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灶边传香留客话

第30章 灶边传香留客话

灶膛里的柴禾噼啪作响,顾穗蹲在灶前添了把松枝,火星子"倏"地窜起来,映得她耳尖泛红。

她望着案上那把刚采的香椿芽——嫩芽裹着层细绒毛,绿中透点嫩红,像被晨露浸过的珊瑚珠。

前日在后院发现这丛香椿时,她还担心芽头太嫩,焯水会散,可今早掐尖儿一试,指尖刚碰到梗子就断了,脆得像新抽的柳条。

"得把水烧得滚沸。"她念叨着,把竹筛里的春芽倒进木盆,细水流过指缝时,忽然想起昨夜周砚说的话。

他翻着农书给她看,说香椿"春分后七日始生",又用炭笔在墙上画:"头茬芽最鲜,过了清明就老得塞牙。"此刻木盆里浮着的春芽,正是他说的"头茬",连叶尖都凝着颗晨露,颤巍巍要掉不掉。

"咕嘟——"铁锅冒起白汽,顾穗抄起竹筷夹起春芽,在滚水里打了个转。

水色很快染成浅碧,春芽却愈发油亮,像被揉碎的翡翠。

她捞起控干,刀背压着砧板"笃笃"切细,碎芽落进青瓷碗时,混着股清冽的香,首往人鼻尖里钻。

"穗儿姐!"院外突然传来脆生生的唤声,小宝扒着篱笆探进半张脸,鼻尖还沾着草屑,"我在晒场就闻见香了!"他扒拉着篱笆门要进来,裤脚却勾住了竹条,"哗啦"一声撞得篱笆晃了晃。

顾穗笑着放下刀,刚要去开门,就见小宝己经从豁口处挤了进来,怀里还抱着个粗陶碗:"我娘让我送点新腌的酸姜,说配春芽正好!"

"小宝真乖。"顾穗接过酸姜,顺手舀了勺刚拌好的豆腐。

的豆腐压得瓷实,切得见棱见角,混着碎春芽和细辣椒粉,红的绿的白的,在碗里堆成小山。

她用木勺挖了块递过去,小宝凑着碗边吸了吸鼻子,眼睛立刻亮起来:"比上次的荠菜豆腐鲜!"他张着嘴接住,腮帮子鼓得像小仓鼠,"辣丝丝的,像...像那天你说的'火上浇春'!"

顾穗被他逗得笑出声。

前日老吴家二小子往她家菜畦泼粪,她气得半夜没睡,周砚却翻出农书安慰:"粪水浇过的地,春芽长得更旺。"她便琢磨着用红辣椒提味,倒真调出股辛辣里裹着清香的滋味。

正想着,院外又传来脚步声,张婶挎着竹篮站在门口,围裙角还沾着面粉:"穗儿妹子,我家那口破锅又漏了,能借你家灶煮点面糊不?"

"婶子快进来!"顾穗忙搬了条木凳,"灶上正烧着水呢,您用大陶瓮那口。"

她边说边把春芽拌豆腐往桌上端,"刚做好的小菜,您尝尝?"

张婶刚夹起一筷子,隔壁王姨也提着竹篮进来了:"我就说李嫂昨儿在晒场说得邪乎,原是真的!这味儿...比我家过年蒸的扣肉还香!"

木桌旁的人渐渐多了。

刘婶问春芽焯水要多久,王姨打听辣椒粉是怎么磨的,张婶咬着酸姜首咂嘴:"我先前总觉着你就是个会做饭的丫头,合着每样菜都有讲究?"

她指了指墙上周砚画的育秧表,"前儿你说'雨水种瓜,惊蛰种豆',我照着种的豌豆苗,比往年高半寸呢!"

顾穗的耳尖又红了。

她望着灶边堆着的农书——周砚总说"菜有菜性,人有人情",昨日还翻出《齐民要术》给她看:"香椿得配豆,豆属土,椿属木,木克土反能生香。"

此刻阳光透过窗纸洒在书页上,她伸手抚过卷边的纸页,轻声道:"这些都是周郎的书里写的,我也就是照葫芦画瓢。"

"周相公学问大着呢!"李嫂不知何时又晃了进来,手里还提着半篮刚摘的空心菜,"昨儿我家小宝跟着他学认田埂上的草,说这叫'马齿苋',能治拉肚子——你说神不神?"

她把空心菜往案上一放,"我帮你择菜,省得等会儿周秀才回来没饭吃!"

日头偏西时,院里的人渐渐散了。

顾穗蹲在井边洗着碗,听见院外传来熟悉的脚步声。

周砚的青布衫沾着草屑,手里还攥着几株带泥的秧苗,见她抬头,便笑着把秧苗举了举:"后山坡的水芹菜长得正好,明儿能掐来做汤。"

他说着往屋里望了望,木桌上还堆着婶娘们留下的半篮鸡蛋、两把小葱,"今儿来的人不少?"

"都是来问菜谱的。"顾穗擦着手进屋,灶上温着的春芽拌豆腐还剩小半碗,她用木勺挖了块递过去,"张婶说你写的农书比她儿子的《三字经》有用。"

周砚低头尝了口,豆腐滑进喉咙时,辣意跟着窜上来,他咳嗽两声,眼里却浮起笑:"你这菜,倒比农书更能让人记在心里。"

"那是因为有你在旁边帮我。"顾穗望着墙上的育秧表——炭笔字被灶烟熏得发浅,却依然清晰,"前儿你说'菜要应季,人要应心',我琢磨着,往后每个节气都做道应景的菜,让大伙儿吃得明白。"

她正说着,周砚突然伸手替她理了理被风吹乱的鬓发:"走,去田边看看。"

暮色漫过篱笆时,两人并肩往村外走。

周砚的手虚虚护在她腰后,路过菜畦时,春芽在晚风里轻轻摇晃。

顾穗望着前方模糊的田埂,听见他低低的声音:"前儿翻了块新地,土松得能攥出油...等明儿,咱们种点新东西。"

"到了。"周砚停步,指尖拂过新翻的泥土,松润的土块从指缝漏下,在暮色里泛着暗褐的光,"前儿我用铁犁深翻了三遍,又掺了半车河泥——你闻,有股子水腥气里裹着甜。"他弯腰捧起一把土送到顾穗鼻下,指节沾着湿泥。

顾穗吸了吸鼻子,果然有股清润的土腥,混着点水草腐烂后的甜:"这样的土,种什么都该旺。"她蹲下身,指甲轻轻划开土块,见底下还泛着潮润的黑,"你说要种的早熟马铃薯,可是去年张货郎说的'洋山芋'?"

周砚蹲在她身侧,袖摆扫过她发顶:"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