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夜读农书起风波

第29章 夜读农书起风波

灶膛里的余火还在舔着最后一截松枝,顾穗剥完最后一瓣蒜,指腹被辣得微微发烫。

她将蒜臼子往案上一放,转身就见周砚正用食指抵着《齐民要术》某一页,青布衫袖口沾着星点墨渍——那是方才记录"早播避虫"时不小心蹭上的。

"穗儿你看。"周砚的声音里带着点抑制不住的兴奋,指尖在"种谷"篇划出一道浅痕,"这里说'早田倍多于晚田',若能把育秧时间提前半月,等蚜虫开春苏醒时,秧苗早拔高了三寸,虫口就啃不到嫩心了。"

他说着抓起顾穗的手按在书页上,掌心的温度透过粗布首往她腕底钻,"你去年用草木灰防地蚕的法子给了我启发,农事原就该和节气抢时辰。"

顾穗被他眼里的光晃得眯起眼,顺手从案头摸过半块炭笔。

这炭笔还是前日小宝来送辣椒时落在灶台上的,此刻在泛黄的纸页边缘沙沙划着:"那我记下来——二月初八试育第一批秧,用薄荷叶汁拌种。"

她笔尖顿了顿,抬头时鬓角碎发扫过他下巴,"前儿去后山采薄荷叶,见着野薄荷长得正旺,揉碎了汁儿清得很,比去年用的艾草水少了股苦味,虫儿该更不爱闻。"

窗外的蛙鸣忽然断了半拍。

周砚的手指猛地扣住她手腕。

炭笔"啪"地掉在书页上,在"早播"二字旁晕开团浅灰。

顾穗顺着他视线望过去——窗纸被夜风吹得掀起一角,月光漏进来,在青砖地上投出两道摇晃的影子。

那影子比常人矮些,一个猫着腰扒窗沿,另一个正往窗缝里塞铁片。

"是撬窗的。"周砚的声音轻得像落在草叶上的露,却带着冰碴子似的冷。

他迅速抽回手,将农书往怀里一拢,转身就往灶台下探。

顾穗这才想起,上个月他在砌新灶时悄悄留了暗格,说是"农书金贵,得防着老鼠啃"。

此刻他掀开灶膛里半块松动的砖,把书塞进去,又用灶灰仔细掩上,动作快得像偷嘴的狸猫。

"穗儿。"他转身时带起一阵风,吹得她额前碎发乱飞。

顾穗这才发现自己还攥着炭笔,指尖被硌得发白。

周砚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比方才更烫,"别慌。"他拇指她指节,"你记得上个月老吴家小子趴树杈@?前儿布包里的字条,字歪得像小鸡啄米——老吴不识字,是他儿子写的。"

顾穗突然就明白了。

前儿老吴送的干辣椒晒得极匀,分明是下了功夫学的;可字条上的字却歪扭得厉害,定是那识得几个字的二儿子代笔。

此刻窗外的黑影,怕也是这小子纠集了人来偷农书——他们总觉得周家藏着"发家秘诀",不肯教给旁人。

"咱们得把他们吓走。"周砚压低声音,指节叩了叩灶膛里的余火,"你大声说话,就说农书里的法子。"他目光扫过案上的炭笔和未写完的育秧计划,突然扯了扯她衣袖,"对了,提'夜露养菜'。"

顾穗瞬间领会。

她故意踉跄着撞向灶边的木凳,"哐当"一声响惊得窗外影子顿了顿。

她提高嗓门,带着点嗔怪:"你说那本书里讲的'夜露养菜'法,是不是可以试一试?

我前儿听李嫂说,她家萝卜叶子夜里沾了露水,第二天更水灵呢。"她边说边往灶里添了把松枝,火苗"轰"地窜起来,映得窗纸一片橙红。

"可那书里还写着,"周砚立刻接话,故意把"书"字咬得极重,"不同菜要不同时辰见露。

比如白菜得亥时沾露,青菜得丑时——"

窗外传来铁器落地的脆响。

顾穗透过窗纸的破洞瞥见,两个黑影正连滚带爬往院外跑,其中一个裤脚还挂着她前儿晒在篱笆上的辣椒串,红亮亮的椒果在月光下晃成一片星火。

周砚走到窗边,望着黑影消失的方向笑了笑。

他转身时,顾穗正蹲在灶前拨火,火星子在她发间跳,像撒了把碎金:"他们怕农书里的法子只教给信得过的人。"她把最后一块松枝塞进灶膛,"可咱们的法子,本来就该让村里人都摸得着。"

鸡叫头遍时,顾穗靠在周砚肩头打了个小盹。

等她再睁眼,窗纸己泛了鱼肚白。

周砚不知何时披了件旧夹袄,正用炭笔在墙上画育秧时间表,见她醒了,立刻把笔往背后藏:"你昨儿说薄荷叶汁要晒半柱香去苦,我记在这儿......"

"周郎。"顾穗打断他,伸手摸了摸他眼下的青影,"明儿咱们把育秧法子写在田头木牌上,再让小宝帮着念给不识字的。"

她想起昨夜黑影跑时撞翻的辣椒串,嘴角往上翘,"老吴家二小子不是爱记东西么?让他记个明白。"

话音刚落,院外传来竹篮碰篱笆的轻响。

李嫂的大嗓门跟着飘进来:"穗儿妹子!

我今早去后山挖了野蒜,给你送把嫩的!"

顾穗应了声,推开门就见李嫂提着半篮野蒜,篮底还垫着片大荷叶,水珠顺着叶边往下滴。

"昨儿夜里可热闹了。"李嫂把野蒜往案上一放,凑近了压低声音,"我家小宝起夜撒尿,看见老吴家二小子往村西头跑,裤脚还挂着个红辣椒——跟你家篱笆上晒的一个样儿!"

顾穗给李嫂递了碗温水,又从坛子里舀出小半碗腌蒜:"尝尝这个,照着你昨天说的'盐要炒过再腌'的方子做的。"

李嫂夹起一瓣咬下去,"咔嚓"脆响惊得梁上燕子扑棱棱飞:"哎哟这味儿!比我家那口子腌的强十倍!"

她舔了舔嘴角的醋汁,"你要我宣传的节气食谱,我今儿就去晒场说——保准大伙儿都来问!"

顾穗望着李嫂蹦跳着出门的背影,转身就见周砚正把灶台下的农书掏出来,书页上还沾着点灶灰。

他抬头时,晨光正穿过窗棂落在他眉梢:"明儿咱们去后山采薄荷叶?"

"采!"顾穗应得利落。

她瞥见案头竹篮里的野蒜,叶尖还挂着晨露,突然想起前儿在后院发现的春芽——细嫩嫩的,绿得像要滴出水来。

她伸手摸了摸竹篮里的野蒜,嘴角悄悄弯起来:"等会儿我去菜畦转一圈......"

灶膛里的火又旺了起来,锅铲碰着陶瓮发出轻响。

顾穗往坛子里添最后一把盐时,听见周砚在院里喊:"穗儿,春芽抽得正好!"她应了声,手指轻轻抚过坛沿——今儿的午餐,该做道"春芽拌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