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0 章 杏雨初晴理征衫

边城的立春在一场细如筛面的杏雨中降临,护民圃的火绒草己冒出新芽,叶片上的金纹在雨珠的折射下,像撒了把碎钻嵌进翠玉。乔云舒蹲在田垄间,指尖捏住株顶芽泛红的幼苗——那是冬至之战后,地脉之力催生的改良品种,叶片背面隐约可见星状纹路,正是残卷中“星火永继”的征兆。

“夫人,该回城了。”墨羽风的披风覆在她肩头,甲胄上的护心镜映着她鬓角沾着的草屑,“虎娃在城楼等着试新做的木枪,六哥的商队今早捎来京都的信,柳贵妃的婚帖都快被雨水泡烂了。”

她抬头,看见他唇角噙着抹淡笑,耳尖却泛着薄红——那是昨夜他偷偷跟着虎娃学编杏花绳时被戳到的印记。接过他递来的陶盏,里面是新熬的火绒草蜜茶,浮着几朵半开的杏花,甜香混着药草的清苦,正是她最爱的滋味:“将军今日不去校场?陈校尉说新兵们想见识‘惊鸿枪阵’。”

墨羽风忽然蹲下身,帮她系好散落的裙带,指尖划过她腕间的玉镯:“校场的事不急。”他忽然望向药田尽头,那里新立了座三尺高的石像,刻着虎娃抱着药箱、她提着银枪的模样,“昨夜张婶说,虎娃梦见自己成了‘小将军神医’,非要我教他扎枪花。”

话音未落,远处传来虎娃的喊声,小身影踩着泥泞的田埂狂奔,手里举着根缠着红绸的木枪:“云舒姐姐!将军!我的枪能挑飞杏花啦!”红绸在风中翻飞,扫落枝头的花瓣,落在他沾满泥巴的布鞋上,像幅会动的春意图。

乔云舒忍俊不禁,伸手替他摘去头发上的草叶:“当心滑倒,昨晚刚给你换的新布鞋。”虎娃却得意地晃了晃木枪:“不怕!王大爷说,我的枪上缠着云舒姐姐的药草绳,连血月教的妖怪都怕!”

申时初刻,将军府的书房飘着新焙的胡麻饼香。乔云舒展开柳贵妃的信笺,烫金的“护国将军夫人”头衔在阳光下格外耀眼,信末画着个戴着凤冠的小人,裙摆上绣着火绒草纹,显然是六哥的杰作:“贵妃倒像比我还心急,连合卺用的琉璃盏都选好了,说是西域匠人仿护民圃的星纹烧制的。”

墨羽风忽然从身后环住她的腰,鼻尖埋进她发间的杏花蜜香:“她是怕你忘了京都的规矩。”他忽然瞥见信笺角落的密语,用惊鸿剑谱的剑势写成——那是二哥提醒的“秦氏余党在京都布下暗桩”,“不如让三哥先带暗卫入京,查查那些所谓的‘贺礼’。”

乔云舒转身,指尖划过他胸前的护心镜,那里新刻了行小字“舒羽同辉”,是冬至后百姓们众筹请匠人刻的:“柳贵妃既然敢昭告天下,便是有万全准备。倒是边城的春耕——”她忽然指向窗外,药田的佃农们正用混着祈愿纸的粪肥施肥,“五哥说,这种‘护心肥’能让火绒草的药效增强三成。”

更鼓敲过两声,两人在城楼巡视新修的“星火墙”,墙砖上刻着百姓们的祈愿与护心咒。墨羽风的银枪轻点墙面,星火纹应声亮起,映得乔云舒的侧脸如披月华:“知道为何坚持让百姓参与筑墙吗?”他忽然握住她的手,按在刻着虎娃字迹的砖面上,“因为真正的城墙,从来不是砖石堆砌,而是人心相连。”

她望着远处商队的驼铃消失在杏花雨中,忽然想起霜降之战后,每个边城人都主动在衣襟上别起火绒草,就像别着一颗小小的星辰:“羽风,等京都的婚礼结束,我们把‘星火墙’的筑墙术传给其他边城,让每个百姓都成为自己的守护者。”

墨羽风忽然轻笑,耳尖的薄红蔓延到脖颈:“全听夫人的。”他忽然指向东南方的官道,那里扬起的尘土中,隐约可见乔家商队的杏黄旗,“六哥说,他给你准备了件‘惊鸿嫁衣’,用苏杭的云锦绣着火绒草与银枪的暗纹,针脚密得能挡住弩箭。”

乔云舒忽然想起新婚时那件月白婚服,袖口的银枪纹还是她连夜绣的,如今听着六哥的巧思,心中泛起暖意:“倒是你,”她指尖戳了戳他僵硬的肩甲,“到了京都可别像块石头,柳贵妃的礼仪课够你喝三壶的。”

是夜,将军府的后院飘起细雪,却掩不住杏花的甜香。乔云舒坐在廊下,借着月光整理进京的药箱,每格药屉都贴着虎娃画的小图标:红点点是金疮粉,歪歪扭扭的枪是速效止痛膏。墨羽风抱着新制的皮甲走来,甲胄内侧绣着她手绘的十二星图,正是护民圃的地脉星位。

“试试这个。”他帮她系紧甲胄的暗扣,指尖划过她锁骨处的朱砂痣,“五哥说,皮甲夹层浸过雪顶白参汁,能防西域的迷香。”忽然瞥见药箱底层的锦囊,里面装着百姓们塞的平安符,“虎娃把他的第一颗乳牙放在里面,说能辟邪。”

乔云舒忽然轻笑,取出锦囊贴在胸前:“那可是比任何护心镜都灵验的宝贝。”她忽然望向夜空,立春的星子格外明亮,护民圃的方向泛着淡淡金光,“你说,京都的月亮,会比边城的圆吗?”

墨羽风忽然低头,吻落在她发顶的杏花簪上,雪片融化成水珠,顺着簪头的羊脂玉滴落:“京都的月亮如何不重要,”他忽然握住她的手,按在自己心口,“重要的是,无论在哪里,你眼中的光,永远是我最亮的星。”

更鼓敲过三声,虎娃抱着枕头推门进来,发辫上还别着白天摘的杏花:“云舒姐姐,将军,我梦见咱们的马车装满了糖葫芦,连马都戴着火绒草花环!”孩子的话让两人忍俊不禁,乔云舒忽然想起六哥说的“京都婚礼要比边城热闹十倍”,心中却盼着早日归来,继续守护这片土地上的每一颗星子。

窗外,细雪渐歇,杏花在枝头悄然绽放。乔云舒知道,无论前路是京都的繁华还是新的挑战,只要与身边人并肩,与百姓同心,便没有跨不过的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