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黄老板的邀请

清晨的阳光如同碎金,透过窗帘缝隙洒在地板上,为房间镀上一层淡淡的金辉。楼下传来一阵清脆的敲门声,打破清晨的宁静。石松披上衬衫,缓步下楼,心中猜测着来客身份。透过门缝,他看见黄老板那口标志性的金牙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宛如一排小金砖,瞬间便知来人是谁。

“石老弟,安顿好了吧?” 黄老板晃了晃手里的牛皮纸袋,袋子沉甸甸的,发出金属碰撞声,听来里面装了不少物件。“十六张身份证,还有两万港币,答应你的都带来了。” 他笑眯眯地说道,那眼神里透着几分得意,仿佛完成了一件大事。

石松接过纸袋,重量让他眉头微挑,知道里面东西不少。他用流利的粤语回道:“多谢黄哥,一切都好。” 这粤语说得字正腔圆,声调婉转,带着股地道韵味。

黄老板明显愣了一下,金牙都忘了收回去,眼睛瞪得溜圆,满是惊讶:“哇,你粤语几时学得这么正?比我还地道!” 他上下打量着石松,从头到脚,眼神里满是探究,仿佛在打量一个陌生人。“要不要跟我一起做生意?我在铜锣湾...”

铜锣湾的商机

“当然。” 石松打断他,手指轻轻敲着桌面,发出清脆的声响,“你们家在铜锣湾有什么产业?”

黄老板眼睛一亮,凑近了些,那金牙在灯光下又闪了一下:“三家赌档,两间夜总会,还有间海鲜酒楼。不过...” 他搓了搓手指,表情变得有些无奈,“最近和胜和的人总来收保护费,生意难做啊。”

石松端起茶杯,轻抿一口,用茶水掩盖住笑意。铜锣湾?这不正是他前世看过的那些电影里的地盘吗?当个铜锣湾扛把子似乎也不错。他放下茶杯,语气平静:“我先帮你看看场子。半个月后,我要自己盘一家店。”

黄老板听闻,眼中露出惊喜之色,仿佛看到了困境中的曙光。他连忙点头,满口答应。

当天下午,阿贵五人蹲在唐楼天台上,人手一本《粤语速成》。小周结结巴巴地念着:“雷...雷猴...” 被阿贵一巴掌拍在后脑勺:“是‘雷好’!” 阿贵瞪了他一眼,那眼神里满是严肃。

“排长,” 阿贵转向石松,眼神中带着几分疑惑与担忧,“真要我们去铜锣湾看场子?”

石松把玩着黄老板留下的名片,名片在指尖转动,发出细微的声响。他微微一笑,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不急。这半个月,你们每天去铜锣湾喝茶,把每条街巷都记清楚。” 他眼神一冷,语气中透出一丝威严,“特别是和胜和的地盘。”

阿贵五人听闻,脸上露出一丝紧张,但很快便被坚定取代。他们知道,跟着石松,定能在这铜锣湾闯出一片天地。

黄老板办事效率惊人,第二天就搞定了老大老二入学的手续。老大老二捧着崭新的校服,手指微微发抖,眼神中满是惊喜与不敢置信:“真...真能去洋学堂?” 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仿佛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不但要去,” 石松帮他们系好领结,动作轻柔而仔细,“还要考第一。” 他的眼神中满是期待与鼓励,仿佛看到了孩子们未来的辉煌成就。

二房阿月则带着几个孩子在楼下开起了杂货铺。阿月从石松系统里取出的新奇玩意——会发光的玻璃球、能折叠的洋伞、彩色橡皮筋,很快引来街坊围观。孩子们围在摊前,眼中满是好奇与惊喜,仿佛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阿月红着脸用蹩脚粤语报价:“三...三毫子...” 她的声音微微颤抖,但眼神中却透着一股认真与执着。

夜深人静时,两房一左一右靠在石松肩头,跟着收音机一字一句学粤语。阿英突然“扑哧”笑出声:“当家的,你说我们这样,像不像戏文里那些...二女…?” 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调侃与 害羞。

石松捏了捏她的鼻子:“在这里,这叫‘两头住家’。” 话音未落,腰间就被两只手同时掐住。阿英和阿月在两侧轻拍他的腰,娇嗔道:“你就贫嘴。”

窗外,微多利亚港的灯火倒映在海面上,波光粼粼,宛如繁星坠入凡间。铜锣湾的方向,隐约传来夜总会的音乐声,那欢快的旋律在夜空中飘荡,为这宁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活力。

石松望着窗外的灯火,心中暗自思忖。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在这片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土地上,他将带领他的家人和兄弟们,开启一段全新的旅程。无论是铜锣湾的商机,还是与黄老板的合作,亦或是孩子们的未来,都让他充满了期待。他相信,只要努力,定能在这片土地立足,创造出属于他们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