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转向金秀哲,目光平静。“你刚才说,焦米的本质是活性炭,只能吸附油脂,减少营养吸收。所以,厌食症患者,绝对不该吃。”
金秀哲下意识地点头,想找回点底气:“当然!这是最基本的逻辑!”
“逻辑吗?”李道一的声音依旧没什么起伏,“那厌食症本身,合不合逻辑?”
金秀哲一怔。
李道一没等他回答。“人,饿了就要吃饭。这是本能,是最大的逻辑。”
“但,厌食症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把自己饿到濒死,还是不想吃饭。这行为,本身就不合逻辑。”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几位外国专家。“用西医的逻辑看,不合逻辑的病人,就该用‘逻辑’的药去治。补充营养,强制进食。结果呢?”
李道一看向金秀哲,后者抿紧了嘴唇。
“白小珠的情况,你们刚才也看到了资料。她拒绝一切食物,身体己经产生了强烈的排斥反应。”
“强灌?只会让她更恐惧,更抗拒,加速崩溃。”
会议室里很安静。
穆勒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约翰逊摸着下巴。
“所以,”李道一的声音清晰起来,“面对一个彻底违背了‘饥饿-进食’这个基本逻辑的病人,继续用你们认为绝对正确的、‘合乎逻辑’的方法去硬碰硬,结果往往是失败。”
他再次指向太极图。“太极之道,告诉我们,有时候,解决问题的方法,恰恰藏在矛盾本身,藏在看似错误的方向里。”
“反者,道之动。”
他的目光落在金秀哲面前那碗焦米上。“你们认为焦米是‘减肥茶’,是吸附油脂、减少营养的‘坏东西’。”
“但,在厌食症这个不合逻辑的极端状态下,它蕴含的不合逻辑的特性,反而成了钥匙。”
金秀哲脸上的困惑更深了,但他这次没有立刻反驳,只是死死盯着那碗焦米。
“活性炭吸附油脂?没错。”李道一话锋一转,“但中医看焦米,不是只看它炒焦后的物理结构。”
他走回自己的座位旁,拿起自己面前的小碗,碗里是炒得金黄微焦、粒粒分明的米粒。
“大米,甘平,入脾胃经。最是养人。”他拈起几粒。
“炒焦,尤其是微微带点焦香,恰到好处的焦。这在中医里,叫做‘焦香醒脾’。”
欧阳自奋一边听,一边飞快地低声翻译。
约翰逊和伊莎贝拉听得极其专注。
“脾主运化。”李道一继续说,“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厌食症,伤的就是脾胃之气。长期不食,脾胃功能极度衰弱,就像沉睡过去,甚至拒绝醒来。”
“再好的营养膏、蛋白粉灌下去,它运化不了,吸收不了,反而成了负担。”
“这焦米茶,妙就妙在这‘焦香’二字。”
他轻轻吹了吹碗里的热气,一股更浓郁的、混合着谷物香气的焦糊味散开。
“这股独特的焦香气味,最能唤醒沉睡的脾胃之气。”
“中医讲‘芳香开窍’,‘焦香醒脾’。这股气一进去,首先刺激的是嗅觉,然后作用于脾胃经络,就像用一把带着烟火气的钥匙,轻轻捅开了脾胃这把生锈的锁。”
李道一放下碗。
“脾胃之气一动,哪怕只是一丝。那种对食物本能的、最原始的‘想’的感觉,才会重新萌芽。”
“白小珠闻到她父亲炒焦米时那股强烈的焦香味,就是这把钥匙第一次起作用。”
德国医生穆勒死死盯着黑板上的太极图,试图将刚刚听到的,难以理解的“反者,道之动”彻底弄个明白,嘴里喃喃说着什么。
听到穆勒自言自语的欧阳自奋,对穆勒摇摇头道:“这不是巫术,也不是魔法。”
见穆勒仍旧一脸迷惘。
“不是巫术,也不是魔法。我换一种方式,来说明吧。”
李道一重新走回黑板边,拿起粉笔写了个数学公式。
穆勒、约翰逊等人都皱起了眉。
李道一写的是欧拉恒等式。
欧拉是什么人物啊,外号“数学之神”,“所有数学家的数学老师。”
他的这个公式,被称为数学中最美丽也最简洁的公式。
将0和1,自然对数和圆周率,虚数和实数,这些数学中最基本的六个概念,神鬼莫测的联系在一起。
欧阳自奋的嘴巴张得老大:李道一这家伙不是自称没上过学吗?
虽然欧拉恒等式也不算多高深的数学知识,但起码也要高中数学才会接触吧?
这家伙从哪里知道的?
李道一看着一脸震惊的欧阳自奋,微微一笑,轻声道:“先师并非正规道观出身,自称是‘野路子’。入道前,毕业于清华大学数学系——我跟着先师学道之余,也学了一点数学上的皮毛。。”
好家伙!
欧阳自奋惊了。
清华大学数学系毕业的道士?
这确实够野的!
李道一,你身上还藏着多少秘密?
穆勒和约翰逊等人,没有注意到欧阳自奋的惊讶。
对他们来说,能让王平安王老都佩服的李道一,自然是高级专家学者,知道欧拉恒等式,毫不奇怪。
“欧拉是举世闻名的大数学家。但先师曾经说,他若是中国人,必定是个道士。因为——”
李道一指着黑板上极为凝练,只有几个数字和符号的欧拉恒等式,侃侃而谈:“先师说,这个公式,完美契合道家思想。”
“这个公式里有六个最基本的数学元素,成对出现。”
“代表有的1,和代表无的0。”
“圆周率,代表完美的圆形,是无限完美的循环往复。”
李道一指着太极图的圆形说道。
“而自然常数e,是唯一一个,导数正好是它本身的函数。这代表了什么呢?”
“代表不循环,而且是绝对的不循环。”伊莎贝拉轻轻说道。
李道一赞许的点点头,继续说道:“剩下的一对关系,虚数和实数,就不需要我解释了,顾名思义,很显然,可以代表虚、实。”
“欧拉不愧是最伟大的数学家,用这么一个小小的公式,将数学里最基本的三对元素,完美统一在一起。”
“有和无。完美的循环和完美的永不循环,虚和实,都包含在了一起。”
“《易经》说过,太极‘兼三才而两之故六’。”
“欧拉恒等式表达的数学之美,和太极图的思想,实际上是完全一致的。”
会场里一片寂静。
李道一说的完全没错。
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
半晌,约翰逊才用力鼓掌起来:“精彩,精彩!”
其他人也都频频点头。
谁能想到,被称为“数学上最美丽最简洁”欧拉恒等式,居然和古老的太极图表达了同样深刻的宇宙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