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行为规范的建立己经完成。我这里有一些相关的资料。”1066号绿茶女配系统话音刚落,陆姹的脑海中便“嗡”的一声,仿佛被强行塞入了一段极其清晰、身临其境般的“记忆”。这是一段来自某个时空的教师岗前培训实录,画面和声音都无比真实,每一个细节都烙印在陆姹的意识里:教师如何用眼神扫视全场以建立威严,如何用清晰有力的声音开场,如何制定简明扼要的课堂规则,如何强调师生间的互相尊重……这些知识如同醍醐灌顶,迅速转化为陆姹自身的认知储备。
这是一个明亮宽敞的教室,一位经验丰富的教师正站在讲台前,对着台下穿着统一校服的学生们侃侃而谈。陆姹仿佛亲身经历了这一切,她能感受到教师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甚至能听到学生们轻微的呼吸声。这些生动的教学范例让她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当最后一个孩子找到自己的座位,学堂内暂时安静下来时,陆姹深吸一口气,挺首了腰背。1066号的回归带来的底气,加上脑海中那些鲜活的教学范例,让她一扫之前的温和随意,眉宇间多了一份前所未有的沉稳和自信。她稳步走到所有学生前方,目光缓缓扫过一张张或好奇或懵懂的小脸,仿佛在无声地传递着一种信息:从现在开始,她将带领他们进入一个全新的学习旅程。
陆姹的声音清晰而坚定,她开始向学生们介绍课堂规则,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力量。她强调了互相尊重的重要性,告诉学生们在这个小小的教室里,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权利。她还特别强调了课堂纪律,告诉学生们只有在有序的环境中,才能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学生们被陆姹的气场所吸引,纷纷安静下来,认真地听着她的每一句话。教室里弥漫着一种严肃而和谐的氛围,仿佛所有人都在这一刻达成了共识,共同为这个小小的集体努力。陆姹看着这些年轻的脸庞,心中充满了期待和责任感,她知道,从这一刻起,她将带领这些孩子们走向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欢迎大家回到我们的学堂。”她的声音清晰而平稳,带着一种孩子们之前未曾感受过的正式感,仿佛在宣告着一个全新的开始,“在我们正式开始今天的课程之前,我想先和大家谈谈在我们这个学堂里学习的一些规矩。”
“规矩?”有孩子小声嘀咕,显得有些疑惑。
“没错,规矩。”陆姹点头,她按照脑中培训的框架,开始详细地陈述,“通过前些日子的相处,我发现我们这个学堂里,有些习惯需要改一改,有些好的做法要立起来。”
她顿了顿,目光变得更为严肃:“读书识字,是为了明理,是为了长本事。但在这之前,我们首先得学会如何做一个懂礼数、守纪律的学生。为了让大家日后学得更好,为了让我们这个小小的学堂像个真正的求学之地,我今日要立下几条学规,希望每一位学子都牢牢记在心里,从今日起,严格遵守!”
孩子们被陆姹这突如其来的郑重其事镇住了。除了那场象征性的启蒙礼,他们从未经历过如此“正式”的场合。学堂里那点因为枯燥识字课而熄灭的小小火苗,似乎又被这严肃而充满期望的话语悄悄点燃了一些。他们开始意识到,这个学堂不仅仅是一个学习知识的地方,更是一个需要他们认真对待、严格遵守规则的地方。陆姹的话语中透露出的不仅仅是对规矩的重视,更是对他们的期望和信任,希望他们能够在这个环境中成长为有知识、有礼貌、有纪律的人。
接下来,陆姹化身为一个称职的“班主任”。在1066号绿茶女配系统无声的实时提点下,她将脑中那个现代教师培训的精髓,巧妙地转化成了这个古代乡村学堂能理解的“学规”:
首先,她强调了尊师重道的重要性:“见到先生,无论何时何地,都需驻足行礼,道一声‘先生好’。这是最基本的礼数!我们每个人都要铭记在心,无论是在学堂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要对师长保持尊敬。”
接着,她提出了课堂纪律的要求:“入座即静心,先生讲课时,不得随意交头接耳,更不得在堂上追逐打闹。如果有问题,先举手,得到先生的准许后方可开口。我们要保持课堂的秩序,这样才能更好地学习。”
此外,她还强调了爱护学堂的重要性:“笔墨纸砚,学堂公物,皆需爱惜。不得涂画桌椅,不得损坏书本。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家一样爱护学堂,这样才能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同窗友爱方面,她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同窗之间,互敬互爱。若有争执,需寻先生评理,不得私下斗殴。我们要像兄弟姐妹一样和睦相处,共同进步。”
学业要求方面,她也提出了严格的标准:“每日功课需按时完成,不得懈怠。勤学多问方是正道。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最后,陆姹抛出了吸引孩子们的关键:“这些学规,是立身之本。遵守好了,我们才能安心求学。从明日起,除了继续识字,我还会给大家开设一些新的课业内容。”她神秘地笑了笑,让孩子们更加期待。
“新的课业?”孩子们的眼睛瞬间亮了,虽然识字的过程有些枯燥,但“新”的东西总是充满诱惑,让他们充满了好奇心。
“不错,”陆姹嘴角微扬,卖了个关子,“具体是什么,明日便知。今日,先把这些规矩记牢了,能做到吗?”她用鼓励的眼神看着孩子们。
“能!”稀稀拉拉但带着兴奋的回应声响起。孩子们虽然有些犹豫,但还是表现出了对新事物的期待。
“大声点!能做到吗?”陆姹提高了声音,想要调动起孩子们的情绪。
“能——!”这一次,声音响亮了许多,带着几分被调动起来的情绪。孩子们的热情被彻底点燃,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迎接明天的新课程。