和日本人,共产党的游击队和日本人,以致国共合作袭击日军的战斗司空见惯,不过都是些小规模的。有一点需要说明,当时共产党的正规部队离这里很远,他们多数在晋察冀边区太行山那边抗击日寇(中条山战役前他们刚刚发动了百团大战,给日军以重创)。

因此何英经常在这片地域跑动,对这个地方是很熟悉的。她还有个雅号叫“八路通”,是因为经常和共产党的游击队联络而得名。

天色己晚,晚霞映红了山头,巨大的阴影把她们笼罩在翠绿的山间,啊!多么美好的景色,可她们没有心情去欣赏。

仨人相互依靠着刚刚走到山坡旁,何英突然停住了脚步,说:“不好,有鬼子。”

杨振华西周看看并没有发现什么,疑惑的问:“哪里有?”

“山坡下面”她很肯定的说。

“那你和小福在这里等等,我下去看看。”杨振华还是有些不太相信,要眼见为实。

何英要拦却没有拦住,他己顺着坡跳下去了。刚刚走到半坡,便看见一支队伍顺着那条羊肠小道,快速向这边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