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沈幼宁又追问了小姑和姑父的事儿,沈淮之一一作答。
不过沈淮之之前只是个一心钻研学术的大学教授,对于很多事儿了解的不太清楚,沈幼宁也只能暂时作罢。
“以后每周一的晚上十一点,我会在后山梨树林里等你们,您下次让爷爷亲自过来,我有很重要的事儿要问他。”
心里来回琢磨了许久,沈幼宁估摸着,这些事儿还是要从爷爷那里入手。
他爷爷本就是军人退伍,红色资本家的身份,能够接触到的事情更多,也许能从他那儿寻到一丝蛛丝马迹。
丢下这句话,沈幼宁便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快得沈淮之根本没机会提出异议。
望着女儿离去的背影,沈淮之都被气笑了。
“这性子跟她爷爷倒是像,一样的固执,做了决定就不回头的......”
摇了摇头,趁着这会儿附近没人,转身回了牛棚。
想这么多干什么?
是包子不好吃,还是红烧肉不香?!
父女俩各自回去,沈幼宁心里藏了事儿,回去之后躺在炕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觉。
等到上工的喇叭声响起,顶着一张略显疲态的脸,往地里赶去。
又是一个下午的煎熬,等到熬到下工,沈幼宁整个人却如霜打的茄子一般,精气神都被抽走了。
等到了家门口,看见大队长正指挥着人往她家里搬砖,这才勉强打起了精神。
付了砖块的钱,大队长又给她介绍两个帮忙垒炕的汉子。
这会儿农活也不忙,沈幼宁和他们谈好价格,拆炕垒炕,一天的时间足够了,两人打算明天就开工。
沈幼宁自然是求之不得的,刚好周晓云给她送了只母鸡过来,她准备明天就给杀了炖肉。
第二天一大早,沈幼宁早早便起了床。
沈鸿烧水,沈禹去了小伙伴铁牛家,请了他父亲许建军过来。
杀鸡这种技术活,自然是要交给专业的人,沈幼宁可不想糟蹋这么肥的鸡。
这次的鸡肉,沈幼宁打算自己动手。
她可是在大厨那里认真学过的,也是时候让其他人尝尝她的手艺了。
剁成小块的鸡经过鸡油的煸炒,外表带上金黄的色泽,再加上姜葱蒜,八角桂皮香叶干辣椒激发香味。
纯粮食酿造的酱油味道鲜美,再加上些许的白糖提鲜,食材好,简简单单的烹饪方法就能做出极致的美味。
等到炖的差不多了,再将切成小块的土豆和豆角加进去一起炖,起锅前再撒上一小半白芝麻。
那香味飘的,整个村子到处都是。
不过沈幼宁急着上工,将鸡肉掺水炖上,其他都是交待两个弟弟做的。
沈鸿和沈禹今天没去割猪草,要留在家里提前将他们睡的那间屋子腾出来,待会儿要拆炕,门都位置也要改动。
中午回家的路上,沈幼宁想着,好歹这鸡是周晓云送来的,她也不好只进不出。
还想着要不要请她过来吃饭。
却没想到一踏进家门,就见周晓云顶着半边的脸颊,在帮着哥俩摘菜。
见她回来了,周晓云不好意思地搓搓手。
“木材厂那边让我后天去上班,我待在知青点也无聊,正好过来给你帮忙,就是......能不能留在你家吃饭,你这鸡肉太香了,我好久没吃这么香的鸡肉了。”
周晓云眼神期待,盯着炖鸡肉的砂锅,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沈幼宁:“......”
见沈幼宁没有赶人的意思,周晓云更是干劲儿十足。
“周知青,哪有你这样削土豆的,削下来的皮都够炒一盘土豆丝了。”
沈禹一脸嫌弃的瘪嘴。
沈鸿也跟着补刀。
“还有这白菜,你怎么把菜梆子都扔了,这些还不是很老,能吃的。”
周晓云更加尴尬了,嗫嚅道,“我不太会做饭,要不你们教教我?”
又想起了火车上的事儿,知道这哥俩估计还记仇呢,心里把刘琴骂了个狗血淋头,连忙从兜里掏出一把把的酥心糖。
“诺,这些是学费。”
两兄弟看了看沈幼宁的脸色,接过糖果揣兜里。
“行吧,看你这么有诚意我们就勉强教一下你们......”
兄弟俩傲娇道。
周晓云这人心大,倒是一点不在意两人的态度,只一双眼睛望眼欲穿,都快把装着鸡肉的砂锅给戳穿了。
一顿饭倒是吃得颇为和乐。
不得不说,大队长介绍的人还是很靠谱的,等到晚上沈幼宁下工回来,炕己经砌好了。
沈幼宁结了工钱,又和弟弟们将弄得乱糟糟的房间清理出来。
周晓云是打定了主意要蹭饭,也跟在后面帮忙,不过显然这人生活能力十分欠缺,明明是好心帮忙,却往往是越弄越糟。
最后沈幼宁实在是受不了了,饭也不给人吃了,拉着人便往外推。
周晓云死死扒拉着门框,委屈巴巴的样子,让人看着十分的心酸。
最后还是桂花婶子上门,这才解救了处于水深火热的周晓云。
“婶子,您来啦~”
周晓云拉着桂花婶子的手,朝着沈幼宁吐舌头,一股有恃无恐的样子。
沈幼宁冷哼了一声。
不过到底顾忌着桂花婶子在,没再动手动脚。
等三人进了屋,去看了眼刚刚弄好的炕,桂花婶子才对着沈幼宁道。
“你这炕才刚砌好,还没干透呢,要不还是去我家先将就几晚吧,你那炕也太小了,怕是睡不下你们姐弟三人。”
沈幼宁屋里那炕的确有些小,她原本是想着让两个弟弟住她那屋,她自己就在外面灶房将就几晚。
反正她有空间在手,等到弟弟们睡熟了就回空间睡觉,倒是也不用麻烦别人。
这会儿见桂花婶子主动提了出来,想了想,还是点了点头。
毕竟还要考虑到两个小子会不会起夜上厕所,要是看见她的床铺是空的,还不知道要怎么想呢。
“那就麻烦桂花婶子了,不过让沈鸿和小禹过去就行了,我还是睡我自己的房间。”
沈幼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